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對美國在中國南海的游弋念念不忘了。日益高漲的反華言論才是中美關系的真正威脅。
據一些報道稱,美國正考慮向中國南海海域派遣美軍偵察機和軍艦,挑戰中國在南海爭議島礁的主權,毋庸置疑,中美緊張局勢正在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美國此舉若成現實,必定是對中方的挑釁,而且可能導致兩國飛機和軍艦間的沖突。
目前,很多分析重點都集中在兩大方面,即美國此舉背后的可能動機,以及此舉對中美關系和亞洲地區安全可能造成的影響。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無論美國此舉正確與否,這都將是非常冒險的一步棋,這著實令人擔憂。
為更好地理解這一特別的軍事舉措,就必須了解中美關系目前每一項發展背后的大背景。所謂的大背景,是指在美國各界日益高漲的新興反華言論,涉及政府、學術、政策,當然,也少不了軍事領域。這些反華言論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首先,是新“中國崩潰”論。這并不是一個完全嶄新的理論,2001年,章家敦(Gordon Chang)曾在自己的書中普及了這一概念,此后,中國崩潰論開始大幅涌現。不過,新一輪的“中國崩潰”論則是由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提出的。今年三月,他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稱中共統治的終結已經開始。關于這個新的預言,最有趣的是,在此之前,他曾贊揚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稱其是一股彈性力量。后來,沈大偉卻認為,他對中國政府,尤其是近一兩年來的眾多行為深感失望。他曾一度希望中國成為一個更加自由和民主的國家,然而如今,他顯然放棄了這個念頭。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的“中國崩潰”論,重點也是中國在各方面所面臨的緊迫問題,如社會民怨、環境污染、公平問題和貪污腐敗等等。
其次,還有很多言論稱,中國是個地域霸主,正在努力將美國趕出東亞地區。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成為一些小國眼里的霸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中國與其中一些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更是火上澆油,因此,從那些小國的立場上來看,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理解的。雖然美國一再強調會在這些領土爭端問題上保持中立,但是中國并不買賬;而對于中國正試圖將美國排擠出亞洲這一言論,中國一再的否認也并不能使美國信服。這是真正的不幸——兩國之間信任的缺失,使他們無法發現彼此最好的一面。美國覺得,中國的崛起及其穩定的“權威型”政權對于美國在亞洲的領導權而言絕非善事。很多的美國決策者就是不肯相信,一個穩定的中國“權威型”政權將會有利于維持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相反,他們認為這樣的一個中國終將成為一股擴張主義力量。
第三,也是最令人擔憂的新興言論是“懲罰中國”論。這一言論有各式各樣的具體形式。近日,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的一項報告指出:需要對制衡中國。這句話傳達出的信息或許是:中國就是另一個蘇聯,現在是美國面對現實,堅決制衡中國,否則,中國總有一天會統治亞洲。在另外一個更偏激的報道中,卜大年(Dan Blumenthal)和威廉?因博登(William Inboden)兩位右翼學者呼吁對中國實行新的“和平演變”戰略,他們說,美國應該積極援助那些為了民主與自由而抗爭的中國人,這樣,中國共產黨就會垮臺,亞洲地區也就將獲得和平與穩定。
這些激進的言論將對美國對華政策產生多少實質性的影響?從最近美國軍方評論中的強硬態度來看,情況并不樂觀。也許,這正是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兩國關系的一個轉折點。美國當前會對中國采取牽制戰略嗎?沒人能夠自信地給出答案。然而,如果任由這些激進的反華言論繼續高漲,中美關系或許會進入一個政治牽制的新時代。那,正像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那句名言一樣,確實是“大國政治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