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經濟學家杰文(Morten Jerven)撰寫了一本統計專著,書名為《可憐的數據》(Poor Numbers),2013年1月在美國出版,在各國統計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使得人們對非洲的統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可以說揭開了非洲統計的神秘面紗。有人說杰文博士撰寫此書目的是因為受到2010年加納國家統計局宣布,該國對當年度的GDP統計口徑重新調整,結果GDP的數據比上一年提高了60%有關。然而作為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卻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對非洲國家來說這只是小小的統計問題,因為加納仍然屬于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其數據的修正對整個非洲的統計數據無礙大局??墒沁@一事件在世界許多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專家之間卻引起軒然大波。致使有許多學者和統計專家開始反思,我們對于非洲大陸究竟知道或了解了多少?特別是對過去幾十年非洲的經濟發展政策和經濟實力,究竟掌握了多少實際的統計數據?正因為受到此項刺激,杰文博士才寫了這本《可憐的數據》一書。
回顧歷史,宏觀統計數據是上個世紀才有的事。即使是當今最發達的美國也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才開始全面統計宏觀經濟數據,中國也大約在上世紀40年代才開始這項工作,而非洲的宏觀數據,最早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但是回過頭來認真檢驗非洲已公布的統計標準,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早期的非洲統計數據都不可靠,不少貧窮落后的非洲國家政府甚至沒有統計部門和做到定期發布有關統計數據,致使非洲許多國家至今對人們來說還充滿了神秘。
我們知道目前許多發展經濟學家和統計專家參考的國際經濟數據主要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已故著名經濟史家麥迪森在《世界千年經濟統計》中給出的數據,直至目前仍是經濟學家最主要參考的經濟數據;第二種數據是世界銀行所提出的“世界發展指數”(WDI),他們主要根據各種公開媒介披露的統計數據綜合而成;第三種數據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經濟學家們所提供的數據(PWT)。這種數據是發展經濟學家們根據各種相對可靠的經濟發展數據,用復雜的計量方法推斷而成,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公布,目前已經是7.0版本了。
杰文博士在此書中正是綜合比較了這三種數據中非洲各國的經濟表現,發現這三種數據源對非洲經濟的總體判斷高度相關,尤其對于非洲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但對于最窮的非洲國家的衡量,這三種數據的看法有較大分歧。然而各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專家最關心的是非洲有哪些才是最窮的國家,所以此書的出版引起學者和統計專家的濃厚興趣。
該書全面總結了我們在非洲國家統計數據上的無知與錯誤。他雖然也沒有能力提出一整套可靠的非洲經濟數據,但至少讓我們知道至今非洲的統計數據仍舊充滿神秘。拿加納國家調整統計數據的背后動機究竟是什么,很難揣摩。有人說這是競選策略,也有人認為只是聯合國標準統計方式的調整所致。這個統計數據對于加納普通人民的生活似乎也沒有直接影響。真正受到困擾的只是部分經濟學家和聯合國官員們,他們變得不知道如何將加納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周邊其他國家相比較,也不知道應該將加納歸入世界最貧困國家中的哪一類?此時,統計數據就成為了解一個國度的重要參考系,就像當年中國的文革由于國家統計部門處于癱瘓狀態,無法定期發布統計數據,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前,中國一度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國家之一。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三種統計指數所使用的原始數據的來源有所不同。非洲政局不穩,官方機構從來不止一個,統計數據自然也大相徑庭。不同原始數據的統計方法,統計范圍都不相同,大量數據缺失,還有各種潛在的高估或者低估的因素,都使得外界對非洲經濟難以捉摸。既然這三種指數都不太可靠,杰文博士認為,我們就該降低標準,先大致搞清基本經濟結構和制度,然后再進一步細化??茖W的統計研究,不僅應該具有普遍可比性,而且能準確刻畫當地的經濟狀況。
當代非洲經濟史上發生過兩件大事。第一件是“結構調整”,第二件是“減少貧窮”。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在非洲推行“結構調整”。這種結構調整是以市場化、自由化為取向,推動非洲經濟改革。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放棄“結構調整”,把在非洲的工作重心從“結構調整”轉向“減少貧窮”。直到目前,“減少貧窮”仍是聯合國官員和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F在有些非洲國家已經擁有豐富的統計數據,如坦桑尼亞,保留了較為完整的轉型數據可以相互參照與校準。但一些國家依舊完全缺乏統計數據,讓人覺得神秘莫測。杰文博士提出,最重要的工作恐怕是將非洲各國的統計方法根據基本的政治經濟架構加以調整,從而揭示出非正規部門的經濟活動的重要性,以逐步建立一套新型的非洲國家綜合衡量體系。
計算宏觀統計數據絕非易事,有許多非洲國家對此也心知肚明。據說像加納、坦桑尼亞、贊比亞這些國家早就知道自己的經濟水平被低估,就是遲遲不肯公布真實的統計數據。我們知道像烏干達、肯尼亞、盧旺達從2013年7月起就已經實行三國旅游免簽證,通過2010年第十九屆南非世界杯也讓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非洲?;蛟S這些不愿公布真實統計數據的國家出于一種策略性考量,一旦這些國家的統計部門公布準確的數據,他們就有可能被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排除出最貧困國家的隊列,從而喪失重要的經濟援助。世界銀行2013年加大全球扶貧力度,達到了創紀錄的526億美元,其中非洲的扶貧和在世行承諾額中占比最大,獲得國際開發協會貸款總額的50%左右,所以這些非洲國家利用國際經濟學家們的無知,他們故意裝傻,目的是以獲取更多的扶貧資金。有點類似我國西部地區一些貧困縣不愿摘掉貧窮的帽子,從而在統計數據上造假,這類報道在我們身邊也耳聞不少。
目前世界發展經濟學家們為了揭開當今非洲神秘的面紗,正在朝著多個方向努力。一方面是用微觀調查數據和田野實驗來準確地了解這些非洲國家的微觀發展狀況,另一方面則是運用高級統計工具從宏觀修正經濟數據,杰文博士此書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也是作者的貢獻所在,同時也給許多學者和統計工作者閱后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