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奇怪,一家叫亞特蘭大的美國公司過去30年間在太平洋兩岸的生意一直很紅火。該公司總部在加州,往中國工廠發訂單生產小型家具。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利奧·達達施提(Leo Dardashti)一直堅持把中國作為其公司的生產基地,不管成本在上漲。這源于他與對岸工廠主之間的相互信任。他也相信,中美兩國特別般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擁有美國這樣的購買力,也沒有哪個國家能擁有像中國這樣的生產力?!彼硎?,如果他想要在幾個月內就拿到40萬件家具并在全美各地商店銷售,只有中國可以有這個供貨規模。
他經常前往中國,有時一個月一次。他表示,他與為他生產貨物的工人建立起的友情是他做生意的基礎。不僅僅是眼神交流和微笑,“我坐在他們工廠里的時候,相對來說我是大買家,但是我得謹慎小心地維系這種關系。我要讓他們喜歡上我,告訴他們我的觀點和目的,給他們好價錢。這都是談判而來的?!彼J為談判是門藝術,中美兩國的領導人在彼此交往中也應該運用這門藝術。
相反,中美兩國的領導人好像正彼此漸行漸遠。中國人認為美國變得越來越霸道,而美國人認為中國正變成欺負鄰國的暴徒,這些鄰國中有一些是美國的忠實盟友。新加坡是一個適合去觀察這種緊張關系的地方。新加坡想要強大的美國在亞洲地區存在,以制衡中國,但同時它也努力從中國視角看等問題。新加坡學者認為,與美國打交道的一個大難題在于美國信仰體系的“普適性”,諸如人權等普世價值觀觀。與中國相處的問題是歷史,歷史追溯到很遠,也幾近可視為是一個普遍真理。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院長王賡武稱,中國對美國一直不變的超級大國感覺尤其感到惱怒,尤其是在中國歷來視為自己的影響范圍內的地方。他承認美國將該地區從日本帝國主義手中解放出來,并阻止共產主義的傳播,但是,在中國看來,這點并不能就讓美國在其后院成為永久的霸主。中國希望自己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的地位得到認可?!坝肋h維持現狀的想法和中國的思維方式格格不入,縱觀中國歷史,唯一的準則就是變化?!?
關系緊張的另一個來源是規則。王賡武表示,對中國和亞洲其它地區來說,西方有關海洋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思想一成不變,令人十分討厭?!皼]有什么事情是絕對的,一切都是可以談判的?!钡蹏髁x和傳教士同時來到這個地區,其歷史使得他們對絕對價值很謹慎。他解釋道:“我們知道西方思想的規則源自長期的法律傳統,但是講究現實的人認可法律是變化的?!?
美夢還是噩夢?
然而,中國固執己見,尤其在對政治體制,同時在對待鄰國的方式方面也是如此。新加坡特使考斯甘想解釋中國“嚴重猜疑”西方普遍性態度的合理性。他解釋稱,在公眾輿論動蕩時期,中國政府正力圖維持內部穩定。對執政者來說,這就是維持中國共產黨執政。
考斯甘還指責中國依據所謂的歷史主權聲明而引發了鄰國警惕的“惡毒的民主主義”。他對中國是通過公認的準則還是武力來尋求主權?!罢沁@一點,而不是任何別的單一因素決定了中國夢會不會成為這個地區的噩夢。歷史記錄很混亂,中國表現得前后不一致。超級大國有責任使得中國只實現部分夢想,以便該地區各國安心?!?
正如這份報告里所爭論的,太平洋地區是一塊互聯互通的區域。大洋兩岸的互聯互通比以前加強了,一部分原因是小國需要聯合起來成為制衡所在地區強國的力量,另外的原因是由于這些小國需要把自己的命運和強鄰栓在一起,為的是離不開他們。東南亞與中國、拉丁美洲與美國就是這樣的關系。
在未來一二十年里,這些聯系在實質上會變成是跨太平洋的關系,一部分原因是中國的增長動力正放緩。東亞在美洲各國的投資會增長,為的是涌向美國大市場。日韓兩國也許渴望讓其貿易關系多樣化,以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一個關心自己經濟前景的中國也許會表現得挑釁,但是如果中國的關注點在國內的穩定上,那么它就很可能將和太平洋近鄰的貿易協定視為維穩的方法,這一點非常類似于1951年的《歐洲煤炭鋼鐵聯營》(the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聯營讓德國和法國這兩個老對手攜起手來,為成立歐盟奠定基礎。
中美兩國也是由于相互依賴而捆綁在一起。事實上,就像考斯甘所指出的那樣,這種捆綁關系也許會加深彼此戰略上的不信任。極端可能的是,太平洋兩岸的經濟實力與在各方都認定的大西洋各國的摧毀一樣0,這就能幫助阻止冷戰變成一場熱戰。但是,這個沒有那么可怕,因為盡管中國自信滿滿,但是它贊同西方市場模型的一些原理,蘇聯卻不曾這樣。中美兩國在經濟和軍事問題方面進行戰略對話,他們眼下正洽談一項雙邊投資協議,據美國官員稱,該協議在經濟方面對中國抱有熱望。由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提供的一項有關亞洲地區意見領袖的民意測驗顯示,83%的中國人認為,在未來10年內,美國將仍然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
如果美國想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支持確保自由貿易和自由海洋的體系建立,美國也許要接受自己在太平洋地區相對實力衰落。這意味著可能要采用具有潛在風險的戰略決策,例如,允許其在戰后和日韓結成的安全聯盟變成更為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可能也意味著允許其區域安全聯盟國強盛起來,不以美國為中心。這些國家中如果包括中國在內,那就更好了。
正如在所有的成功談判中一樣,美國和中國彼此都需要遷就對方。有了這樣的精神,太平洋地區才可能創立新的規則和體系,以適合21世紀。就像達達施提務實地一句話:“我們需要他們,他們需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