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周黎明  >>  正文
    砧板上的事業
    周黎明
    2014年11月25日
    Careers on butcher's chopping block

    當大學畢業生選擇那些更少人走的路時,這可能是由于他們的創業家精神也可能是出于不得已的選擇。

    大約在十二年前,當人們發現北大畢業生陸步軒卻當了個屠夫,整個國家為之震驚。人們不禁疑問道,“是什么原因才可能讓一個擁有如此優良教育背景的人從事如此卑微的工作?”

    在陸步軒自己看來,他是一個失敗者?!拔医o母校丟臉抹黑了,”他嘆息道?!拔业男S褌冏畈粦摮蔀榈木褪俏疫@樣的?!?

    幾年過后,另一位北大畢業生陳生,放棄了體面的公務員工作,開始了賣肉事業。僅僅在兩年之后,他就成為了為擁有200家連鎖店,年收入2億元的公司老板。

    其實,陸步軒和陳生非同尋常的事業都不是頂尖高校學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他們本應該成為政治,商業,學術或專業領域的精英。的確,賣豬肉和其他肉類產品也是一門生意,但這個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是很卑微的工作。

    以前,開肉鋪的人僅需要一點點算術知識就可以,今天,若不是自動販賣機的話,這一點點的算術技能也已經被計算器給取代了。因此,即便你是文盲,當不了老板,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屠夫。事實上,屠夫這個職業在經典小說中通常代表的是那些充滿蠻力,缺乏思考能力的人。

    一般來說,中國的年輕人在擇業的時候面對兩個方面的壓力:一個是實用主義,這意味著父母和媒體喜歡的工作是高薪水體面的工作;另一個是傳統心態,這個與第一中情況常常有重疊。當官一直都是首選,而從商則地位就低得多了。相同的兩個崗位,私營企業要提供更多的報酬才能和公務員的吸引力相比肩。

    我所發現的在工作選擇上唯一的進步是在商業選秀活動中。每個時代的明星藝人都有著高額薪酬,早期與這些職業相聯系的污名現在大都消失。即使是窮困潦倒的藝術家和藝人也能驕傲的說他們是等待冉冉升起的明星。

    傳統中國觀念認為穩定收入,受人尊敬是最好的工作,而企業家精神則不受待見,個中原因可能是長期以來對自力更生創業者的歧視導致——除非這個人的擁有足夠的關注度,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如馬云。走自己的路所背負的恐懼,甚至是羞恥感,并不是毫無理由,因為創業常常伴隨著風險。創業失敗率相當高,特別是剛開始創業的那幾年,并且即時你在所處的領域是最厲害的,也可能有無數挑戰等著你。你可能會說這種事情到哪都一樣。但即便是比爾·蓋茨在將微軟轉變為一家可盈利的公司的過程中,他也遭遇過失敗。我敢說他父親絕不會因他從哈佛輟學而責罵他?,F在想象一下如果陳生轉身進入私營企業,用中國的一個說法來說是,陷入極大的困境,那么他將面臨著什么。

    問題的關鍵在于公眾對于小公司的態度,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政府在這個方面的政策和規定。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不會取得像馬云或蓋茨那樣的地位和財富。他們甚至沒有能做到擁有兩百家連鎖店這個程度。但在一個對小公司友好的環境中,他們可能會通過給大公司提供產品或各種服務而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比較舒適的生活。去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3378元人民幣,這個值會成為大學畢業生們是否選擇傳統職業的平衡點。

    最近幾年的新聞報道里,名校畢業生出于某一種或多種原因放棄一些好的工作機會而選擇創業的新聞成為了熱點。人們贊賞那些高科技型,而低技術水平或沒有技術含量的,比如銷售員之類,常常就會被嗤之以鼻??杀氖?,公眾的焦點最終是以成敗與否為導向的?!氨热邕@樣一個例子,有個來自西安的年輕人想念家鄉的小吃,于是他放棄了信息行業的工作,轉而開啟了自己的小吃攤,現在他每天的收入達到了1萬元人民幣?!?

    此類故事的結局通常是一名風險資本家發現這個前途無限的年輕人有著不同尋常的夢想,于是注資幫助了他。這樣的情況屬于特例,尤其是投資者并未得到相應投資回報,以此來證明這個年輕人走的第一步是正確的。對家鄉食物的懷念情結正是具有這樣一種文學性的東西,雖然迎合了讀者的閱讀感受,但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卻無半點關系。

    即便如此,這種個人興趣的微妙轉變在事業的選擇上,影響甚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將激情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并且按理來說,若他們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業,則成功的幾率也越大。

    當人們談論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去擺攤這類話題時,他們感到痛惜的是這些學生們浪費了在學校所學的東西。但事實卻并非完全如此。絕大部分年輕人茫然地進入到大學,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會是什么。當他們發現自己并不喜歡自己所學時,業已太晚。一些人在找到自己一生的事業之前,常常要耗費數年時間在不同的領域探索,而另一些人則一生都處在探索過程中。如果你以從事與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的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來看,那么以上所指的浪費現象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了。

    陸步軒和陳生是兩個特例。陸步軒曾想要一份傳統的工作,但沒能找到中意的。他從未對屠夫這個工作感到舒心過。他做的做好的就是腳踏實地地做合法生意:“我不偷不搶,我這是靠誠信經營過日子。這沒什么好感到羞恥的?!?但恥笑聲到處都是。而另一個案例的情況卻大不一樣。陳生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事業上一路高歌。對他而言,文員這種工作,無論薪酬多高,都是無聊至極的。世故且不安分的他辭去了工作,白手起家。他還說過,他很獨斷專行,這很可能意味著他不安于為人打工。他要做自己的老板。他去賣肉和農產品這件事幾乎是次要的——但媒體也未曾報道過重要的那一點。

    陳生聘請陸步軒作為顧問這件事是個重要的細節。很明顯,陳生想利用北大畢業生當屠夫這個賣點來營銷。但我不認為他們會是平等的伙伴關系。他們的性格和個性天南地北。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北大的畢業生。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上將會涌現更多的陳生們,他們會跳出教材的條條框框,也會有更少的陸步軒們因沒有選擇余地而深陷卑微工作的泥潭。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專欄作家,雙語作家、文化評論人、影評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