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越南發生反華暴亂以來,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這個名字就與“河靜省排華暴亂”、“打砸搶”、“中國勞工”、“損失”、“賠償”等關鍵詞一道成為中國媒體的亮點、熱點。無獨有偶,“Formosa”也與“河靜省排華暴亂”、“打砸搶”、“中國勞工”、“損失”、“賠償”一道,成為越南媒體近期報道中的熱詞。那么,“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和“Formosa”到底有什么關聯呢?
筆者百度了一下,原來“Formosa”(福爾摩沙)一詞來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均為“美麗”之意。15世紀以來,自大航海時代開始,葡萄牙人在全球開辟新航線后,世界上許多地方便以福爾摩沙命名,遍布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國際上使用“Formosa”時,通常指的是臺灣。
原來越南媒體出現的Formosa公司指的就是中國媒體提到的“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
那么這是個什么樣的公司?為什么這么久一直同時牽動著中國媒體和越南媒體的神經呢?
據悉,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是越南規模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項目之一,建成后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鋼鐵企業。
據越《年輕人報》2012年12月3日報道:12月2日,越南總理阮晉勇宣布開工建設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鋼鐵廠。鋼鐵廠是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鋼鐵冶煉區與山陽港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業主為臺灣Formosa集團。項目兩期的總投資額150億美元,面積3000公頃,包括鋼鐵冶煉廠、30萬噸級深水海港、2150MW火電站、辦公區、專家區、職工生活區等。阮晉勇在開工儀式上表示,該項目的建設將推動越北中部特別是河靜省經濟社會的發展。
從越南媒體的上述報道可以看出,這個企業設計的工程項目的建設“將推動越北中部特別是河靜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一直得到越南政府總理的青睞。
一、中資企業,包括臺資企業,與越南經濟一損俱損
但天有不測風云,這家受到越南政府總理青睞的臺資企業也在越南排華暴動中遭到了重創。
據香港中通社2014年5月15日電臺北消息,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在越南這次排華暴動中,除了在平陽省的聚酯和尼龍廠房遭到打砸搶之外,在越南中部興建中的河靜鋼鐵廠也受到波及。
據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15日表示,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鋼鐵廠14日發生承包商雇用的越南勞工挑釁大陸勞工,最后暴力相向。據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當天發出的新聞稿,位于越南河靜省建設中的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14日下午于廠內工地發生大陸承攬商公司所雇用的數百名越南工人糾集罷工,在廠內四處流竄,挑釁攻擊承攬商的大陸勞工、砸毀承攬商辦公及機具設備,並迅速演變為暴力攻擊、縱火、破壞廠房、搶掠財物等非理性行為,范圍甚至擴大到廠外承攬商大陸勞工生活區。
筆者注意到,從報道中提到的鋼鐵廠、深水港、火電站,甚至配套的鐵路、重型起重機等,雖然主要投資業主是臺資的Formosa公司(簡稱),也就是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但幾乎都是由中國大陸的承攬商(如中冶集團等)帶領中國大陸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勞工以及越南本地勞工共同設計施工完成的。
筆者了解到,作為在越南反華暴亂中遭受沖擊最嚴重的廠商之一,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向越方索償,稱越南政府必須全額賠償受影響的公司,這樣才能恢復外商對該國作為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的信心。
2014年5月19日臺北中央社報道,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信義表示,河靜鋼鐵廠建設工程至今已經投入逾60億美元,因此不會因為越南發生暴亂而停止投資。本來計劃明年5月底點火,但做到一半碰到暴亂,大家損失不少,中國大陸承包商中國冶金集團等承包商也希望盡快復工。
《華爾街日報》報道,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信義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除據估算超過300萬美元的設備損壞之外,建設工期每延誤一天會造成1,000萬美元的損失。他表示,正在安排與越南總理阮晉勇舉行會晤,以便討論該公司的要求。該公司還表示,在得到越南政府充分的安全保證之前,建設工作不會重啟。
筆者看到,自5月份越南排華暴亂發生以來,中越雙方先后派政府要員互訪互通,雖然還存在分歧,但畢竟也達成了一些共識,特別重要的是一直保持著高層溝通機制,這為兩國經貿交流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兩國正常交往已經證實并將進一步證實,中資企業,包括臺資企業,與越南經濟一損俱損。
二、中資企業,包括臺資企業,與越南經濟一榮俱榮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除了兩國之間政府要員的共同之外,越南的基層職能部門也為中越兩國進行正常的經濟貿易合作做著積極的努力。在越中資企業,包括臺資投資業主,中國大陸國企的工程項目承攬商都在做著務實的推進工作。例如,越南河靜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為數千中國勞務人員進入永安經濟區工作辦理入境手續。
據越南每日快訊8月26日報道,8月26日上午,越南河靜省公安進出境管理處處長阮德順大校說,他所在單位正在為進入永安(V?ng áng)經濟區工作的8400名外國人辦理手續。
據阮德順大校說,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向河靜省人民委員會提出允許8400名勞務人員(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是中國人),在28個標項,主要是屬于永安(V?ng áng)經濟區鋼鐵廠項目的第一、第二期煉鋼爐施工項目中工作。
河靜省在接受這個建議后,已經將建議轉交到有關部門審查協助。此前,已經有1000多名勞務人員和一些外國專家進入河靜省。
阮德順大校說,如此打數量的外國勞務人員入境進入河靜省市件重大和有些敏感的事情。
陳德順大校說,公安方面將進行檢查,盡全力創造條件,為滿足標準的任何人頒發暫住證并增加簽證期限。
筆者最近與朋友探討在越中資企業,包括臺資企業何去何從的問題時了解到,在越南的臺資企業與中資企業以及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其他勞務人員形成了共生的關系。臺資是中標的投資業主,他們受利益驅動,主要以賺錢為動力,但他們不太懂得如何融入越南本地文化,所以與越南本地勞工關系非常緊張,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調動勞工的積極性,必須從大陸雇傭中層技術和管理人員以及技術熟練工。因為這些臺資業主,原來就是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已經擁有了在大陸投資建廠的中層技術和管理人員等人脈。在越投資建廠,臺資企業仍舊喜歡雇傭這些人員。出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以及現實的需要,在越臺資企業如果沒有中國大陸的勞務人員做支撐,是很難在越南這片土壤上生存的。
筆者從越南媒體最近的一篇報道中了解到,出于投資業主自身的成本考慮,臺資企業要想在越南繼續開工生產,也不得不雇傭遠道而來的中國大陸勞務人員。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領導也稱,不能停止雇傭中國勞務人員。
據越南每日快訊8月31日報道,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領負責人:“作為一個生意人,考慮的就是經濟效果,我們本想雇傭越南本地人,但有一些工作越南人確實干不了,必須雇傭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勞務人員?!?
越南河靜省經濟區管理委員會說,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作為永安鋼鐵區和山陽深水港投資商,計劃再選數千中國大陸勞務人員。該工程的副組長、臺灣人王文祥就勞務人員選用、管理以及將來的投資等做了詳細說明。
王文祥就勞務人員選用、管理以及將來的投資等做了詳細說明。(圖片來源:越南媒體)
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王文祥先生說,2014年5月之前,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的工廠上,有26000勞務人員,其中有5000人是中國大陸人,但是,在越南(反華)游行之后,這些人幾乎已經全部撤回國。他坦言道,雖然目前越南形勢已經恢復平穩,但為了使生產照常進行,我們考慮必須再選用一些勞務人員,其中有一些是中國大陸人。
王文祥先生介紹說,在今年8月,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曾要求各承包商做出統計,每個階段需要多少勞務人員,特別是中國大陸來的勞務人員,以便向越南省級和中央級政府報告。結果顯示,預計需要大約8400人次的中國大陸勞務人員。這些工人將和越南本地勞務人員一起進行煉鋼高爐的施工。
關于為什么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不雇傭越南當地人,而必須選擇中國大陸勞務人員,王文祥先生也如實做了解釋。他說,“作為做經濟的人,我比別人更清楚,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很想雇傭當地勞務人員,以便減少費用。但是我可以肯定,就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的焦煤煉鋼高爐工程來說,越南勞工自己目前尚不能做得了?!?
王文祥先生進一步指出,“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的項目由臺灣人中標,但是之后,仍要雇傭中國勞務人員來工作。假如現在我們取而代之雇傭韓國人,將要花費大約6個月的時間讓韓國人再閱讀圖紙,之后再權衡成本。因此,目前不能停止雇傭中國大陸的勞務人員?!?
盡管如此,由于雇傭中國大陸的勞務人員費用巨大,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不能全部雇傭中國大陸的勞務人員,還要雇傭越南當地人,讓兩國的勞務人員一起工作。比如選用一名中國大陸勞務人員與3名越南本地人一起工作。這樣是為了確保建設進度,并已經得到越南管理機關的理解,條件是所雇用的中國大陸勞務人員在完成工程建設工作之后立即回國。
談到工程項目,王文祥先生表達了焦慮的心情,他說,高爐工程分為3個承包項目,包括設備供應、搭建和試運行。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將錢款撥給承包商,他們必須將中國大陸的勞務人員帶到公司,并組織越南工人一同工作。在有關項目的報告中,各承包商必須對工程項目的各階段的細節要了如指掌,比如各階段將必須做什么,鋼鐵數量多少,需要多少工人,這些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都要有人監查。但是,作為經營人員,目前我們只希望工程能夠確保質量,能夠加快進度。
談到5月份(越南發生的反華游行暴力)事件對臺灣興業鋼鐵集團造成的影響,王文祥先生無不焦慮地說,“雖然沒有人希望那場(暴力)事件發生,但事實上,那場(暴力)事件已經對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害。據當時統計,我們大約損失了大約700萬美元。但是很少有人想到,截至到目前,損害必須用數億美元的數字來計算?!?
他繼續說,“占地數千公傾的工程需要租用很多設備。就單拿大型起重機來說,每天的租金就高達2500美元。這些租金,開工要付,停工也要付。因此目前我們尚未能準確統計所受損失?!?
他說,“盡管如此,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已經為這個工程融資42.5億美元,因此只希望各承包商盡早將勞務人員送過來工作,以便盡早在某一天生產出產品來。因為數月以來,上述融資款必須要向銀行償還利息。目前我們有大約1900名中國大陸的勞務人員,希望到9月份將有5000人,和以前一樣,以便加快工程進度?!?
臺塑河靜興業鋼鐵責任有限公司仍維持在越南的原投資計劃。圖片來源:越南媒體
關于未來企業的生產和投資計劃時,王文祥表達了信心,同時也表示有些問題得重新考慮。
王文祥說,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仍像在暴亂事故發生前一樣,維持原計劃。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領導只將暴亂視為災難,并仍舊維持著開始的信心,一期工程總注冊資金是99億美元。雖然因工廠必須停止運行而且缺少人力,高爐必須推遲。按照預計,如果不發生5月份那樣的暴亂的話,高爐會在2014年5月出鋼水,但目前必須重新考慮。
說到這里,筆者認為,“在越中資企業與越南經濟: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俗話說,“人在江湖,總是要還的”。中資企業如何在越南這片江湖中盡量規避“損”,而最大程度地追求“共榮”,這是我們一直要思考下去的問題。
筆者引用武漢大學在越從事交流的學者謝德福博士在公共微信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試圖為“共榮”找到一個答案。
謝博士說,“從中國政府的角度,鼓勵對越投資就成為必然的選擇。中國的企業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私營企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那就是通過對外投資來降低生產成本規避貿易壁壘、靠近市場,有了政府的鼓勵,又得益于中越文化的相似性,中國企業(主要是中小企業)會非常積極投資越南。從越南的角度,也非常期待來自中國的投資,這樣可以發揮資源優勢,學習先進管理經驗(由于文化的相似性,中國的經驗比其他國家的經驗更值得越南學習),解決就業問題,也是解決越中巨額貿易逆差的最佳方案。因此,再怎么鬧,只要越南現政府不倒臺,越南不亂,中國對越投資的強勁勢頭就不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