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袁慧  >>  正文
    袁慧:美麗的草原我們的家
    袁慧
    2015年06月08日

    十五年以前,當我第一次離開內蒙古去深圳工作,當地的朋友問了我好多有趣的問題,“你們內蒙古人都是住在蒙古包嗎?”、“你是不是騎著馬去上學?”等等。相信很多內蒙古“70后”的朋友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內蒙古在大家心目中就是一個與草原相伴的地方,這片草原不僅是寬闊的,也應該是美麗的,因為它是我們擁有美麗家園的重要保障。

    conew_航拍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

    航拍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

    在內蒙古118.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從東到西鑲嵌著蒙古族發源地所在的呼倫貝爾草原、美麗的西拉木倫河邊的科爾沁草原、植被保護最好的錫林郭勒草原、寬廣的烏蘭察布草原以及鄂爾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荒漠草原。

    內蒙古的草原總面積有13.2億畝,占全國總面積的22%,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到今天,這片草原發生了什么,雖然在內蒙古長大,我卻不懂草原,這一次有機會走近了內蒙古農牧業廳草原處的姚蒙,聽他講講這片草原的故事。

    conew_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植物覆蓋率增加

    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植物覆蓋率增加

    上世紀60年代,內蒙古草原的平均覆蓋度為50%,這個階段是內蒙古草原生態最好的時候,全區的牧業人口28萬人,牧區混合畜1400萬頭。到2008年,牧區人口增加了5.1倍、牧區混合畜增加了2.2倍。幾十年的過度放牧、外來移民進入、以及氣候的變化、煤炭的開采和草原上藥材無節制的采挖,草原顯得力不從心了,遠遠超越了它的承載量。2000年前后,草原的平均覆蓋度只有30%,植物的多樣性和草原的生態鏈都遭到嚴重破壞,人與畜、草與畜的矛盾突顯。

    在牧區,一場沙塵暴過后,牧民家的房屋就被沙子埋了一半,放眼望去,可謂赤壁千里。生活在首府呼和浩特的朋友也許有印象,2000年前后的沙塵暴如家常便飯,有數據顯示,一年能有21次之多。姚蒙回想起2004年第一次走穿越庫布齊沙漠的吉巴公路時,路兩邊的沙漠中除了偶爾能看到幾棵沙柳之外就看不到任何植被了。

    conew_2011-2015年年開始內蒙古投入202億草原補獎資金

    2011-2015年年開始內蒙古投入202億草原補獎資金

    草原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生態屏障,保護好草原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從2000年開始,京津風沙治理工程、退牧還草工程、草原補獎機制等措施相繼開始,無論是幫助牧民修建禁牧圍欄、休牧圍欄,還是給牧民202個億的補獎資金等等,國家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十幾年過去了,2014年的數據顯示,全區草原平均植被覆蓋度達到43.6%,草原植被明顯恢復。從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間,鄂爾多斯的草原面積就增加了1200多萬畝。

    conew_呼和浩特大青山前坡萬畝草場

    呼和浩特大青山前坡萬畝草場 攝影/通拉嘎

    2012年姚蒙又走了一次吉巴公路,這一次他已看不到裸沙,而是郁郁蔥蔥的沙柳、沙蒿。2014年,呼和浩特的沙塵暴數量是2次。

    草原的故事太多,在基層的嘎查、蘇木,有許多被稱為“老草原”的干部們一輩子把血汗撒給了草原,甚至獻出了生命;億利集團26年治沙,不但庫布齊沙漠變綠了,那里的牧民們也富了;蒙草抗旱公司不做奇花異草而是要馴化野生鄉土植物來提升草原生態的自愈能力;首府呼和浩特經過三年的努力,那個《敕勒歌》中描繪的大青山又生機重現,在與大自然的對話中,其中的艱辛與幸福,他們的感悟最深!

    1978年,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瑪在第10屆廣交會上第一次演唱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深厚醇美的聲音讓大家記住了草原,記住了內蒙古。每次聽草原的歌曲,我會覺得心中變得開闊,有時也會熱淚盈眶。祝福草原,草原的夜色永遠要那樣美,如歌中唱到的“九天明月總相隨,輕騎踏月不忍歸”!

    關于作者:袁慧,中國日報駐內蒙古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內蒙古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