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新經學  >>  正文
    經濟學人:美國過早退出量化寬松
    新經學
    2014年11月14日

    10月29日,美聯儲宣布將于本月結束“第三輪量化寬松(QE3)”,該資產購買計劃于2012年9月首次宣布并從去年12月開始逐步縮減其規模。量化寬松可視為一種用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去購買資產的行為。它是富裕國家在2008~2009年間利率跌至幾乎為零后的主要貨幣政策。盡管量化寬松在那之后得到廣泛使用,但仍有許多人將它視為一種異乎尋常的且可能帶來危險的貨幣工具。他們就量化寬松提出了三個緊迫的問題:它奏效了嗎?它帶來無法接受的副作用了嗎?美聯儲終止第三輪量化寬松的做法正確嗎?

    盡管量化寬松經常被描述成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形式(相對常規形式調整利率而言),但它確實被使用過一段時間。美聯儲在1932~1936年間曾嘗試過它,而日本銀行則在21世紀初嘗試過它。這兩家銀行在金融危機后又再一次使用量化寬松至今,現在又多了英格蘭銀行。

    量化寬松以多種方式發揮作用。在經濟衰退初期,資產購買主要是通過引導大批流動資產進入蕭條的市場來放松信貸。一段時間后,量化寬松的其它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如它對資產組合再調整的作用。銀行出售債券給美聯儲,通常是希望利用出售債券所得來購買一些其它資產。當銀行買入新的證券時,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就會在金融體系內流通,從而提高資產價格,降低利率。相應地,應該通過使投資更有吸引力來刺激需求。如果銀行買入外國資產,則可能使匯率走低,給出口商帶來好處。最后,量化寬松也作為一個信號發揮作用:研究表明,它能夠強化央行的政策指導,使其維持低利率的承諾更加可信。

    量化寬松的批評者指出,近年來,盡管富裕國家的央行已經讓它們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了數萬億美元(見圖表),卻依然無法復蘇萎靡不振的經濟。盡管如此,研究者仍一致認為量化寬松確實降低了借貸成本,并且正如其支持者希望的那樣,增加了經濟產出和通貨膨脹。在美國和英國,數個研究表明量化寬松有助于降低利率。利率降低通常會促進經濟增長。英格蘭銀行的馬丁·維勒(Martin Weale)和托馬斯·維拉德克(Tomasz Wieladek)在其最新研究里發現,美聯儲每花費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個百分點購買債券,實際產出和通貨膨脹就會上漲1/3個百分點。鑒于現在許多經濟體正無限接近徹底的通貨緊縮,即使再小的通貨膨脹也不容小覷。

    既然如此,為何各國央行沒有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呢?過度樂觀是一個原因;美聯儲多次高估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增速??赡軒淼母弊饔靡沧柚沽烁鲊胄胁扇∵M一步的措施。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原因正在逐漸失效:鑒于穩定的物價,聲稱在經濟體流通的數萬億美元會導致超級通脹似乎不再可信。各國央行也越來越相信擴張后的資產負債表不會干涉到傳統的貨幣政策。例如,美聯儲已經開始給銀行持有的超額儲備金支付利息。通過提高儲備金利率,美聯儲可以吸引額外的儲備金,從而抑制銀行的放貸行為。

    關于量化寬松正制造危險的金融不穩定性的擔心一直存在。曾在2012~2014年任職于美聯儲董事會的杰萊米·斯坦因(Jeremy Stein)認為,長久以來的低利率已經導致投資者為了尋求收益而投入可怕的高風險資產的懷抱。有觀點認為,如果量化寬松建立起一個不切實際的金融體系,那么當其最終崩潰時,帶來的傷害會遠遠超過量化寬松以往帶來的幫助。

    風險制造者還是冒險者?

    這些擔心在短時間內還很難對其做出判斷,但我們仍有足夠的理由去相信這些擔心是被夸大了。多數央行堅稱它們有約束過度冒險行為的監管工具(盡管它們最近在這方面的記錄并不光彩)。哈佛大學的加布里埃爾·霍多洛夫(Gabriel Chodorow)在其最新研究里發現,相對于量化寬松帶來的好處,其促使的“收益”是適度的。他認為,資產購買有助于境況不佳的銀行進行資本重組,資產增值抑制了進行高風險投資的動機??傊?,權衡量化寬松和其它政策的風險很重要。如果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試圖用量化寬松政策來挽救局面,那么可能導致過度的冒險行為。但如果政策降低了歐元災難性崩潰的概率,那么這就是值得的。

    批評者抱怨的第三點是量化寬松加劇了不平等。資產購買自然會使資產增值。由于富裕國家擁有多數金融資產,量化寬松趨于通過“投資組合”渠道加劇不平等。然而,從量化寬松促進增長的程度看,它降低了不平等。失業率具有遞減的特點:在疲軟經濟中,較為貧窮的工人遭遇較高的失業率及更為明顯的收入損失。較高的通貨膨脹也使負債更容易承受,因為這些債務可以用已經貶值的貨幣償還。由于借債人往往比債權人更窮,因此量化寬松還能以這種方式減少不平等。最新研究表明,緊縮的貨幣政策趨于加劇不平等,而擴張的貨幣政策趨于減少不平等。

    如果量化寬松政策運行良好并且其潛在成本是被高估的,那么美聯儲難道不應該延續這一政策嗎?為量化寬松政策結束而歡呼的人指出,在2014年的絕大多數時間,經濟增長都是強勁且平穩的。然而歷史表明,放棄量化寬松政策從來都不簡單。只要利率維持在零左右,任何令人擔憂的新情況都將迫使美聯儲恢復量化寬松,否則就只能在經濟惡化時袖手旁觀。低通脹或逐漸降低的通脹預期表明,市場對美聯儲擺脫日本式停滯的能力是持懷疑態度的。提前退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是確保還有第四輪量化寬松的好辦法。

    譯者:Jessica_hyq

    【責任編輯:管理員】
    探問全球經濟新問題,思考新辦法。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