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當地時間上午9點55分,由西班牙巴塞羅那飛往德國杜塞爾多夫的德國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的空客A320型客機,在法國南部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山區墜毀,機上144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德國客機機毀人亡的噩耗在世界引起震驚,人們難以置信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和以安全為代名詞的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會發生如此“殺人狂”式空難事故。
德國之翼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機24日在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區墜毀,機載150人。(圖片來源:英國媒體)
一、飛行員盧比茨的極端行為使“德國之翼”首次折翼
德國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的飛機黑匣子未找到前,人們對此次空難原因有重重猜測和議論,幾乎都把矛頭集中指向了廉價航空和該空客飛機老舊問題。隨著黑匣子在巴黎經專家破譯,事故的真實原因也水落石出。原來該客機于3月24日10時45分達到3.8萬英尺(11582米)的續航高度后,到墜毀前最后一次出現在法國雷達屏幕是10時53分,高度約5000英尺(1524米)期間,在這急驟下降的8分鐘時間里,客機沒有向空中交通管制員發出求救信號。原來飛機駕駛艙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件,根據法國檢方公布的德客機墜毀前的駕駛艙語音顯示,證明該機的德國籍副駕駛副駕駛安德里亞斯·盧比茨把機長鎖到駕駛艙外,故意操控德國之翼空客A320飛機撞山而導致機毀人亡,黑匣子并錄下了乘客的慘叫聲。根據錄音紀錄,當機長憤怒地撞門要求進入駕駛艙時,盧比茨在這生命的最后時刻竟“呼吸正?!?,顯示出大規模的“殺人行為”。
德國檢方在對副駕駛安德里亞斯·盧比茨的家中發現了被撕碎的病假條,病假條顯示他本來應該在飛機出事當天停飛,也證明了向同事和有關機構隱瞞了自己的心理病患程度。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8日報道,副駕駛安德里亞斯·盧比茨的前女友3月27日向德國媒體透露,盧比茨是一個精神飽受折磨、性格古怪的人,善于隱藏內心陰暗的想法的人。他有時會從噩夢中驚醒,尖叫著“我們要掉下去了”。盧比茨的前女友還說,盧比茨2014年曾告訴她:“有一天我會做件震驚整個行業的事情,那樣所有人都會知道并且記住我的名字?!碑斔勚聡?U9525航班墜毀的消息后,立即想起了盧比茨的話,“當時不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現在一切都明白了?!?/p>
法國總理瓦爾斯3月27日對媒體說,目前有足夠材料證明,德國之翼航空公司副駕駛盧比茨的蓄意行為造成了飛機墜毀。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教授杰克遜認為副駕駛盧比茨的行為是仿效殺人魔,這種類型的人會因為無法再承受任何事,而制造極端行為來表達抗議。正是副駕駛盧比茨的極端殺人行為,使成立13年從未發生過空難事故的6星級德國之翼航空公司蒙受屈辱,也給德國的航空業潑了冷水。同時,作為德國之翼航空公司的母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也將面臨瀆職指控。需要指出的,民用班機蓄意制造墜機事件并非是孤立事件,據美國聯邦航空局2014年的一份報告揭示,在2003年至2012年之間發生的2758起航空事故中,有8起是自殺事件,相關駕駛員都是男性,中值年齡為46歲。
二、“廉價航空”不是空難的代名詞
由于德國之翼航空公司是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麾下的一家全球著名的廉價航空公司,此次空難事故發生人們不禁把它和2005年塞浦路斯赫利俄斯斯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機空難事故聯系在一起,這也是一家歐洲廉價航空公司。歐洲這兩起空難事故讓廉價航空公司是否安全的話題再度在歐洲升溫和引起全球的關注。廉價航空公司安全系數究竟有多大、為何廉價?未來發展現狀如何?從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資料來看,沒有證據顯示廉價航空的事故發生率高于傳統航空公司。譬如澳洲捷星航空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廉價航空公司,曾獲獨立航空評級網站Airlineratings.com最高7星的評級,其安全性絲毫不輸給大型航空公司。還有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是世界最老牌的廉價航空公司,已連續兩年成為美國國內旅客運輸量最大的航空公司,被《國際航空》雜志列為世界最安全前十名的航空公司之一。目前在歐美主要的廉價航空公司,均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
實事上機票是否廉價跟民航客機是否安全沒有必然聯系,廉價的真正含義是舒適度降低,而不是安全性降低。為了能夠長期維持低票價,各廉價航空公司在降低運營成本上有著許多訣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運營模式。其共同特點是各自都在管理上下工夫,不放棄任何一個省錢環節,其降低成本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行機隊單一化。廉價航空公司一般都選用空客A320等相對成熟機型,好處很多:購機享受折扣、飛行員培訓時間縮短,后勤保養維修相對簡單;二是避免使用大型機場,改用城市周邊的小型機場,以節省機場勤務保障使用費。如在乘客上下飛機時,改為使用擺渡車輛,或直接讓乘客登梯上飛機,減少租用通道費用;三是機組人員薪水相對較低,一些空勤機組人員以約聘(契約)方式雇用,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如公司在機場附近租有專門房屋,以節省機組成員的住宿和交通成本。除此外,廉航公司一般會簡化機艙清掃,減少飛機停留時間,加快班次。飛機上一般不提供免費飲食或報紙雜志。這其中,最大的成本是人員和燃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170多家廉價航空公司,廉航公司在美歐航空市場約占三成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在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約為20%。
三、人道主義的悲情關懷
德國之翼的機毀人亡,讓整個世界為之動容,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元首和首相都在第一時間內給德國總統和總理、西班牙國王和首相發去悼念和援助,特別是作為歐盟的軸心國、也是空難所在地的法國政府,啟動了國家“應急紅色方案”,在第一時間內派出300名搜救人員和300名憲兵隊員及10余架直升機結集在現場投入搜救。3月24日,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六世和王后抵達法國愛麗舍宮,聞知墜機事件即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會晤商談搜救事宜。德國總統、總理和西班牙首相都相繼中斷了出訪,并對發生空難感到震驚,3月25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來到空難現場附近,悼念遇難者并了解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3月24日,法國議會就墜機事件進行了一分鐘默哀。西班牙已宣布從3月26日起,舉國三天為哀悼日,德國也將在4月17日舉國哀悼日。
據法國憲兵發言人帕特里克·圖龍3月27日在德國之翼客機墜毀地附近的塞訥鎮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在客機墜毀現場已找到400至600塊遺體殘骸,無一遺體完整。飛機的殘骸也是一片狼藉,最大的殘骸也非常只有小轎車大小。圖龍向媒體表示,法國搜救人員對現場進行了非常仔細的搜尋。目前,在墜機現場進行搜尋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法方專門配備了有高山地區經驗的人員對搜尋專家進行嚴密保護。法國醫療部門已從抵達客機墜毀地附近小鎮的遇難者家屬身上抽取血樣,用以鑒定和辨認遺體,因為遺體受損嚴重,脫氧核糖核酸(DNA)對比是辨認遺體的關鍵。西班牙政府已把一些遇難者的DNA樣本運到法國。另外,法國警方也把一套專用設備運到分析中心,以讀取遇難者遺體的指紋,另外牙齒以及遺體身上的珠寶也是確定死者身份的依據。
作為航空公司方面,德國漢莎航空公司3月24日當天在官方“推特”上發文,對墜機事故感到震驚和悲哀,并表示深深遺憾,還派遣一個團隊前往客機墜毀地點處理事故。漢莎航空公司在杜塞爾多夫機場為乘客家屬設立了VIP休息室、熱線電話并安排了心理疏導師。同樣在事故現場,法國也為乘客家屬設立了心理疏導室和安排了心理疏導師。此外,德翼航空公司A320客機在法國失事之后,有些飛同樣機型的機組成員因心理壓力過大,連日來拒絕登機飛行,除母公司漢莎航空公司派出機組成員支援外,為保障正常航空運行,德翼航空公司還“租借”了柏林航空公司以及TUIfly的機組成員,這是因為該公司機組成員和遇難的機組成員曾經朝夕相處,其中許多人都是好朋友,包括總裁溫克爾曼在內的公司高層對機組成員拒飛的決定表示了理解。為消除乘客對空難事故的恐懼心理,3月27日德翼航空公司已將原來的4U9525航班號改為4U9441航班。同一天,德翼航空公司宣布將向失事航班機上人員家屬提供“每位乘客5萬歐元”(約34萬元人民幣)的資金援助,作為短期花費的補助,并說明這筆補助不需要家屬歸還,也不是空難賠償款,預計德國之翼家屬委員會將向每個遇難者家屬支付數十萬歐元甚至數百萬歐元的賠款。
四、加強對飛行員的安全監管刻不容緩
根據對1950年—2009年世界1300次重大航空失事的統計表明:由于飛機駕駛失誤(含天氣與機械故障相關的)導致空難的占50%;由飛機機械故障(如發動機故障、液壓失靈、油箱起火等)導致空難的占22%;由天氣原因(如閃電、雷擊、大霧和冰雹等)導致空難的占18%;由于意外破壞原因(如撞鳥、電磁波影響、被安裝爆炸裝置和劫機等)導致空難的占9%;剩下的1%則是我們難以解釋的原因,如神秘失蹤。
以上的分析,雖然蓄意制造的空難雖然比重不高,只有9%,但結合近年所發生的空難事件,說明加強對飛行員的安全監管已刻不容緩,以德國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的客機遭到不幸為例,空難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駕駛艙出現只有一人,而給犯罪分子制造極端事件提供了客觀條件。為汲取這一教訓,世界多家航空公司緊急相繼啟用新規定,要求在兩名飛行員(無論是機長還是副駕駛)中一人因需要去衛生間或其它一些原因必須離開駕駛艙的情況下,須有一名機組人員進入駕駛艙陪同飛行員操縱飛機。3月2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也發出通知,禁止航班飛行中駕駛艙少于2名機組成員,同日也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區管理局及監管局嚴格檢查各航空公司執行情況。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前主席詹姆斯·霍爾說,飛行駕駛員永遠不應單獨待在駕駛艙內,所有班機的駕駛艙內都應有為第三名駕駛員準備的折疊式坐椅。
還應該看到為確??蜋C飛行安全,波音和空客兩大主要制造公司圍繞飛機安全,在研發制造和高科技的運用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在圍繞反恐怖活動方面,世界各國機場的安保和安檢也作了大量的投入,安裝了許多高科技安檢裝備;在預防客機劫機方面,不少國家還配備了空中警察。但這些年恰恰是放松了對飛行員的安全監管,導致成為飛行安全的“盲點”,引發重大空難事故。如前兩年媒體就報道過印度一家航空公司,在客機起飛進入正常狀態飛行后,駕駛艙內的兩名飛行員將駕駛桿鎖定在自動駕駛狀態后,竟然同時到乘務艙,與航空小姐喝咖啡聊天。又如不久前,中國香港的一家航空公司的客機駕駛員竟然將熟悉的女性帶到駕駛艙飛行,這位女性還在網上曬自己在駕駛艙飛行的照片,照片在網上曬出后引起網民一片嘩然。為此,對中國迅速發展起來的民用航空來說,加強對飛行員的安全監管應該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首先要制定相關法規和制度,在法律層面來保障飛行員在駕駛飛機時,有牢固的安全觀念。同時要對飛行員的技術、身體檢查、心理健康和組織紀律等方面都要有量化的考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