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國總理李克強(Li Keqiang)在北京會見南非副總統西里爾·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
上周,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非洲進行了一場備受注目的訪問,就中非合作發表了誤導性的言論,給他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即美國在非洲大陸問題上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非合作伙伴。
奧巴馬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發表講話稱:“我國并非唯一將你國的發展看做成一個機遇的國家,這是一件好事?!?
奧巴馬說:“然而經濟關系并不是簡單的利用外國勞動力或者非洲的自然資源來建設國家的基礎設施。真正的經濟合作關系必須深入到各個方面,為非洲人民創造工作機會,提高生產能力?!?
奧巴馬的言論被廣泛認為是含沙射影的對中國與非洲大陸關系進行批評。但這卻暴露了美國的心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近些年來,在促進與非洲大陸全面合作方面卻遠遠落后于中國。
奧巴馬在亞的斯亞貝巴會議中心的演講中指出:基礎設施建設在與非洲建立國際合作關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現在非洲急需建設更好的公路和鐵路,更多的能源設施,以及其他基礎建設。奧巴馬發表演說的地方,位于亞的斯亞貝巴的會議中心,是由中國制造的。
中國在非洲大陸已有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先進的電信網絡,為非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機遇。
近些年來,尤其是在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論壇之后,中國和非洲在深化各領域中的互惠合作方面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與側重于向非洲需要幫助的人提供無償援助的舊模式相比,近些年來,中非相互作用變得越來越成熟,并集中于能力建設。
2013年,中非之間的雙邊貿易額第一次超過2000億美元(約合12417.6億人民幣),2012年底,中國對非洲大陸的直接投資總計達到200億美元(約合1241.76億人民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被投入到金融,加工制造,證券交易,農業以及運輸業等部門。
到目前為止,超過2000家中國企業投資了非洲50多個國家,絕大多數雇傭的非洲員工。
相反,美國與非洲之間的經濟互動卻呈現出另外一種態勢。根據美國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與非洲之間的貿易額從2002年330億美元(約合2048.9億人民幣)增長到2008年1420億美元(約合8816.5億人民幣),但是去年下降至730億美元(約合4532.4億人民幣),并且今年持續下跌。
然而,由于對中非關系的偏見根深蒂固,西方的一些國家聲稱中國對非洲的政策是“新殖民主義”和“資源外交”。對此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在非洲的講話只是顯得老調重彈。
眾所周知,西方對非洲的殖民歷時數百年,可以追溯到15世紀,至今仍然困擾著非洲的許多國家的落后與貧窮。西方列強,尤其是被地中海將西歐與非洲分開的國家,懷著舊時的心態,即非洲是他們的“后院”。
同樣的,顯然西方需要一個更加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中非相互作用的現實以及深遠影響。中國和美國對于非洲的投資和政策不是零和博弈,因為中美兩國在非洲利益共享。
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沒必要將對方視為在非洲地區的競爭對手,因為這片大陸足夠讓雙方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從而達到共贏的局面。
中西方攜手非洲人道主義救援已有先例,即去年在西非抗擊埃博拉疫情,中國和美國應共同攜手合作,來幫助非洲大陸對抗貧窮,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應對安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