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廖德凱  >>  正文
    官方通報為何總是突出“領導重視”
    廖德凱
    2015年01月07日


    1月2日,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一日雜品倉庫發生火災,共造成5名消防戰士犧牲,多名消防戰士及保安人員受傷。1月3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爾濱”發布消息,公布“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727號庫房火災基本情況”。通報全文共585個字,其中,“領導高度重視”占去258個字,將近一半。連日來,輿論對這種展示領導“風采”和介紹災難情況篇幅的不對等提出了強烈質疑。
    就目前看來,災難性事故的官方通稿中“領導重視”的內容,確實已成“標配”。這既有官方與民間話語體系不同的原因,也有官方在現代治理中觀念更新不夠、回應民眾關切把握不準的問題。
    翻開近些年來出現的災難性事故,在官方通報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領導高度重視”的內容,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責任部門、相關部門,都要在里面通過一定形式“露臉”。比如著名的湖南衡陽大火發生后,官方通報:“火災發生后,衡陽市委書記徐明華、市長彭崇谷等10多名市級領導率領上千名機關干部、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和醫護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指揮、參與搶險救災,緊急疏散周邊群眾?!痹诤喍痰耐▓髢热葜幸舱冀话肫?。
    一般來說,官方通報多為三段式:第一段,簡要點出何時發生何事;第二段,事故發生后,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如何重視;第三段,在“領導高度重視”下,如何查明事實,處置事故,事件發展情況如何。這幾乎成為官方通報的標準格式,絕大多數的官方通報,均按照這一格式進行撰寫和發布。然而,這種突出領導重視的通報,卻忽略了公眾的感受和知情需要。
    為什么官方通報總是無視民眾感受,把“領導高度重視”罷在最顯要位置?主要在于官方話語體系有其特殊性所在:一是“官念”尚存,“觀念”未變,“花花轎子人抬人”;二是官方通報“不見官”,則虞于責任“不見人”。
    作為當代杰出報人、著名政論家,又有著深厚國學功底,金庸先生對官場文化可謂深得其中三味,哪怕是寫供人消遣的小說,仍能在其中有著深刻思想。他在《鹿鼎記》中記載韋小寶在揚州立下大功(構陷吳之榮),當地官員在寫上報朝廷的奏章時,深諳為官之道的韋小寶在其中大送順水人情,將當地大員人人奮勇、個個當先的情狀均記入奏章,得到大員們衷心感激。
    事實上,無論是什么樣的事,好事還是壞事,官員的在場感均不能少。以該書吳之榮“謀逆”案為例,如果當地官員對知府“謀逆”而不自知,就不再是功勞,而是過錯了。如今韋小寶在其中大書當地“領導高度重視”,那么,哪怕沒有功勞,這“破案”的苦勞還是有的。官員特別是一定級別官員在大事件中無論對上還是對下的在場感,向來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作為層層審核的通報,一方面要有突出領導重視的意識,將“該講到的都講到”;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責任意識,讓負有領導責任、職能責任的人和部門出來“露下臉”。具備這些要素,通報自然四平八穩,沒有風險。
    在大事件中突出領導高度重視的內容,事實上是“對領導”過度重視,眼中對領導過度重視,事事為領導考慮,自然對民眾關切就不太重視。這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在現代治理中,還缺乏人文關懷和治理經驗,缺乏將民眾關切作為著力點的相應素質能力,也缺乏對民間輿論走向進行分析和應對的前瞻眼光。而同為新年的災難,上海的兩場通報就做得較好:公安局的通報聚焦現場,盡量客觀還原現場情況;衛計委的通報緊扣救治的技術手段措施和傷員傷亡情況。兩個通報均是民眾在相關領域最為關心的內容,未被“領導高度重視”所稀釋,清晰明了。
    如果一些地方實在處理不好民眾關切和“領導重視”之間的關系,不妨多發幾個通報:對民眾關切的內容按照“正常規律”來辦,對領導和各部門如何“高度重視”的情況可以用專門的通報進行介紹。如此,既可回應民眾關切,又可突出“領導重視”,皆大歡喜。當然,在這里也得提醒受眾,屆時對“專門通報”可別以“全部都是領導重視的內容”為由進行指責了。

    【責任編輯:管理員】
    專欄作者,知名時事評論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