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張敬偉  >>  正文
    張敬偉:習近平亞歐三國行看點多意義大
    張敬偉
    2015年05月09日

    中國的周邊外交與大國外交,總是引人關注且讓全球印象深刻。

    5月7日至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習主席的亞歐三國行,看點頗多意義極大,體現周邊外交特色和彰顯中國大國形象。

    習近平主席的第一站是哈薩克斯坦。2013年9月,新主席訪哈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現在“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型并開始實踐。由此戰略衍生出來的“兩行一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投行及絲路基金)則使中國周邊國家和許多大國成為命運共同體。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國家,中哈關系則是這個命運共同體中有機組成部門。

    中俄關系堪稱歷史最好——雖非意識形態結盟,也非地緣政治軍事同盟,但兩國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因而,中俄戰略關系,既是周邊外交,也是大國外交。前者,兩國堪稱親誠惠容的典范;后者,中俄無瑜亮情結而是合作共贏。經歷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的考驗,俄羅斯更覺得戰略東向的重要性。俄羅斯能源外交因為烏克蘭危機而在歐洲遭受挫折,并為西方社會集體制裁。因而,中俄能源合作,以前所未有的大格局而展開。倚重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戰略合作,則是俄羅斯擺脫被西方世界孤立及破解經濟危機頹勢的理性抉擇。

    更要者,在歐亞經濟合作方面,俄羅斯本來有自己的戰略版本:俄方跨歐亞大通道建設、歐亞經濟聯盟。俄羅斯的經貿戰略雄心,同樣因為烏克蘭危機和西方世界的孤立而消弭。然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開始踐行并取得全球相應。中俄兩國的經貿戰略路線圖在歐亞方面有重合,但中國的“一帶一路”有戰略藍圖,亦有資本和產能支撐,而且更具全球性。正因為如此,對接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激活俄方跨歐亞大通道建設,并給予歐亞經濟聯盟引擎動力。俄羅斯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凸顯中俄經貿戰略合作深化,也是俄羅斯對中國全球大國地位的確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謝爾蓋?盧佳寧認為,當今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已經是非正式超級大國的水平。

    2014年,中俄貿易額為953億美元,石油、天然氣、核能、高鐵、寬體遠程客機聯合研發都是近來中俄貿易的熱點,中俄經貿如何突破千億美元大關也成為新的看點??磕茉础吧妗钡亩砹_斯,在能源價格仍處低點的市場環境下,中俄多維度的經貿合作是俄羅斯經濟復蘇的良好機遇。當然,對中國而言,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甚至武器裝備,也攸關中國的能源和國家安全。中俄兩國深化全面戰略寫作伙伴關系,等于打造中俄兩國的命運共同體。

    全球輿論最關切的是習近平主席出席俄羅斯衛國戰爭70周年慶,而且中國軍隊也將參加紅場閱兵式。這對俄羅斯是莫大的安慰和支持,因為中國領導人的出席和中國軍隊的“捧場”,西方世界孤立俄羅斯就失去了意義,所謂“西方不亮東方亮”。

    中國對俄羅斯的奧援,并非是刻意和西方作對,而是基于對二戰(抗戰)歷史的尊重與銘記。在亞洲,日本不僅吝嗇地淡忘了侵略歷史,也很難從其首相嘴里吐出“道歉”這個詞兒。更可憂的是,美國基于其亞太戰略的布局,也有意無意地忘記二戰歷史,和日本構筑讓東北亞不安的美日新同盟??梢?,無論現實的大國關系多么復雜糾纏,但忘記歷史會讓現實更困擾未來更危險。

    5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俄羅斯報》發表題為《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文章,以二戰歷史經驗啟迪新型國際關系--歷史、現實與未來,和平、發展與共贏,對全世界都是醒世名言。

    習主席的亞歐三國行的最后一站是白俄羅斯。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4年來再次訪問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對中白工業園合作項目及納入“一帶一路”戰略充滿期待?!爸袊鴩抑飨暯綄Π锥砹_斯劃時代的訪問將為兩國合作注入強勁動力?!保ò锥砹_斯駐華大使布里亞語)

    世界大格局,動態調整中。習近平主席亞歐三國行,帶給世界的是和平、發展和共贏的理念,彰顯的是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責任編輯:管理員】
    國際關系、財經專欄作者;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