<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王思寧  >>  正文
    王思寧:P2P平臺呼喚網貸評級
    王思寧
    2014年08月29日
    k2 今年8月在京召開的“P2P網貸評價指標體系”研討會,給最近虛火上升的P2P網貸降了降溫。這也表明央行開始著手通過監管規范P2P平臺的決心。 去年開始,P2P平臺就開始不斷吸引大眾眼球。高回報、高收益的同時,風險也逐漸加劇,許多平臺“早晨建,晚上倒”更是讓不少投資者欲哭無淚。 P2P網貸為什么能火?因為有它的獨到之處,貌似解決了實體經濟不能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能夠通過網絡把投資者的閑錢借給借款人,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借到錢,解決中小企業借款融資困難的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需求又有供給的時候,P2P網貸就火起來了。 另外,P2P網貸的投資門檻低,一個項目可以由多人來集資完成,類似眾籌模式。P2P網貸脫離了傳統的金融媒介,通過互聯網將借貸雙方加以撮合、促成交易,尤其是實現了對一些個人和小微企業碎片化金融需求的滿足,是當下普惠金融理念的直接體現。 筆者也曾嘗試在某P2P平臺“跟風”了一把:一個為期6個月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14.5%,這比同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高了2到3倍。如此“野草瘋長式的誘惑”,怎能不讓人動心。但良莠不齊的P2P網貸現狀又著實讓投資者揪心。自2012年以來,淘金貸、優易貸、眾貸網等平臺相繼爆出私自放貸、跑路破產等問題,P2P平臺頻繁倒閉,整個行業不得不面對“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機構監管”等現狀。 據筆者了解,其實與銀行的小微信貸業務相比,P2P平臺并不具有很好的流動性管理和信貸業務流程以及風控方面的獨到經驗,目前大多數P2P也還是采取線下的,類似于銀行業信貸模式為主的征信,來確保降低風險,而線上的大數據和互聯網征信更多的只是一種輔助。P2P平臺可能在某一細分行業領域內具有獨到的信貸風控經驗,但是從整體水平而言,受制于人力、資金、技術,P2P平臺相對較高的不良率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這種缺乏實質性金融監管的現狀導致了亂象叢生。這就需要廣大投資者在P2P網貸平臺上交易時,仔細審查平臺的性質與資質,如:平臺交易是否具有相應擔保、平臺交易的歷史記錄、平臺本身的資信情況,是純平臺模式還是債權轉讓模式,是否該平臺的交易模式已觸及企業違規放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法律底線。切莫一味追求高收益而盲目放款,否則將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P2P網貸評價指標體系還沒有最終定論,但可以預見,P2P平臺若要健康發展,真正起到“扶助小微企業,攪活一池經濟春水”的作用,必要的監管必不可少。投資者熱盼P2P平臺的高收益,而P2P平臺則需要網貸評級來規范,盡早出臺相關制度條例,對P2P平臺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作者郵箱: wangsn@chinadaily.com.cn
    【責任編輯:管理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