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康國平  >>  正文
    康國平:敢不敢給《三體》潑冷水?
    康國平
    2015年08月24日

    《三體》獲得雨果獎。新聞的認定,“中國作家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边@和中國人百米跑入9.9秒并入了決賽一樣,容易讓人激動。這是大事情,我的朋友圈瞬間被刷屏了。要恭喜。但我對這種似乎比諾獎更受人推崇的獎,了解不多。相信鼓與呼的大多數,更加不了解。但不影響大家,都高興。但也有人潑冷水。我自己在朋友圈寫了幾句,有些給大家降溫的意思。

     

    對《三體》的追捧是各取所需,它不過作為了某種材料或介質。比如在朋友圈,它可以成為是否屏蔽朋友的依據。你說三體是文科生寫的科幻,理科生寫的文筆,那我立即取關你。你說三體是大國科幻事關五毛,我立即取關。你不懂降維不懂森林那我在公司內部就不提拔你。這不過是個人智識在公共行事上的表現而已,和三體是本什么書無關。

     

    和雨果獎也無關。雨果獎不過將這本書的介質作用加強了而已。我們需要這樣的介質。比如地震、爆炸,沉船,甚至律師被抓。能讓撕裂的人打起來的機會本來就不多。

     

    看不看三體,叫好不叫好,有無深入思考,這樣的撕裂對喊以及由此引發的智力優越感等等,和養不養狗吃不吃狗肉引發的網絡持續十年二十年的沖突口水并無區別?!澳阍趺茨懿幌矚g狗呢?”“你怎么能沒人性到吃狗肉呢?”,呵呵,你怎能不看三體呢?

     

    我只是說叫好不叫好,是很個體的事情,無需大家都伸大拇指點贊,何況還有很多人根本就沒讀過這本書或者就不想讀這類型的書。但說完上面三句,就有人說,老康,你不能就你一個清醒啊。這批評判斷下得武斷,我這三句話里,也沒有自己清醒的意思。這跟網上現在事關《三體》討論,總會來一句:你行你上是一脈相承的。還潑不得冷水了。

     

    我朋友圈倒是有四位同志相對來說是潑了冷水,我未經他們許可,轉來給我打氣。呵呵。

     

    紀中展:清早在衛生間洗漱,太太提起了因雨果獎又大火的《三體》,搞不懂它和互聯網,或者說和你們這群互聯網人有什么緊密關系,搞得你們似乎集體上臺領獎般的興奮。

    在今天,《三體》已經《大話西游》化,如《紅樓夢》每個人都讀出不同,相信大劉也和周星馳一樣很驚詫這群人怎么了?想想道理也很簡單,每十年這群人都要找個精神寄托。

     

    王冠雄: 感覺莫言得諾貝爾獎大家都沒這么興奮——互聯網小眾的趣味和大眾有很大距離。被劉慈欣獲雨果獎刷屏。就思想性而言,三體是一部很不錯的科幻小說。但非得拔高到前無古人,就得說你們真心裝逼了。文風和人物刻畫,沒超出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黃金時代太多,還完爆凡爾納、阿西莫夫?別被吹捧降維的互聯網大佬戴歪了,六經注我嘛。對你國,獨立思考永遠稀缺而珍貴。

     

    朱學東:三體之盛名,不止今日。慚愧,我從未翻過一頁。如此奧拓,美女主播說,不知三體,怎敢夸口翻書黨!俺,俺竟還自組翻書黨自矜翻書黨黨魁。。。#翻書黨#,最后朱兄補了一句:我有病才看三體呢。

     

    醒客:我不知道雨果獎到底是否權威,但雨果獎的機制顯然漏洞大到可以鉆過大象,一個純粹看投票的獎項意味著什么還用說么?《三體》是地地道道的三無科幻,無科學基礎,無文學想象,無暢快悅讀的作品,文理分科之后文科生缺乏科學素養、理科生缺乏文學鑒賞,于是三體流行,黑暗森林、降維攻擊等處了陰謀論就是雞湯咒,還被許多互聯網創業者奉為指南,這不比《貨幣戰爭》成為財經小說鬧的笑話小吧。

     

    當然,也有人表達了對三體的推崇,并拿出了“證據”,比如中國日報網雙語新聞@愛新聞iNews-翻吧 就專門給我轉了他們翻譯的一篇文章:紐約客在2月刊發了對《三體》的一篇書評。文章的標題是 《劉慈欣:中國的亞瑟?克拉克 》,可見對大劉的推崇,評價之高也可見一斑。如果對紐約客的文章感興趣,可以看下面原文鏈接。http://weibo.com/p/1001603879292353524129

    【責任編輯:管理員】
    IT評論人,移動互聯網觀察。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