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二季度經濟增長數據超過預期,從這點來看,中國的經濟似乎持穩,但數據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
中國公布的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0%,而路透社預估增長為6.9%。6月份工業產出同比增長6.8%,路透社預估增長為6.0%;而上個月的零售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0.6%,路透社預估增長為10.2%。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表示,GDP數據并沒有夸大,數據的改善實屬“來之不易”。但分析師們常懷疑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官方數據的準確性。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周三在一份報告中稱“強于預期的數字將不可避免地再度引發市場對官方數據真實性的質疑”。但他補充道,“盡管實際增長幾乎肯定低于官方數據一兩個百分點,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最新數據仍體現了當前經濟企穩?!?nbsp;
這也是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中國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所持觀點。
官方數據表明“我們一直在努力”,但高路易(Kuijs)指出中國每年公布的數據通常只包括某些方面,有一些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增長本應放緩。
但他補充道,“從月度數據來看,發展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之前也已注意到增長暫時回穩,6月份工業生產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加之本周公布的高于預期的進口增長數據,“有理由相信(政府)采取的政策已開始進入到實體經濟?!?br>
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擔憂促使決策者采取行動。上月末,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利率,針對一些貸方的存款準備金率(RRR)也比預期的要寬松。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去年11月來第四次降息,因擔心今年無法實現GDP7%的經濟增長目標。2008年12月,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中國同時下調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
國家統計局也將本季度的穩增長歸因于近期的政策和措施。
“經濟發展活力得以加強”國家統計局的英文新聞稿中這樣寫道?!暗覀儽仨氁庾R到國內和外部經濟環境依然復雜,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而曲折,中國經濟穩定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br>
數據公布之后,上證綜指延續下跌勢頭,當天的交易量一度下跌3.2%,盡管一些分析師表示這一舉動與公布的數據無關。
不過,由于近期中國股市巨震,股市進入熊市,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增長。上證綜指跌幅超過24%,創52周以來的新高。
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埃文斯-普理查德表示:“證券經紀公司活動頻繁與股市泡沫直接作用于GDP服務業中的方方面面?!彼A計這樣的情況是短期的、無法持續的。
不過高路易不認為GDP會大幅下降。
“上半年金融部門的蓬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過這并不是服務業強勁表現的主導因素”他說。但如果當前的市場混亂導致金融部門營業額大幅下降,這可能會表現在GDP第三季度的數據當中,預計增幅可能會降低0.2%-0.3%。
高路易也補充說道:“問題在于其他外因比如工業的持續發展能否彌補增幅的降低?!?
譯者: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