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吳勇  >>  正文
    吳勇:沒有國際化視野的企業家沒有未來
    吳勇
    2015年04月29日

     

    t016bafead93f91c697

    大連

    時光荏苒,在享受了加入WTO之后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東北當下再次遭遇經濟下行的困擾。政府、企業、學者都在反思,東北又咋了?出路在哪里?

    十多年前的《東北咋整》一書在全社會引起了轟動和廣泛討論,之后國家迅速出來了振興東北戰略。十年過去了,當中國經濟走入新常態的時候,東北三省的經濟又出現了困擾。

    數據顯示,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的東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經濟增速依然未見起色。遼寧省一季度GDP增速僅1.9%,全國倒數第一;黑龍江和吉林分別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遠低于全國。

    回頭再看區域最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禾豐、遠大和東軟,這三家企業如今都健康茁壯,秘訣是什么?

    仔細研究三家企業,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國際化視野,這一點也與當下“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

    禾豐牧業自成立之初,就與荷蘭皇家飼料公司開展合作,并把業務做到了朝鮮、尼泊爾和印度,當下正在開辟非洲市場;海外市場的營收一度占到遠大幕墻的一半以上;東軟起家就是做對日軟件外包,之后與包括微軟在內的多家跨國企業建立和合作關系,還把產品賣到了美國市場。

    除了重視國際市場,這三家公司都把提升員工英語水平作為團隊建設的重要部分,并在升職加薪中列為重要考核指標之一。

    筆者在遼寧工作十多年,禾豐木業董事長金衛東是屈指可數能夠用英語發表公開演講的企業家。金本人也承認,正是因為流利的英語幫助他在被別人忽視的情況下贏得了尼泊爾工商業巨頭的親睞,并最終達成合作,譜寫了一段國際合作的佳話。

    英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奧蒂(Richard Auty)在20多年前提出資源詛咒(Resource Curse),資源豐裕國家經濟增長的速度是緩慢的,甚至是停滯的。東北三省是中國各種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但恰恰是豐富的資源和僵化的體制窒息了創新和創業。禾豐、遠大等企業的重要意義在于,企業創始者愿意加入到尋找新大陸的冒險中,并通過自身的實踐證明了此路可通。

    按照國務院近日通過的“一帶一路”戰略,遼寧省名列其中,這也指明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重點。遼寧省省長李希此前兩會期間,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也明確表示,必須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省內企業走出去,開辟廣闊國際市場。

    如果說,過去企業只需要做好市內、省內、國內市場就可以生存得不錯的話,那么從現在開始,沒有國際視野,不能密切融入到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謀求更大發展的企業注定很難看到明天的太陽。

    因為這個世界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已經變平,不管是獅子還是羚羊,如果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不努力奔跑,要么被餓死,要么被吃掉。

    關于作者:吳勇,中國日報駐遼寧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