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新經學  >>  正文
    歐元幣值下滑:將與美元平價
    新經學
    2015年01月21日

    20150117_LDC715

    本周對于歐洲統一貨幣(歐元)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月14日,歐元幣值跌至1.17美元,與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發行時的歐元兌美元匯率相同。當時,歐元這一新生貨幣迅速貶值,在2000年初跌至與美元平價,并在同年10月份急降至0.83美元。歐元幣值下跌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歐洲央行擔心進口物價上升會引起通貨膨脹;其他國家憂慮本國產品競爭力會下降。因此,世界上的各大中央銀行進行了一個聯合干預的計劃來阻止歐元貶值。
    這一次的這輪歐元貶值更為平緩,但是可能會更持久。今年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平價看似是可信的。政治和經濟因素正在共同削弱歐元。

    最直接的威脅來自政治層面——對于1月25日希臘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雖然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破壞性已經比2012年的時候低了,但仍然很大。當前,這一事件看似不可能發生。希臘的極左翼聯盟Syriza看起來贏得了最多的席位,該黨派堅持宣稱它想留在歐元區內(就像大多數希臘人一樣)。同樣,德國政府的言論里也充滿了關于歐元神圣不可侵犯的撫慰之辭。但是,存在希臘意外退出的風險是一個令人不快的事實。從提高最低工資到停止私有化,希臘極左翼聯盟黨魁齊普拉斯(AlexisTsipras)所提議的政策將會惡化希臘的財政狀況——并且需要更多的欺詐花招來使希臘與援助計劃保持一致,該援助計劃決定了希臘留在歐元區的能力。即使希臘繼續留在歐元區,謹慎的投資者可能決定拋售他們的歐元,迫使歐元進一步貶值。

    更為重要的是基本經濟因素和似是而非的歐洲政策反應。通貨緊縮已經出現(截至去年12月,歐元區的物價指數下降了0.2%),再加上德國的經濟波動,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前景看似更加微弱了。盡管歐元區現狀慘淡,但是卻并無跡象表明政客們的膽魄。振興歐元區市場和促進投資的宏偉設想并沒有出現。相反,所有的政客都指望著歐洲央行增發貨幣來購進主權債券。

    1月14日,歐洲法院(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初步裁定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債券的行為合法。這會使歐洲央行大規模購入主權債券的計劃更容易。該量化寬松政策(QE)或將在本月底之前開始。在美國,量化寬松政策促進了股價上升,壓低了公司的借貸成本。鑒于歐洲資本市場的欠發達狀態,量化寬松政策可能消除通貨緊縮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歐元貶值。進口商將會損失更多,但是出口商的收益——還有該地區的經濟——將會得到提高。
    對于歐洲以及世界的其他地區來說,量化寬松政策,有總比沒有好。如果歐元區避免再次陷入危機,每個人都會得益。但是如果歐元進一步貶值,歐洲極有可能增大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性。歐洲的儲蓄額已經遠遠大于投資額:多虧德國堅持周邊經濟體實行財政緊縮政策和拒絕促進國內投資,歐元區的經常項目盈余已經增長至其GDP的2.5%。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在歐元16年歷史中的大部分時間,歐洲是收支平衡的。如果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平價,即使國內消費保持疲軟,經常項目盈余仍有可能進一步增長。在某一時點,歐元的貶值將會引起與他國的關系緊張,尤其是美國。歐元的漲跌是一個悲傷的寓言,教育我們不作出切實行動的代價。當時局大好的時候,歐洲的領導人們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當陷入危機的時候,他們總是做得僅僅剛夠避開災難,卻不足以避免通貨緊縮和經濟蕭條。貨幣貶值或許有用,但是遠遠比不上健康的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基礎上的歐洲經濟平衡式復蘇來得好。

    譯者:周金靚 

    【責任編輯:管理員】
    探問全球經濟新問題,思考新辦法。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