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廖德凱  >>  正文
    給他一點溫暖其實真的不難
    廖德凱
    2014年12月04日

     

    近日,一位瀘州少年微博直播自殺,上萬網友圍觀,把這當成了一個玩笑,甚至當成了微博營銷手段,這位少年最終失去了獲救機會和自救能力,令人痛惜。也有媒體直指網友言行失范:“一位有自殺念頭的人通過唯一的途徑與這個世界進行最后的交流,哪怕有可能只是通過虛擬世界帶來的無聊玩笑,給他一點溫暖對我們而言難道是很難的一件事嗎?”

    “到了最后一刻你卻拉黑了我?!睘o州少年的最后一句話,依然在乎著別人對他的態度。在此時,我們突然發現,讓他產生自殺念頭的那個所謂的失戀理由,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是啊,他到微博來尋找溫暖,但你卻用一盆冷水澆滅了他的生命之火。

    事已至此,不用再去追尋“冷漠”網友在此事件中所負的責任如何。事實上,冷眼旁觀者也好,譏諷調笑者也罷,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冷漠,說不定在事發當時還會有一種“辟謠”的“正義快感”,并不認為這會是一個正在發生的悲劇,而自己也許在里面的表現可以會影響到故事的結局。在悲劇的事實真相大白之時,他們心中的悔恨和內疚、甚至于痛惜之心恐怕更大于其他人。

    然而,對“冷漠網友”的寬恕,并不能因此中斷對此類事件的反思。網友在瀘州少年微博自殺直播中的表現,表面上表現出一種對生命的冷漠,其實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在于網友們過于泛濫的“質疑之心”。在網絡上,由于信息發布的不規范和信息來源的多頭性,使得信息的真偽莫辨,眾多虛假信息將網友培養成了天然的“反對派”。在質疑心理下,懷疑一個自殺直播乃是一個微博營銷策劃并不奇怪。這也正是類似“冷漠”出現的根源。

    但是,對于我們來說,給一個到微博來尋找溫暖的少年一點關懷真的不難。每一個到微博直播自殺的人,并沒有懷著必死之念,而是在現實社會中的冷遇,讓他們到微博來尋找溫暖。也許一聲聲真誠的問候,設身處地的理解和關愛,就能讓他們重燃生命之火。當質疑之心遇到關乎生命的問題時,不妨信其為真,哪怕是被騙了,這也沒有讓我們付出過多成本;萬一事情為真,我們所挽救的不僅僅是一個生命,而且為這個世界增添了更多的溫情。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的事情就不要拆穿?!痹诨ヂ摼W上,人與人相距千里,你不知道千里外的他的心情和環境,自然不能輕易對相關事物進行否定,多一點“人艱不拆”的精神,會讓這個互聯網世界更有人情味。如果你真的無法壓抑自己對信息之“假”的排斥之心的話,好吧,至少請你不要輕易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應當是使用互聯網社交平臺的起碼道德。

     

     

    【責任編輯:管理員】
    專欄作者,知名時事評論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