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新經學  >>  正文
    勞倫斯?薩默斯:中產階級再迎曙光
    新經學
    2015年01月26日

    middle class

    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具挑戰的經濟問題與一個群體息息相關,但在達沃斯峰會上,卻鮮有人代表他們利益。他們就是世界工業化國家的中產階層。
    對工業化民主國家的成功而言,沒有什么比不斷提高工薪階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更重要。我和埃德?鮑爾斯(ED Balls)共同擔任主持的包容性繁榮委員會(Prosperity Commission)在一份報告中做出這樣的結論。

    在關注全球金融、地緣政治以及幫助全球貧困人口的道德責任的同時,我們不該忽視一個事實:如果政策不發生實質性改變,中產階層的前景仍然不容樂觀。

    首先、作為收入增長的必要條件,經濟增長卻受到長期經濟停滯和通貨緊縮的威脅。2014年,美國隨著經濟增長加速、量化寬松政策結束以及收緊貨幣政策,要調高利率。日本開始再次提升價格水平會。在歐洲要繼續推進改革,實現經濟恢復。

    但事實上,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100基點,德國和日本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僅為上一年的一半。在眾多經濟大國,短期利率為負值,政府的債權人被迫為此買單。利率如此之低表明儲蓄相對于投資長期過剩,讓歐洲和日本的貨幣政策失效的情況可能持續下去,同時,這種情況可能在美國再次出現。全球的市場指標都表明,未來10年通脹水平將遠低于目標。

    通過央行出臺緊急措施促進經濟發展的作法已不是很有效。需求過剩、通貨膨脹、過度放貸以及貨幣緊縮的要求應是無需在制訂政策時考慮。各大央行還應該繼續發揮作用,但要更該采取協調性和實質性措施,提振公共和私人投資。

    第二、在當前政策路徑下,我們無法保證經濟持續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美國常常被視為榜樣,且以世界標準來看,美國經濟確實表現出色。過去5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約為11%。其中,按標準的經濟核算,其中大約8%可視為周期性增長,源于失業率的下降。也就是說,5年之中僅有3%的增長源自經濟實力的提升。即使是在美國經濟復蘇之后,美國25到54歲的男性中失業人口的比例也超過日本、法國、德國和英國。

    除去需求因素,在成年人口日漸萎縮和老齡化的歐洲和日本,增長前景更加糟糕,經濟活力正在衰退。過去7年對工業化經濟體發展潛力的估算大幅下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近年來的經濟不景氣。從很多方面來說,經濟的強勁增長會使擴大投資,讓勞動者獲得經驗等等,這使它成為促進未來增長的最佳結構性政策。不過,我們仍需采取更多措施。

    第三、如果要使中產階級獲益,經濟繁榮應更具包容性,但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這一點還不能保證。如果美國現在的收入分配狀況與1979年一樣,那么占總人口80%的民眾的財富應比現在多1萬億美元,即每個家庭比現在多1.1萬美元收入。占總人口1%的位于金字塔頂端的富人的財富則比現在少1萬億美元,或者每個家庭比現在少75萬美元。如果人們繼續將國際一體化和合作視為導致國內分化的罪魁禍首,僅僅讓流動的全球精英群體受益,國際一體化和合作將難以為繼。

    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重心必須轉移。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而在稅收和監管等領域的預防逐底競爭方面,卻鮮有成效。只有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才有可能保持累進稅制,實現有效的監管保護。同時,只有普通民眾感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好處,經濟發展的形勢才會越來越好。

    長期性經濟停滯、通貨膨脹、經濟增長潛在的放緩趨勢以及貧富不均的擴大,這三個問題確實困擾著我們,但它們并不是我們聽任命運的理由。

    許多國家的經歷表明,持續提升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是可以實現的。但它需要我們的精英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并為此而努力。這一定會成為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關注的焦點。

    【責任編輯:管理員】
    探問全球經濟新問題,思考新辦法。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