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史寶銀  >>  正文
    史寶銀:異國佛殿入駐白馬寺 成宗教文化交流“橋梁”
    史寶銀
    2015年05月27日

    conew_圖1:白馬寺

    白馬寺

    走進始建于公元68年的中國第一寺——白馬寺,放眼望去,印度、泰國、緬甸風格的佛殿紛紛在此入駐,令人十分感慨,如今的白馬寺,正逐漸成為促進宗教文化交流、增進國際關系的一座“橋梁”。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歷來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

    19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載印度的佛經、佛像來到當時的國都洛陽,漢明帝專門為他們修建了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

    conew_圖2:泰國風格佛殿

    泰國風格佛殿

    白馬寺泰國風格佛殿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1992年,時任泰國內務部部長瓦塔納·阿薩瓦先生到白馬寺參觀朝拜后,為增進中泰兩國佛教界的友誼,向白馬寺贈送一尊高7.2米、重8噸的銅制貼金佛像,并修建了具有泰國建筑風格的佛殿,1995年工程竣工。

    2009年,泰國代理僧王、曼谷金山寺方丈頌德帕普塔贊大長老及瓦塔納·阿薩瓦先生參訪白馬寺后,為進一步豐富和彰顯泰國佛教文化元素及建筑風格,擬對佛殿進行翻修,并進行擴建。2010年5月,泰國風格佛殿擴建工程正式實施。

    經過4年多的改建擴建,泰國風格佛殿苑成為白馬寺國際佛殿區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個佛殿苑,并正式對外開放。

    據介紹,泰國風格佛殿由瓦塔納善信贊助修建,希望以此促進中泰兩國佛教徒的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白馬寺泰國風格佛殿包含大殿、僧舍、藏經閣等建筑,金碧輝煌、氣勢宏偉,彰顯泰國特色。

    conew_圖3:印度風格佛殿

    印度風格佛殿

    conew_圖4:印度殿中惟妙惟肖的雕刻工藝

    印度殿中惟妙惟肖的雕刻工藝

    在白馬寺修建印度風格佛殿的動議,發起于2004年,是新時期印中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整座庭院完全是按照印度風格設計,也是由印度工匠來洛陽完成的。門廊兩邊的石刻是栩栩如生,大殿內的坐像是釋迦牟尼佛,雙手結說法印。

    “這些佛殿讓我們切身感受到異國佛教的建筑風格,激發了人們進一步了解其他國家佛教文化的興趣,”一位到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參觀的游客說道。

    到白馬寺之前,她未曾想過,眼前會出現有如此異域風情的佛殿。

    conew_圖5:緬甸風格佛殿

    緬甸風格佛殿

    conew_圖6:有著緬甸文化風格的藝術設計

    有著緬甸文化風格的藝術設計

    2014年6月30日,正在訪華的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登盛專程參訪緬甸風格佛殿落成典禮暨安奉開光法會,繼印度、泰國佛殿入駐后,緬甸風格佛殿在白馬寺落成。

    白馬寺方丈印樂表示,通過佛殿建設,特別是與所在國的佛教交流,會進一步加強與來自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交流,他們要更好地通過中國第一寺——白馬寺,邀請國內外佛教學者來寺里進行交流。

    據介紹,隨著異國佛教風格的佛殿的建立及擴建、加之國際佛學研究院的實施,白馬寺的規劃面積將增至86.7公頃。未來,這座中國第一寺——白馬寺,有望成為促進國內外佛教文化交流的最大的寺院,一部有關“世界佛教文化的交流史”正在書寫。

    關于作者:史寶銀,中國日報駐河南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