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鶯飛草長,萬物復蘇,這是楚地最好的時節。近百年前,獨自站在橘子洲頭的毛澤東凝視著北去的湘江,感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倍缃?,縈繞橘子洲頭的除了奔流的江水,還有如約綻放的煙花。
3月5日,元宵節焰火飛舞,楚地洋溢著節日喜慶。近年來,焰火早已成為這個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除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是煙花表演的集中時期。
獨自漫步湘江邊,夜色中,游客川流不息,在焰火的印照下,整個城市更具詩情畫意。
駐足觀望,焰火表演如同欣賞話劇一般,或在柔和緩慢的節奏中表現出城市的溫婉多情,或在歡快熱烈的節奏中表現出楚地的大氣磅礴,煙花燃放不僅點亮了城市的星空,更為城市增添了詩情畫意。
古書記載:“湘省煙花之創造,始于唐,盛于宋,發源于瀏陽也”,瀏陽是遠近煙花之鄉,花炮生產源遠流長,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歷史。如今更遠銷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最主要的煙花生產地。
在改革開放后的絕大多數年頭里,瀏陽煙花的發展軌跡,就像那沖天而上的焰火,急速而絢爛。然而,燃放花炮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卻日漸成為進一步發展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不僅如此,由于多年的高速增長,行業發展的問題被掩蓋,惡性競爭、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
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以及整體產業遭遇的沖擊,近兩年來,以瀏陽為主的花炮行業不得不面臨轉型,更安全、更環保迫在眉睫。政府部門也加大力度鼓勵企業攻克環保方面的共性技術瓶頸,大力推進產業科技創新,微煙、少塵、無硫、降噪等環保技術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更加順應了安全環保新要求。
在湘江風光帶的一張長椅上,有一對老人,他們相互依偎著,仰望著空中絢爛的煙花。老人也許不知道瀏陽煙花發展得幾經波折,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對他們而言,此情此景就已經足夠美好了。
如今,放眼望去,繽紛的花雨不僅照亮橘子洲頭的夜空,更照亮了瀏陽花炮美好的前景。
關于作者:馮志偉,中國日報駐湖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