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李洋  >>  正文
    李洋:要推“一帶一路”,先把要塌的樓修好
    李洋
    2015年06月15日

    ? 貴州近期塌了三棟居民樓,四個留守兒童喝藥自殺。這幾起事件的遇難人數遠遜“東方之星”沉船事故,但這幾起悲劇的“劇情”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問責幾個官員,不會提升留守兒童的福利;懲處幾個偷工減料的建筑承包商和貪腐官員,也不會挽救未來那些必然要與居民一起塌掉的樓房。樓房倒塌與留守兒童自殺直指中國城鎮化最突出的兩大弊端:建筑質量的低下和社會階層的撕裂。

    ? 中國的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三十年間從百分之二十左右提升到目前接近百分之六十,但真正具有城鎮戶籍的居民比例遠遠低于這個水平。由于公共服務的城鄉差異,城鎮化是在城市內部再造了很多“二等公民”組成的城中村。工作的原因,我接觸過甘肅和廣西貧困地區的不少留守兒童。他們有的衣不遮體,時而極端地狂放,時而令人窒息地沉默。我不知道他們今后要克服多大的困難才能融入這個既是最好的,又是最壞的時代。

    ? 另一方面,參照人均建筑面積和國際城鎮化歷史,在政府土地財政的依賴之下,中國在短短十幾年內就把未來幾十年需要的房子蓋完了。頻繁出現的塌樓事件,四川和云南的幾次地震就可以檢驗出城鎮化飛速發展的這十幾年內的建筑質量如何。這一點,好像大家都諱莫如深。如果地質災害發生在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市,可能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將難以估量。

    ? 伴隨“攤大餅”城鎮化的是經濟泡沫。08年經濟危機以來,每次經濟下滑,房價都要飛漲。政府說要調控房價,幾年前人們的理解是讓房價回歸理性;現在再提調控房價,大多數人們的理解是避免房價過快增長。保障房還沒完善,就把住房價格調控到如此高位,民眾多年的積蓄瞬間化為烏有。房產集中一部分人手中,短短時間內造就了一大批富翁, 也進一步撕裂了社會機理。

    ? 把北京上海的房子都賣掉,價值相當于數十倍的美國經濟總和。這種怪相不診治,靠城鎮化拉動經濟和消費就是飲鴆止渴。

    ? 作為最初的農業國家,中國與法國有著相似的基于農業文明的城鎮化基礎??上覀兿葘W的蘇聯,后來在半推半就之間學的美國,走上了基于大工業的城鎮化之路。原本的城市發展遺產和思維也在大拆大建中滅絕殆盡。狹隘的發展主義會把一些經濟指標與社會割裂開,作為衡量國家現代化的標志?!按筌S進”期間是鋼產量和畝產量,粗放式發展期間是經濟增速。城市成為人工經濟盆景,而不是社會、經濟和文化自然演進的結晶。

    ?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建筑是城市的良心。當務之急,應當建立對所謂“老舊”建筑的排查和預警機制,建立建筑質量追溯和終身負責機制。將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劃為急需關愛和財政支持的社會特殊群體,為公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福利,盡快讓三億農民工與家人團聚。中國人以家庭為重。讓幾億人撇下家人到異鄉做工其實是社會成本極大的勞動力供給模式。中國人也曾經以精工細致、獨具匠心著稱。那么多“定時炸彈”般的短命建筑處理在城市中,中國人的職業精神和道德底線是如何在建筑業中喪失殆盡的?

    ? 我們在國外的建筑以質量著稱,為什么不能把“一帶一路”的質量標準首先貢獻給國人自己?一個居民樓頻繁倒塌的國家,很難向世界推銷基礎設施建設。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記者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