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世界絕大多數曾經飽受法西斯壓迫、奴役乃至殘暴殖民統治的國家與地區,無不以各種形式和方式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然而曾經制造歷史性災難,給世界不少地方民眾帶來苦難,尤其是曾對中國造成民族悲難的日本,其當下的主政者--安倍政權,卻冒天下之大不韙,逆歷史之大潮而動,不但不深切反省歷史錯誤,反而做出系列挑釁行為與舉動,頻頻挑戰人類良知底線。
日前,針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計劃出席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相關活動一事,安倍政權以潘基文違反所謂"中立性"為由,向聯合國表示"關切"并提出"強烈不滿"。從這一事件來看,安倍政權顯然試圖想用錯亂的歷史邏輯,來達到混淆視聽,誤導外界認知的目的。安倍政權聲稱,"聯合國秘書長出席此次聚焦過去的紀念活動不合適",日本國內分析人士甚至指出,中國政府舉辦抗戰紀念活動可能意在牽制日本,并展示軍力提升,而在安倍政權看來,潘基文在態度上所謂"過于偏向中國"。對于安倍政權這一無端指責,潘基文反駁表示,全世界都在紀念"二戰"這個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悲劇結束70周年,主要是吸取歷史教訓創造光明未來,他本人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參加中國舉辦的紀念活動是應有之義。
潘基文的回應明示了日本當局的舉動與國際社會的步調與認知嚴重相左,無疑戳中了安倍政權的軟肋。細察安倍政權的舉止可以發現,他們不但昧于歷史事實與基本良知,不首先反省日本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給中國民眾帶來的巨大災難,反而進行政治操作,企圖將中國反日本軍國主義抗戰,這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組成部分的反侵略反奴役斗爭,限縮為中日兩國的"矛盾",并力爭將中國在歷史性時刻舉辦相關紀念活動,污名為是所謂"炫耀武力"以及意欲達到特定的戰略目的。然而,盡管安倍政權頻頻使出"烏賊戰術",卻反倒被己方的系列舉動各個擊破。
前不久,安倍發表戰后70周年談話,對于當年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并未直接進行正面"反省"與"道歉",而是用迂回的方式來替代,甚至聲稱戰后出生的日本人不應背負所謂"謝罪的宿命",云云。安倍對當年日本犯下的錯誤進行反省的誠意顯然相當不足,這種應付式的"道歉"讓外界感受不到安倍政權的任何"善意",反而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日本政府對歷史,對區域及世界和平沒有責任擔當的感官。不僅如此,安倍政權還頻頻挑釁曾被日本侵略的國家,尤其是與其一衣帶水的中國。近日,安倍政權將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式下水的準航母命名為"加賀"號,而"加賀"號曾經充當日本侵華戰爭的海軍主力,安倍政權在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年周年之際,沿用這樣的名稱,無法讓外界不去懷疑他們的動機,顯然是刻意將矛頭指向了中國,是對被日本軍國主義殘暴奪取生命的中國民眾的大不敬,十分不顧及當下廣大中國民眾的心理感受。更有甚者,在訴諸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當下,安倍政權卻一意孤行,執意倒行逆施,連日本民眾的顧慮也不管不顧。在日本民眾強烈反彈,掀起示威聲浪之下,安倍政權還是在日本眾議院強行通過,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核心內容,被外界稱為"戰爭法"的"安保法",安倍政權政治動機躍然紙上,昭然若揭。
中國古文《孟子·盡心》有云:"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說,人不用學就具備的能力,就是本能,而不用思考便可以理解的事情,是人本身的意識。由文察人,我們卻發現,日本的安倍及其政權卻連起碼的"本身意識"都要刻意扭曲,連基本的國際常識都要違背。這已經不是"恬不知恥"所能概括,而是軍國主義幽靈附體的表征,是安倍扭曲人格傾向的折射,更是安倍擺出要以基本"良知"為敵架勢的展現。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