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10月16日發表一篇名為《修橋建路吧,默克爾夫人!》文章,指出10多年的緊縮政策并不能讓德國渡過目前出現的經濟下滑情況。在修橋建路上的投入不僅能在短期內讓德國經濟止跌,也能從長期角度保持德國經濟的良好發展。以下是全文,供參考。
,近幾年,歐洲經濟總體疲軟不振,德國經濟卻一直發展良好。然而,突然之間,德國也遇上了麻煩,國內生產總值(GDP)在第二季度下降,而據最近更多的報道認為形勢更加得嚴峻。工業產值和出口在八月銳減。衡量投資者信心的ZEW指數(ZEW Index)跌至近兩年來谷底,德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之中。
在許多外人為此大為擔憂時,德國人自己相比之下淡定得多。德國政府大幅下調對2014年和2015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從1.8%和2%降到1.2%和1.3%,但仍堅持2015年平衡預算的長期目標?!吧晕⒎啪徳鲩L不是什么壞事,”德國經濟部長西格瑪爾?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說道,因為“目前還沒有經濟政策支持”改變路線。
良好的政治,糟糕的經濟
從政治角度看,平衡預算有一定道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競選時許諾,在2015年政府不舉債,并以此為核心。與之相伴的是在德國選民中的熱捧,因為選民認為政府赤字會帶來風險,是沒有效率的表現,或許可以稱得上不道德。
但這一想法在經濟上站不住腳。在直面經濟低迷時,仍堅持平衡預算的風險很大。財政刺激方案在專門用于基礎設施時,能在短期內讓國家經濟更為安全,而從長遠來看,能以更快速度發展,這并不會違背國家的財政規則。
德國政治家堅信經濟減速只是溫和的,也是暫時性。不過,世界范圍內經濟狀況發出了很多危險信號:股票價格、通貨膨脹率和債券收益率都所有下降,石油價格下跌以及中國正面臨債務問題。這些都明確預示經濟將長期消沉。因此,態度審慎的德國政府理應準備些反周期的防御措施。
方法之一就是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德國人應支持歐洲中央銀行龐大的債券購買計劃,而不是帶頭反對。但默克爾主要采用財政政策解決問題,通過增加來年支出緩沖疲軟的經濟。
重點投資基礎設施或將推動德國經濟長期增長。十年緊縮政策之后,德國急需投資。2003年以來的公共投資并沒有減緩貨幣貶值速度,如今橋梁和幼兒園等基礎措施分別面臨老化和超負荷問題。緊縮政策束縛了德國的生產力。這種經濟發展是不正確的,尤其是如今貨幣大量貶值,債券收益率低至0.72%,創歷史新低,長期實際利率為負。
在沒有違反“債務剎車”規則前提下,默克爾政府將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保守估計下,2015年與2016年GDP將分別增加0.7%和0.5%。這筆錢應用于加快聯邦項目的建設和幫助資金緊缺的州和自治市,前者包括修橋鋪路等項目,目前萬事俱備只等資金的投入,后者則占據政府基礎設施支出的三分之二。本報(認為“債務剎車”規則限定過多)認為應該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但德國目前的行動或將開啟新的局面,這一點刻不容緩。
譯者:house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