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越南也是如此,但越南也有其獨特之處,插桃花,吃粽子。
作為法定節日,今年越南春節放假9天。春節期間,家家都會在家里插上國旗,樓房住戶就把國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和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有守歲的習俗。除夕夜,人們便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涌上街頭,年輕女子還會穿上越南旗袍--奧黛。初一,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據說這位客人會給主人帶來好運。初二、初三兩天,已成家立戶的男子,攜妻帶子向父母致以新年問候、敬贈禮品;若父母已離世,則要帶上供品,到長兄家共同拜祭父母之靈。初四,人們燒化紙錢、紙衣,以祭送祖先,一家大小共聚一堂,再吃一頓團圓飯。
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而年貨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就是鮮花、年粽、年畫和春聯。
一、家家戶戶插桃花,擺放金桔盆景
花市是越南春節重要活動之一。據越南媒體介紹,早在20世紀初,河內最大的花市就是同春市場,隨著鮮花需求量的增加,買花和賣花的人將薯行街(Hàng Khoai)和梳行街(Hàng L??c)也開辟成了鮮花市場。
記者發現,在當今,在春節臨近的前幾天,河內的大街小巷都變成了臨時花市,隨到一處都是花的海洋,特別是桃花樹、金桔樹隨處可見,賣花的人、買花的人熙熙攘攘。
在越南河內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象征著幸運、團圓、安康。金桔是取吉利之意。桃花樹和金桔樹作為家家必備的春節年貨,不僅家里擺放,而且商店、社區、機關單位也都在搶眼的位置大量擺放。
在河內是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區內,除了每座居民樓大廳內擺放桃花、金桔外,在小區花園廣場也擺放了艷麗吉祥的桃樹、金桔樹盆景。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玩盆景可是河內人的好把式。過去,這種玩法只在一些權貴之家流行。在春節的前幾個月,老先生們就在自己院落里開始照顧一些盆景了,彎曲修剪,勤勤懇懇,然后挑選最漂亮的盆景在春節期間放在家中最莊重的地方賞玩?,F在的盆景玩家已經懂得將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了。在河內著名的春節花卉專賣街黃花探街,很多盆景玩家將梅花樹盆景拿到集市展賣。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2月16日記者走訪了還劍湖畔的梳行集市,發現有很多野桃和嫁接的碧桃擺放出售。記者了解到,大概一米多高的桃枝平均價格在200000至4000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相當于3436越南盾);而迷你桃樹盆景,大概有50厘米,小巧玲瓏,花蕾豐碩,價格在150000-250000不等,如果是種植在花盆里的迷你桃樹,每盆價格高達800000至1兆越南盾。
記者了解到,在河內河東郡、西湖郡有很多地方種植迷你桃樹,但與其它地方相比,西湖郡日新鄉的桃樹枝杈密,花朵大而肥厚,樹形小巧玲瓏,花朵顏色艷麗,因此更是惹人憐愛。再加上它自身的嬌艷可以替代其它鮮花,符合河內很多家庭的窄小空間,所以迷你桃樹成了河內人春節的搶手花品。
家住河內二征夫人街的73歲的阿蘭女士說,除了在家里的客廳放置一棵高大的桃枝外,在春節期間,她還喜歡在寫字桌、飯桌上擺放迷你桃樹枝,看上去很嬌美,更有春節氣氛。
在花市上,記者發現,桃花也是眾多外國游客在河內過年時買得最多的花品。來自瑞士的50歲的于連先生在河內筐行(Hàng Cót)街為夫人買了一盆迷你桃樹。夫妻倆說桃花勝過玫瑰花,夫妻倆抱著迷你桃花招搖過市,在眾人嘖嘖稱贊聲中,顯露出得意的神情。
2月17日,記者發現在黃花探街、黃國越街、以及雒龍君、怡潭等街道被各類花卉充斥著,就連記者居住的皇家城市小區對面的阮翟路的一個平日不怎么熱鬧的花園集市里也擺滿了各類花卉,其中桃花樹和金桔樹盆景居多,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在河內市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區對面的一個院落里,在春節前幾天也成了鮮花銷售地。桃花、金桔等以及配套的陶瓷花盆應有盡有。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與10天前相比,2月17日的桃花價格長了很多。前幾天一棵桃樹只要70000至100000越南盾,但這一天價格增長了三倍至四倍,到達每枝200000至400000越南盾。賣花的人解釋說,開花早的桃樹都已經賣光了,等到春節才開花的帶有花骨朵的桃樹剩下的不多了。
記者看到一棵不到兩米的金桔樹,經過詢價,得知價格為500000越南盾。記者發現,金桔樹的價格比前幾天降了一些,一盆50厘米高的迷你金桔樹,連樹帶瓷盆總共才90000越南盾(金桔樹60000越南盾,瓷盆30000越南盾)。
河內人的觀念是春節不能缺少桃花。臨近春節,一些商家會發動眾多家庭成員到大街小巷販賣桃花。2月17日,在河內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區隔河相望的路邊集市上,也有很多花農和商販在出售桃樹。就連小孩也幫父母在推銷桃樹。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臨近春節,越南的大街小巷常會出現“摩的”為客戶運送訂購的金桔或桃樹的景象。圖為2月15日河內市黃花探街。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據越南河內當地人說,河內名人雅士的清雅不僅表現在言語談吐,也表現在風雅情趣之中。在春節期間,擺放花卉,就如將宇宙精華帶到家中一樣。記者通過近幾天的探訪發現,除了桃花、金桔外,在越南北部家庭中普遍插放的還有菊花、水仙、劍蘭、蘭花、百合、雛菊、芍藥、海棠、玫瑰等花卉。
二、吃糯米年棕
最具越南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子和糯米餅。年粽子的做法跟中國人吃的粽子一樣,也是用糯米為主料,配上肉和綠豆沙。不過越南年粽子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塊大約兩斤左右。在集市出售年粽子的大媽說,年粽子一般都是用五花豬肉,不用牛肉作肉餡。她說,按照越南傳統,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拜祭祖先,同時也拜土地、灶君、百藝師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紅燒魚、包肉團、炙肉、腌蕎頭、牛肉、雞肉等。供拜完畢,早餐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吃糯米粽子。
據越南媒體報道,越南人很早就有做粽子的傳統,糯米做成的糍粑是越南人春節期間宴席盤上不可缺少的年飯。報道說,過去,在春節的前幾天中,河內人最忙碌、最快樂的活動就是包粽子。細膩的河內人一大早就趕到早市購買葫蘆形狀,大小適中的芭蕉葉或黃精葉,洗干凈之后,再帶回家綁在走廊下的格木柱子上將水瀝干,數天之后才能用來包粽子。每家每戶淘米、豆,選擇半肥半瘦的豬肉,然后用黃精葉或芭蕉葉將糯米、豬肉和綠豆沙包成一個個四四方方的粽子,之后再將粽子一起放在鍋里蒸一夜,第二天早晨才撈出來,把水擠壓出去以便長久保存?,F在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不是自己做粽子,而是到市場上去購買。傳說,年粽子象征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生。
2月16日,在河內市青春郡 阮翟路皇家城市小區對面的一條胡同集市中,一位74歲的河內大媽正在出售越南傳統年粽。圖片中的綠色方形食物就是年粽。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除了粽子,雞鴨魚肉等,在春節來臨的前幾天,越南商販將柑橘等盛放在竹簍里,從農村運到城市集市出售。自古至今,柑橘在春節的鮮果盤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水果攤中,記者常常發現一些未成熟的水果。經詢問得知,這些未成熟的水果是越南老百姓用來供奉祖先和佛祖的。
在河內市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區前阮翟路對面的胡同市場內,商販正在出售柑橘、火龍果、香蕉、葡萄、蘋果等各種新鮮水果。圖片中的佛手果和未成熟的菠蘿是用來供奉祖先、佛龕的。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在中國,在春節期間,民間現在還有燃放鞭炮的習俗。從前越南人過年也放爆竹,不過從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間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為了保留過年的氣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會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廣場組織施放禮花活動。
三、玩高大上文化
在過去,在春節期間前往鄉村廟會也是河內人的一個傳統。鄉村廟會是過去越南人從事行政、宗教、信仰、文化生活的公共場所。 現在,新春期間越南河內人除了親友間互相拜訪,也會在河內街頭、公園和公共娛樂場所連續幾天舉行各種文娛活動,如演出越南傳統戲劇、歌舞、雜技、武術、摔跤、舞獅等,還有蕩秋千、斗雞、斗鳥等。在河內,人們的春聯有的用漢字書寫,有的用漢越音拉丁字母書寫,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另外,河內人也愛在家里貼上倒福,雙喜,以及漢字或者拼音字的福、祿、壽等,還有各種傳統年畫,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愿與向往。
圖中是河內市皇家城市小區地下商城的古街。2月17日,這里的攤位已經布置完畢。該攤位是越南河內的一些會書寫漢字對聯和字畫的老夫子們租用的。據隔壁攤位的一個小姑娘說,到大年初三這里才會熱鬧起來。 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據越南媒體稱,過去,每當節來春歸之際,河內市筐行(Hàng B?)街賣字買字的人又活躍起來。在這條街上,一些老夫子們將已經書寫好的字掛在一些用薄竹篾編織成的盛稻谷用的竹筐上,只要有買家來,立即出手。
記者注意到,一些商家也從這種傳統文化中看到了商機,河內皇家城市小區的地下商城就修建了一條模擬古街,每逢重大節日,都會組織一些字畫買賣活動。
河內市皇家城市小區地下商城的模擬古街,一位小姑娘正在攤位上等待顧客玩“扔憤怒的小鳥”游戲。貨攤前擺放著財神爺的造型。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在河內市瑞奎街一家商鋪正在出售節日供奉灶王爺等使用的祭祀用品紙鞋、紙馬等。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