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實現我國8500萬殘疾人小康社會目標的主要路徑
    陳新光
    2015年02月27日

    春節前夕,上海市閘北區舉辦了首屆“殘疾人陽光達人”才藝秀決賽,來自全區的19名殘疾人入圍選手在舞臺上展現了自強樂觀的精神風貌。參加決賽的節目有獨唱、對唱、葫蘆絲、口琴、樂隊指揮等,智障殘疾人劉立平和母親一起登臺表演了定點投籃才藝,劉母說:“我真的沒想到自閉的兒子,今天會有勇氣登上這個舞臺?!奔易¢l北區的2008年北京世界殘奧會,52公斤殘奧舉重冠軍吳國境用一曲《敢問路在何方》,祝福天下的殘疾人要自強不息,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輝煌人生。曾獲得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博士學位、作曲家、視障殘疾人達捷的鋼琴獨奏更是將“殘疾人陽光達人”才藝秀決賽推向高潮。近年來,上海市閘北區政府堅持將殘疾人文化建設納入區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通過文化助殘項目的設施、無障礙電影的放映、有線電視臺手語新聞節目的播放、殘疾人征文和攝影比賽的開展,專場文藝匯演的舉辦等,為全區殘疾人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收到殘疾人的普遍好評。以上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8500萬殘疾人,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殘疾人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殘疾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態。在過去很長的歷史時期,殘疾人曾經被歧視,甚至被遺忘在社會的角落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殘疾人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殘疾人收入水平較快增長,受教育程度穩步提高,康復服務不斷拓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殘疾人生存發展狀況顯著改善。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我國殘疾人現階段的生活狀況怎么樣?貧困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的處境怎么樣?殘疾人需要什么幫助?根據中國殘聯貧困殘疾人實名制調查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農村尚有1230萬殘疾人沒有脫貧,260萬城鎮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013年度中國殘疾人狀況及小康進程監測報告》顯示,2013年度全國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6.7%,雪上加霜的是,殘疾人的醫療保健支出較高,進一步降低了殘疾人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支出,使殘疾人家庭的生活質量明顯落后。據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魯勇在一次記者采訪中透露,我國統一的殘疾人福利補貼制度尚在建立完善之中,相關的服務保障內容還沒有實現全國覆蓋,全國只有18個省份落實了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14個省份落實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說,如果不盡快建立完善殘疾人福利制度,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殘疾人與健全人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實現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基礎,這也是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也是時代的主題,在這意義可以說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殘疾人、重視殘疾人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殘疾人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李克強總理強調:“我國社會事業本身屬于短板,而殘疾人是困難群體中的困難群體,是短板中的短板。既然有短板,就要補上,而且要優先補上”,“我們的目標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讓殘疾人掉隊。要讓殘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實、更有尊嚴?!比珖f多年來持續開展相關調研,呼吁推動殘疾人困難問題的解決。2014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率調研組赴遼寧、浙江兩省開展調研,2015年全國政協第二場雙周協商座談會主題就是圍繞“殘疾人權益保障”積極建言獻策。最近,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的通知,對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幫助殘疾人共享發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做出了部署,并從2015年1月日正式在全國對3000萬持證殘疾人開展了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這些重大部署將對殘疾人事業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千千萬萬殘疾人及其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的通知,到2020年,實現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幫助殘疾人共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這一目標,這也是當前我國殘疾人工作的頭等大事,筆者參加了上海市閘北區全國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的全過程,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和與殘疾人的座談交流,在此基礎上經過認真思考,認為加快推進我國殘疾人小康進程的主要路徑有:

    一、盡快建立“殘疾人國家專項補貼制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殘疾人的殷切期盼,我國?8500萬殘疾人作為一個特殊困難群體,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6.34%,涉及近2.8億家庭人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高、就業和增收難,在養老保障和服務方面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特別是重度殘疾人和殘疾兒童,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即“格外關心、格外關注”,需要有特惠保障制度,這也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建成的問題?!捌栈?特惠”是現代化國家構建殘疾人福利保障體系的通行做法,也是當前我國試行殘疾人補貼制度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國家層面的制度設計要堅持這一思路,把殘疾人補貼理解為最低生活保障的一種補充,不能因為殘疾人領取了“特惠”補貼就失去其他社會保障權益。當前,要亟須解決殘疾人福利“碎片化”問題,因為全國各省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在覆蓋對象、資格條件、補貼標準等方面均不一致,導致了殘疾人福利待遇方面的不公平。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財富不斷積累,我國已具備建立國家層面殘疾人福利制度的經濟基礎。同時,和諧發展理念已經融入各級政府的施政理念和政績評價中,對健康公平的關注和對弱勢群體的扶助越來越受重視,國家應抓住這有利的契機盡快建立“殘疾人國家專項補貼制度”,當前尤其要扎實做好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主要體現在: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力度;建立完善殘疾人福利補貼制度;幫助殘疾人普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優先保障城鄉殘疾人基本住房等四個方面。

    二、把解決殘疾人脫貧作為首要問題

    貧困是我國現階段殘疾人最大的困難。保障殘疾人的權益,目前最緊迫的是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城鄉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還比較大。要打破殘疾人“貧殘交加”的惡性循環,需要從消極福利逐步向積極福利進行政策升級,加強對殘疾人的社會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以增進殘疾人自身的生存發展能力和社會融入能力,要從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入手,具體來說:依法推進按比例就業和穩定發展集中就業。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應當帶頭招錄和安置殘疾人就業;大力支持殘疾人多種形式就業增收。要建立殘疾人創業孵化機制,殘疾人創辦的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優先享受國家扶持政策,對其優惠提供孵化服務等;加大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力度。落實好國家《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把農村貧困殘疾人作為重點扶持對象納入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和貧困監測體系等;切實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和勞動保障監察。加強全國殘疾人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援助等。同時,國家應建立殘疾人“就醫、就業、就學”的具體制度、政策,創造條件讓殘疾人自食其力,通過以上舉措增強殘疾人“造血”功能,實現殘疾人增收致富、體面生活、共享小康。

    三、著力抓好殘疾人的教育服務

    ????加快推進我國殘疾人小康進程,其中抓好殘疾人的教育服務,其重要意義就顯得更為深遠。目前,全國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對殘疾人往往側重于經濟方面的幫扶,而忽視了殘疾人作為社會公民應該享受的平等公民權利,忽視了殘疾人同健全人一樣擁有受教育和就業的權利。實現殘疾人的小康應首先注重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殘疾人的受教育水平。地方各級政府的有關部門應從殘疾人教育的現狀和長遠發展,優化特殊教育布局,從根本上為殘疾人接受各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也是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的主要途徑。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有8533名殘疾人走進了普通高等學校,接受高等教育,在加上1000多名進入特殊教育學院學習的殘疾人,累計約一萬名殘疾人圓了大學夢。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陸續投入47億元,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程,新建和改擴建了1182所學校,基本實現人口30萬以上、殘疾人數較多的縣都有一所特教學校。視力、聽力和智力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上升到72.7%,但還沒有完全解決殘疾學生學得好的問題。當前,要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受教育水平,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七部門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及后續行動,力爭在三年內將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從72.7%提高到90%以上;要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切實保障貧困地區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同時特殊教育學校要普遍開展學前教育,對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給予資助,積極探索對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等。

    四、著力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工作

    國內外的研究資料表明,兒童期是人的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康復工作的最佳介入期。及時給予康復服務,可以使多數兒童重建生活自理、學習以及社會交往的能力。兒童康復工作投入小、成效大,是根本改善兒童未來生存狀況、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的永久性搶救工程。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些殘疾兒童康復項目,其中2009~2011年,在中央財政支持下,中國殘聯實施了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包含人工耳蝸、助聽器、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孤獨癥、輔助器具適配六個子項目,救助各類殘疾兒童近6萬人次?!笆濉逼陂g,國家實施彩金項目、七彩夢行動計劃等重點康復項目,為殘疾兒童提供早期康復和輔助器具服務,預計將救助全國各類殘疾兒童約40萬人次。然而,這些康復項目無論是投入的金額和救助的數量都遠遠不能滿足殘疾人的需求,而且也未形成長效制度。當前,要著力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強化殘疾預防、康復等服務,特別是殘疾兒童的康復訓練。如制定實施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強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效控制因遺傳、疾病、意外傷害、環境及其他因素導致的殘疾發生和發展等。?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