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5月7日訪問哈薩克斯坦。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俄羅斯。 應白俄羅斯共和國總統盧卡申科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5月10日至12日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習主席出訪歐亞三國,顯然是2015年中國外交的又一件大事。這是意義非凡的特殊節點,比如當地時間5月8日,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是二戰亞洲和歐洲主戰場,為二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習近平出席慶典,不只是為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捧場那么簡單。
中國外交的主基調已由“韜光養晦、有所作為”調整為“奮發有為”,近年來外交成績可圈可點,一大表現即是堅持與周邊和發展中國家搞好關系。按照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所提出戰略思想,周邊外交的戰略方針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的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影響力得益于實力。有實力不等于有影響力,但沒有足夠的實力不可能有相匹配的影響力。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多年來經濟強勁增長,如今增速雖有放緩,但依然居于世界先列,更追求有質量的增長。也許不能說,中國在世界事務或者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同樣位居世界第二,但影響力攀升是不爭事實。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認為,中國為世界帶來了機遇,因為中國有悠久的文明,也有豐富的智慧,一致堅持以和諧發展的理念指導其行動,中國也有實力和影響力能夠在世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不是恭維之詞,而是中肯之談。將實力化為影響力,影響力反過來促進實力的增進,這是可期的良性循環。
影響力與責任有關。熱津斯基說過:“國家間的能力差別,往往體現于它們能否區分以下兩種狀態:什么是持之以恒的雄心,什么是自以為是的輕佻?!敝袊@然屬于前者。這種雄心更多地體現在擔當與參與。無論為世界經濟提供新引擎還是積極反恐,以及穩定地區和平等等,中國都有足夠的能力,更敢于承擔。這一點有目共睹。日前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坦言,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在全球事務中一直發揮了重要作用?!埃ㄖ袊┯胸熑巫屖澜缱兊酶?,更安全,我認為中國一直都是這么做的,無論是否在非洲(或其他什么地方)?!卑材线€特別提到了亞投行。其實,除了亞投行,“一帶一路”也讓夢想相通相融,無限延伸。
影響力還與價值坐標有關?!昂推蕉皇菓馉?,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薄敖裉斓娜祟惐纫酝魏螘r候都更有條件朝和平與發展目標邁進,更應該努力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边@是習近平在俄羅斯《俄羅斯報》發表文章中的兩句話。大國責任,躍然紙上;和平理念,世人皆知。有這樣的價值坐標,中國呼吁樹立雙贏、多贏、共贏新理念,便絲毫不讓人意外。中國還呼吁攜手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重大自然災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這種新型理念超越了一己之得失,立意高遠,視野宏闊,如果為更多的國家所接受并踐行,是人類之幸。
“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边@是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的一句名言。經歷過慘烈的戰爭,就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有了雄渾的抱負,就會更加奮發有為。中國已提出,“秉持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中國需要和平的發展環境,也正在平和地承擔責任??梢灶A期,只要越來越多的國家體味到合作共贏的價值,我們所生活的星球就有更明亮的未來。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