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深重的災難,往往都是以歷史的巨大進步與社會的超長發展為補償。早在1994年,著名歷史學家劉大年曾對中國對日抗戰偉大勝利的意義作了精辟的總結,認為“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抗戰是中國復興的樞紐,抗戰勝利準備了新中國與舊中國的決戰,加速了新中國走近社會主義?!?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和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式,讓我們共同銘記了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不忘過去、愛好和平、永不稱霸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鏗鏘決心。
中國為共同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边@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維護人類和平事業作出了不朽的功績,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完全勝利鑄就了永遠的豐碑。這種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主要體現在:一是中國是最早抵抗法西斯入侵的國家,也是是堅持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國家?!霸谀菆鰬K烈的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绷暯娇倳浀倪@段話深刻指出了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從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到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整整持續14年的抗日戰爭,付出了超過3500萬人員傷亡的巨大代價,蒙受了慘重犧牲,由此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中國人民在這次戰爭中是首先站起來同侵略者戰斗的”,高度贊揚了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先行者作用,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二是中國對日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支柱,對二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舉足輕重影響。許多中外學者最新的研究認為,中國戰場之所以被譽為“東方主戰場”,還因為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顯示出重要的戰略價值。正是中國的長期抗戰成為日本擴張道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時任蘇聯駐華軍事總顧問崔可夫說,“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日本也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之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無可爭辯的事實”。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因戰爭準備不足,曾節節后退,中國的持久抗戰大大減殺了日本對美英作戰的能量,美國才有時間穩住陣腳。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戰爭進程就會是另外一種狀況,大批日軍就會轉而用于其他方面,日軍可以毫不費力地打下澳洲、印度,一直沖到中東?!闭侵袊箲鸫_保了同盟國“先歐后亞”戰略的實施,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就顯得彌足珍貴;三是中國率先倡導和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共同戰勝法西斯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熬乓话恕笔伦兒?,中國就認識到,日本的侵略不僅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且危及其他各國的利益。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后,中國明確宣布抗戰外交的目標是:“聯合世界同情于我之國家及民族,為世界和平與正義共同奮斗”,大力呼吁國際社會拋棄幻想,主張“中、英、美、法、蘇建立太平洋聯合戰線,否則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危險”,為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創造了積極的條件。1941年12月7日,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當天,中國迅即決定,加快尋求與美、英、蘇等國結盟,一致對德、日、意法西斯宣戰。中國的建議得到響應,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國家發表《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終于正式建立,中國不僅首先倡導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而且為此艱辛努力、不懈奮斗,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創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同時中國當時還是亞洲國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中心,是代表弱小民族利益的旗幟,對構建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所作出了不懈努力。今天,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必將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作為聯合國的發起國,大力倡導國家和民族平等、獨立、解放的理念,使其成為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
崇尚英雄、呼喚偉大抗戰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比嗣癯缟凶约旱挠⑿?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我們要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我們就一定能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奮精神的力量,戮力同心為民族復興而奮斗,創造中華民族的新輝煌。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系列活動中,有三個讓人們難忘的壯觀震撼場面:一是天安門廣場上,抗戰老兵、英烈子女、抗戰支前模范的乘車方隊在摩托車護衛下最先接受祖國和人民的崇高敬禮,贏得了舉國上下一致的崇敬和贊譽;二是在閱兵式的前一天,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頒發儀式,習近平總書記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授章向他們表示崇高敬意并發表重要講話;三是在天安門廣場閱兵式的受閱部隊中,有人們耳熟能祥的“狼牙山五壯士”、“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百團大戰“白刃格斗英雄連”等10個輝煌戰功的英雄部隊,其威武的雄姿、整齊的步伐和鏗鏘的誓言給人們以激勵和鼓舞。
每個國家都需要自己的杰出英雄,不同時期有著自己國家的英雄代表。在抗戰時期,也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千千萬萬抗戰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喚起了萬眾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覺醒。如以樹皮棉花果腹的楊靖宇面對日寇的勸降,凜然回答:“不必多說,開槍吧”。張自忠直至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舊是“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固守陣地“沒有命令,死也不退”。新四軍“劉老莊連”82名官兵血戰到底,全部壯烈殉國……可以說,英雄的事跡永載史冊,英雄的浩然正氣光照千秋。偉大的英雄來自于人民,偉大的人民哺育了英雄。十四年的抗戰,多少母親送兒上戰場,多少百姓毀家紓難御敵寇,正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陷敵于滅頂之災,正是是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以血肉之軀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譜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篇章?!盁o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在這十四年的抗戰戰場上我們可以看到有兩種精神在較量:一種是日本人的“不成功變成仁”的武士道精神,一種是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長征精神,看看究竟誰更頑強,誰壓倒誰。正是當年,無數抗戰英雄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也正是在同侵略者殊死搏斗的血火淬煉中,抗戰精神百煉成鋼,讓人們看到了抗戰精神的無窮力量,激勵著中國人民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進入新世紀的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和實現中華復興的征途中,同樣需要英雄,需要新時代的英雄精神。今天,我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弘揚英雄鑄就的抗戰精神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為的是傳承英雄身上展現的偉大精神,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守衛和平、開創未來,實現無數先賢英烈振興中華的未竟夙愿。
中國是世界和平的捍衛者、建設者和貢獻者
中國在為紀念日本戰敗70周年而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中,最受矚目的是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式,共有1.2萬名軍人參與,展示中國國產的彈道導彈、坦克、裝甲車和戰機等最新裝備,這在其他國家都不罕見,這不過是證明軍隊具有備戰能力而已,而且閱兵中展示先進武器裝備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并已成一種慣例。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西方媒體卻頻繁炒作“中國舉辦大規??箲饎倮o念活動和閱兵儀式是在‘秀肌肉’”。特別是歐美和亞太地區的國家擔心中國崛起,質疑中國的誠意,許多國家的元首并未應邀出席閱兵式,不是缺席就是派遣較低級別官員出席。
這些西方媒體習慣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習慣把中國樹為西方國家的“假想敵”,習慣無中生有挑起事端,這樣的拙劣表演蒙蔽不了廣大愛好和平的國際正義之士。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在“秀肌肉”,不能單看其展示什么裝備,更重要的是看其政策取向。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追求的是和平發展,中國力量是和平的力量。這次閱兵集中展示國產新型武器裝備,體現了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水平,是開放透明、和平友好的體現,傳遞的是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正能量。2015年9月3日這一天是中國為了向日本侵華14年間犧牲的無數烈士和在戰爭中傷亡的3500萬同胞致敬,戰爭的經歷更加引發人們對和平的渴求、以及避免歷史重演的決心。正如習近平所說,“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長久以來,中國都證明了它在應對區域及全球事務方面是個負責任的國家,其軍備發展只是為了加強防衛,多年來中國也積極參與全球維和行動。但中國在70年前歷盡苦難后卻了解到,和平并非理所當然:國家軍隊必須有高度備戰能力,才能保證達致和平穩定,正因如此,解放軍會“忠實履行保衛祖國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職責”,并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同時也是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以實際行動兌現維護和平的承諾,將讓國際社會看到大閱兵的和平主題。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是在閱兵前的致辭中,向世界宣布將裁軍30萬,并承諾中國將和平發展并致力推動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以提升戰略執行能力和面對戰爭威脅時的快速應變能力。今天,我們紀念抗戰是為了反對戰爭、制止戰爭,不忘過去是為了珍視和平、維護和平,這正是舉行“9·3”紀念活動的最大現實意義所在。中國從戰爭受害國立場反思戰爭,并從自身經歷中獲得啟迪,選擇了一條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也用實踐告訴全世界,只有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才可以使國家強盛,這是中國為國際和平貢獻出的“中國智慧”,也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承諾。今年不僅中國要舉行隆重紀念活動,經中國等國的倡議,第69屆聯合國大會年初就通過關于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牢記創立聯合國歷史條件的決議。所有的紀念活動只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和平——通過紀念,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所以說,這場70周年紀念是世界性的,也是歷史性的,必將得到所有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抗戰偉大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绷暯娇倳浀闹v話道出了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屈辱走向富強的力量所在,鼓舞起億萬人民沿著英雄足跡前進、實現中國夢的必勝信心,主要體現在:一是民族自強是民族復興的內在要求。古代中國文明燦爛輝煌,長期領先于世界,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積貧積弱,國家四分五裂,人民顛沛流離,飽受列強欺凌。日本之所以敢于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并企圖在短時間內達到吞并整個中國的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近代以來的落伍,在于當時中日之間國力的差距。中國人民在一次次抗爭中深刻認識到,民族自強是民族復興的內在要求,只有不斷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才能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二是民族復興必須有偉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比祟愇拿魇犯嬖V我們,民族凝聚力、民族意識、民族精神,是民族復興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中華民族危亡的時刻,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谷諔馉巹倮鰪娏嗣褡迥哿?,強化了民族意識,振奮了民族精神,為民族復興準備了精神力量;三是民族復興必須具有相應的國際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從中深刻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有為才有位,有位方可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從此開始,中國“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蘇4國領銜,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與國民政府代表共同組成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討論并簽署了《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是中國大國地位確立的重要標志,由此邁開了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步;四是民族復興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成為愛國民主人士和廣大群眾人心所向的“圣地”,在抗日根據地局部執政的實踐,也為執掌全國政權積累了經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社會各階層對于中國共產黨的認同與擁護,提出的抗戰勝利后的中國社會發展道路,即經過新民主主義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從而避免了中國資本主義的前途,為實現民族復興找到了正確道路,彰顯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雄才偉略、高超智慧與宏大胸懷。同時,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的奮斗、創造,中國共產黨塑造了良好的政黨形象,向全國人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魅力和中國的未來。許多包括美國記者在內的西方記者、大后方報紙記者、民主人士等訪問延安之后,都不約而同地把新中國的希望、把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寄托在延安、寄托在中國共產黨身上??谷諔馉幨侵腥A民族歷史發展的轉折,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轉折。從此,在國共兩黨的較量和博弈中,中國共產黨逐漸贏得了主動、贏得了民心,并最終贏得了政權。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兒女的夢想,經歷抗戰勝利后70年發展,中華民族日漸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今天,中華兒女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抗戰精神,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貢獻。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