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鷺島,繁華似錦,生機盎然。第七屆海峽論壇13日在廈門拉開帷幕,今年論壇活動重點為青年和基層議題,吸引近萬名臺灣各界人士應邀參與,而在青年議題中,青年創新創業成為了最熱門話題。
兩岸創業創新論壇吸引許多名家前來廈門論道 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攝
6月14日對于臺灣的青年創業者而言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當日的海峽論壇大會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致辭中稱,大陸將進一步為兩岸同胞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包括對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并適時實行卡式臺胞證。紅豆集團董事長周海江亦在大會發言中表示,紅豆集團將專門設立一個總額為1億元人民幣的“連鎖品牌紅豆創業基金”,支持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這些利好訊息無疑將使臺灣青年感受到來大陸創業的興奮。
兩岸創客匯聚兩岸海峽青年論壇 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攝
臺灣青年創業協會總會副總會長王嘉年在接受我的采訪時說,海峽兩岸創業環境各有不同,在青年創業的新時代,兩岸創業者都要懂得借力使力、運用政府資源及社會資源。
“在臺灣,我們有青年創業貸款,這個貸款的認證是經過臺灣青年創業協會認證的。再如信?;?,是支持銀行放款給企業運作。而臺灣青創總會會提供輔導創業者的教師資源,還有創業競賽,讓政府、社會、媒體和創投關注創業項目,”王嘉年說。
比起內地的青年創業者,臺灣的創客更注重感覺。內地創客更熟悉商業模式,而臺灣的創客注重生活的層層面面,比如養老、社區營造、文創。
洪門臺灣青年總會副理事長杜志誠對我說,兩岸同文同種,兩岸青年在溝通方面無障礙,相比之下,內地的創業青年更為直說敢言,與臺灣青年相互聊天時會有很真實的互動。
華陽創投集團董事長王韋中說,創業分為創業和創新兩種形式。臺灣的創業家普遍比較有創新精神、有情懷,大陸的創業家普遍比較有創業精神,懂市場。臺灣很多創業者在企業精細化方面居亞洲前列,整個市場規模導致他們優化運營效果,大陸的創業者更講究的是速度、規模。
來自內地的青年菜君創始合伙人任牧接受我的訪問時,肯定了臺灣青年創業者對品牌、產品和概念的關注和精細化。
@袋洗創始人現身海峽論壇講述創業故事 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攝
“我蠻喜歡臺灣創業者的踏實,在做產品這方面做的比大陸創業者好,”任牧說。
任牧同時也表示,大陸在今年“兩會”之后,政府在創業的力度明顯加大,無論是提供園區、眾創空間、還是提供資源、資本的對接,能夠明顯看到政府在大力青年創新創業。
“同時,政府對于青年創新創業的一大鼓舞,便是對于新的領域、業態給予合法化、合理化、合規化的地位,”任牧說。
臺北花博創業園區計畫共同主持人王志仁說,在臺灣,因為發展時間早,在每一個世代,行業和企業家都有一個標桿在那里,這些人都還在,他們一輩子都奉獻給這個行業和他們的公司。
“因為這些人已經是成功人士了,資源都在他們手上。不釋放出來,相對而言年輕人能得到的很少,進到他的公司替他門打工很難能到爆發式的成長,”王志仁說?!耙虼?,臺灣的青年創業者要做的是一種“破壞”式創新,把資源爭取過來?!?
“內地改革開放30年,鼓勵創業、互聯網帶動創新的氛圍也就是過去這10多年,國內行業類別時間很多,有很大可能性,有很多被需要的解決方案還沒有被解決,但臺灣的很多東西比較成熟。這是目前兩岸創業環境最大的差異?!蓖踔救收f。
“內地要做的不是破壞,而是一個重新建立的過程,”王志仁說。
王韋中表示,不論是“破壞”還是“建立”,兩岸其實都需要資源整合,攜手創新創業將兩岸影響力發揮到全世界,在這其中很多人都有投資機會,兩岸合作勢在必行。
“可能臺灣的年輕人剛開始的時候會立足臺灣,但大陸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希望臺灣的年輕人在創業時候能夠胸懷大陸,”紫輝資本創始人鄭剛說。
伴隨著臺灣地區風險投資30年的發展,其專業人才儲備豐富,不但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而且知曉產業發展新動向,而大陸則在市場方面擁有明顯優勢,未來20年內將高速發展,大陸提出的“工業4.0”、“互聯網+”等措施都將在社會各個領域產生重大的變革。兩岸青年當前應緊跟發展潮流,以新技術、新經驗、新理念來迎風擊浪。
關于作者:胡美東,中國日報駐福建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