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普拉斯在競選前狂妄地許下空頭支票,并選擇了備受爭議的激進分子雅尼斯·瓦魯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作為他的財政部長。英國改革派人士不應該選擇相信如此不稱職的人。圖片:路透社記者阿爾吉斯·康斯坦丁(Alkis Konstantinidis)
希臘債務危機是英國退出歐盟的理由么?三位衛報的專欄作者——歐文·瓊斯(Owen Jones),喬治·蒙博(George Monbiot)以及蘇珊·摩爾(Suzanne Moore)——認為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因希臘危機而脫歐的想法是錯誤的。他們將自己的結論建立在對希臘現狀的錯誤理解上。
英國右翼疑歐派一直渴望見到希臘終有一天被逐出歐元區。盡管他們會為希臘人民的困境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但是他們的真實目的是利用希臘債務危機加速推進英國國內政治議程:英國退出歐盟。
這種現象是左翼疑歐主義高漲的表現。它的出現是基于對希臘在以德國為首的其他歐元區國家的脅迫下不得不同意實施緊縮政策的認識。改革派人士不加分辨的輕信了希臘極左聯盟領導下的政府做出的虛假宣傳:他們宣稱歐盟是一個無情踐踏人民民主意愿的組織,因為這個組織孤注一擲地推行一種幾近崩潰的新自由經濟形態。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將會產生許多嚴重后果。它將逐漸削弱左翼人員對英國保持歐盟成員國身份的支持??紤]到保守黨也在此問題上產生意見分歧,英國民眾有極大的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公投上投出反對票。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對發起這個投票不甚在意,他樂觀地認為他可以依靠工黨的支持穩穩地拿到贊成票。但如果最后結果顯示民眾支持英國退歐,即使贊成歐洲一體化的改革派人士可以責怪首相在此事件上無所作為,也于事無補了。
左翼人員對希臘的描述有許多可取之處。譬如,歐元的設計理念不良,有引起通貨緊縮的傾向。再譬如,希臘當初不應該加入歐元區,因為他的經濟并不適合在單一貨幣政策的嚴格約束下生存。
一旦危機來襲,應該允許雅典暫時拖欠債務(當時許多債務還是由外資銀行持有)而不是從其他歐元區國家借更多的錢。歐元區也不應該要求希臘實施如此削弱自身實力,自掘墳墓的緊縮政策。
但左翼的敘述中也有許多不可取之處。他們并沒有提到在債權人強制推行緊縮政策之前,希臘本身已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問題:猖獗的逃稅行為,盛行的提前退休潮,龐冗的公共部門和被特殊利益瓜分的私營部門。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后,希臘才能重現振作起來。把必需的改革列為新自由主義也無濟于事,人民逃稅,50歲不到就退休,何談進步,何談變革?
左翼的敘述中還忽視了債權人的“嚴愛政策”在其他四個國家: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和塞浦路斯奏效的事實。雖然不能盡如人意,但這些國家的經濟都呈增長態勢。直到一年前上一屆保守政權停止實施救助計劃之前,希臘的經濟也曾保持增長。在阿萊克斯?齊普拉斯(AlexisTsipras)掌權6個月后,希臘經濟從緩慢下滑墜入了全面衰退的深淵。
希臘極左聯盟當然會把衰退的責任推到債權人身上,他們爭辯道債權人蓄意實施了遏制希臘經濟發展的政策,以逼迫希臘政府聽從他們的擺布。但是,即使歐元區其他國家扮演的不是至善天使的角色,最大的罪責也該落到總理身上。
齊普拉斯在競選前狂妄地許下空頭支票;選擇了備受爭議的激進分子雅尼斯·瓦魯法克(Yanis Varoufakis)作為他的財政部長;他還沒能拿出任何可靠的方案與債權人達成最后協議或是準備好合適的后備方案以防他的前一個方案沒有成效。不管英國的改革派人士怎樣同情希臘人民,他們都不應該選擇相信如此不稱職的政府。
但是歐元區尤其是德國真的踐踏了希臘人民自由表達民主意愿的權利么?沒有任何民主理論規定一個國家的政客必須遵循另一個國家人民的意愿。德國領導人是由德國人民選舉,代表德國人民的愿望,并不需要聽從希臘人民。假若卡梅倫開始遵從波蘭人民而不是英國人民的意愿行事,英國人民也會怒不可遏。
誠然,國家間應該互相幫助—特別是共用同一種貨幣的親密盟友。但是說歐元區一點都不團結就不正確了。盡管許多援助款項都用以救助外資銀行,但另外一大部分有用來救助希臘銀行的,也有用來填補希臘預算赤字的。此外,債權人已經給予希臘部分債務減免的優惠:如降低利率,放寬還款期限。
歐元區國家的確沒有盡全力幫助希臘。但是這究竟跟英國保持歐盟成員國身份有什么關系呢?英國并未加入歐元區,就算英國退出了歐盟,也一點都幫不到希臘。
英國如果一意孤行,只能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英國將只能將就從二手渠道進入歐洲市場,而在這一個市場的份額就占到他們貿易總份額的一半。同時這樣做也會減弱英國解決一系列跨國問題—如全球變暖,有組織犯罪,恐怖主義和的俄羅斯軍國主義——的能力。如此看來,這樣對英國沒什么益處,對希臘其實也沒有什么好處。
作者:雨果·迪克森(Hugo Dixon)系英國衛報的評論員。
譯者:mickymelod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