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聯合國70周年——開啟新的征程
    陳新光
    2015年10月01日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該組織是根據《凡爾賽和約》于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和安全",由于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國際聯盟隨后停止了其一切活動。1942年1月1日,26個反對軸心國的同盟國家代表在華盛頓會面,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以表示對《大西洋憲章》的贊成,在這份文件中第一次正式采用了美國時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提出的"聯合國"設想。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簽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志著聯合國正式成立,現共有193個成員國。與二戰剛結束、聯合國成立之初相比較,70年來國際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作為最具影響力和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自成立以來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和解決全球性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格局的變化成為聯合國改革進程的新起點,也開啟了歷史新征程。

    一、聯合國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發明

    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承載著各國人民對和平與發展的殷切期望。聯合國的成立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的一座里程碑。70年來,聯合國作為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依靠和平與安全、發展、人權三大支柱,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70年后的今天,可以說《聯合國憲章》沒有過時。國際社會不僅應當重溫《憲章》精神,還應當結合當今時代潮流和實際需要,不斷豐富了《憲章》的內涵,也賦予其新的生機與活力。

    2015年聯合國成立70周年,這是聯合國史上的盛事,有15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在聯合國總部的峰會。全球領導人會聚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歡慶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他們將慶賀的不僅是聯合國20世紀最重大的政治發明,同樣也代表著全世界人民最美好的希冀,更為重要的在成立70周年之際,聯合國一方面在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制定雄心勃勃的未來計劃,在國際事務治理中促進大國協調立場,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進一步增強其作為國際合作平臺的作用。

    9月25日,全球領導人在聯合國總部開會通過了雄心勃勃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新計劃目標將接棒2000年至2015年期間實施的8項"千年發展目標",也是本次峰會的最重要成果。這份題為《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計劃,為期15年,每年將耗資數萬億美元,不僅概括性地列舉了17個目標,還制定了169個具體行動目標,包括確保所有人過上"健康的生活",接受高質量的教育,用上潔凈水、衛生設備及可靠的現代能源,并讓城市變得安全,降低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的貧富不均,促進經濟增長和良治。該計劃還包括消除極度貧困、實現全民教育和醫療、提高女性地位、減少不平等和應對氣候變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贊"這項計劃反映了全世界所有人對有尊嚴、和平且安全地生活在一個健康的地球上的憧憬"。

    這份新計劃可謂雄心勃勃:它將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時展開,也制定了如實現良好治國方式一類的政治敏感目標。法國反饑餓和支持發展天主教委員會倡宣部主任卡羅琳多雷米-梅熱認為:"與千年發展目標不同,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普遍實施,要求所有國家必須參與并思考如何實現。其次,該計劃包括環境問題和可持續問題。以"可持續發展"為該計劃命名有力地證明,如今再也無法將發展與環境、氣候和自然資源分開。所以我們面臨著氣候變化的挑戰,從更加整體的角度看,面臨的挑戰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地球。 一項旨在解決全球重大問題的雄心勃勃的15年計劃,從徹底消除貧困、保護地球到降低貧富差距。"現在可以說到了艱難的階段:需要籌集支持與資金來實現這些目標并改變世界。 專家人士認為該計劃每年將耗資3.5萬億到5萬億美元,甚至可能更多。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幕式上致辭所說,這些行動目標"是給人們和全世界列出的待辦事項,是成功的藍圖"。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杰弗里·薩克斯認為:"聯合國或許是20世紀最重大的政治發明,但它同樣代表著全球最美好的希冀。然而,聯合國需要升級。聯合國在和平、貧困和環境合作方面所獲成果的確是不可估量。如果我們要用貨幣來衡量,那么該組織每年創造的價值大概有數萬億美元之多。該組織積累的成果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聯合國的偉大歷史作用

    聯合國成立70年來,努力適應國際社會發展的需求,活動領域與范圍不斷擴大,70年的風雨洗禮鑄就了不可替代的聯合國。今天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早就被國際社會認可,70年來,聯合國經歷了成功與挫折,卻從未放棄其宗旨和原則,其主要歷史作用簡要概括為:

    (一)聯合國的70年是世界相對和平的70年

    維護世界和平,避免戰爭是聯合國的首要職責。70年來,盡管戰爭的威脅不斷、存在許多戰爭的熱點甚至是一觸即發,但在世界各國的努力下新的世界大戰最終得以避免,不少局部沖突得到控制,可以說聯合國功不可沒。70年來,安理會先后通過了2200多項決議,努力定分止爭,勸和促談。從1949年的停戰監督組織到2013年的中非特派團,69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對實踐集體安全理念作出了突出貢獻。藍盔即聯合國維和部隊已成為聯合國的象征,更是和平的希望。

    (二)聯合國的70年是全球快速發展的70年

    推動和平與共同發展是聯合國的神圣使命。聯合國發展綱領喚起了全世界對發展問題的重視。聯合國實施的千年發展8項目標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同1990年相比,全球極端貧困人口減少5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52%,孕產婦死亡率下降45%,這是舉世公認和令人驕傲的成就。2015年9月通過的《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計劃,確立的17項目標更具勇氣,更加鼓舞人心。

    (三)聯合國的70年是全球合作不斷加強的70年

    促進國際間的合作是聯合國的重要宗旨。主權平等、和平解決爭端、不干涉內政等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構成了當代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更是當今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在和平、發展、人權三大支柱領域深化合作的前提和保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新老歷史問題相互交織,各種挑戰層出不窮,更需要國際社會在聯合國的協調下,共迎挑戰,共享機遇,共創未來。

    此外,70年的風雨洗禮同樣也鑄就了不可替代的聯合國,現已成為國際治理的重要平臺。主要體現在:一是國際治理的合作平臺。70年來,聯合國一直是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達成了許多歷史性的國際合作,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在聯合國的合作平臺上,主權國家、政府間國際組織和民間社會都積極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作用;二是國際治理的行為主體。聯合國作為國際治理的主體直接參與各項治理行動。例如,在人道主義救援領域,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執行著非常繁重的救援任務,從戰爭沖突到自然災害的現場,從救助難民到應對傳染病的一線,他們與一些非政府組織合作,為救助急需幫助的弱勢群體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援助。今天的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已是國際人道主義救援領域的主力軍;三是國際治理的合作平臺又是行為主體。在安全領域,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是各國展開安全合作的重要場所,尤其是安理會,幾乎所有關系國際安全的重大問題都會在安理會討論,重要的決策也由安理會及其常任理事國作出。特別是對于一些小國來說,聯合國大會是其難得的舞臺。在安全領域,聯合國不僅為各會員國特別是安理會成員國提供了商討安全問題的合作平臺,而且是落實安理會決議的重要行為主體。如今聯合國直接組織和指揮進行的維和行動,已是國際社會維護和平與安全不可或缺的力量。

    三、中國對聯合國的偉大歷史貢獻

    中國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顧維鈞、董必武等人用中國的毛筆揮就了永恒的中國印記和歷史的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由于歷史原因,曾一度被擋在聯合國大門之外,但中國人民的"聯合國夢"不曾熄滅,許多國家主持正義的努力從未停止。歷史記住1971年10月25日這一天,聯合國大會在歡呼和掌聲中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這是一份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共同提交的決議草案,76國在表決中投了贊成票,中國人民對此永遠銘記。這一天,聯合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中國同聯合國合作也開啟了新的篇章。

    新中國成立后,歷代中國領導人高度重視聯合國地位和作用,親切關懷和參與中國和聯合國的合作。1971年,毛澤東主席感嘆道,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他當機立斷,決定接受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的邀請,直接點名派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率代表團參加聯合國大會,從此開始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嶄新歷程。1974年,又是毛澤東主席點名派鄧小平副總理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成為首位登上聯合國講壇的中國領導人。他在會上詳細闡述了"三個世界"理論,并莊嚴聲明,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屬于第三世界,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自己也決不搞霸權主義。

    1995年和2000年,江澤民主席兩次到訪聯合國總部,分別出席聯合國成立50年特別紀念會議和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他積極倡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呼吁各國共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2005年,胡錦濤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提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理念,并對加強聯合國作用、推動聯合國改革、促進國際發展合作等重大問題提出了具體主張。20015年9月26日,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首次登上聯合國最高講壇,發表重要演講,再次向世界承諾,中國永不擴張,永遠不謀求霸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在這次峰會的演講將對未來國際關系發展進程、聯合國的未來發展和作用、全球合作方向和成果等產生重大的影響,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意義。在習近平主席演講結束后,有近三十位國家元首等在走廊外與他握手,這是聯合國發展峰會開幕一天半以來,第一次有國家元首排隊等待與另一位國家元首握手。

    在中國領導人的關心和身體力行下,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收獲了累累碩果。中國大力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站在和平與正義的一邊,站在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一邊,不斷探索和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之道。近年來,在敘利亞、南蘇丹、中東和平進程等問題上,中國提出積極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發揮中國作用。2014年,中國在北京主辦阿富汗問題伊斯坦布爾進程部長級會議,凝聚了國際社會支持阿富汗穩定與發展的力量。2015年,中國與其他常任理事國積極參與伊朗核問題談判,為達成全面協議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不斷擴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自1989年以來,中國派出3萬余人次參加了29項聯合國維和行動,18人獻出了寶貴生命。1990年,中國工兵部隊在柬埔寨首次亮相維和行動。2000年,中國首次向東帝汶派出維和民事警察。2005年,中國首次派出成建制警察分隊參加在海地的維和行動。2015年,中國維和步兵營首次走出國門,在南蘇丹進行部署。就在此時此刻,3100多名中國維和人員正在世界各地為和平職守。中國大力促進國際發展合作。我們首先在落實減貧等領域率先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的要求,在國際社會中發揮了切實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下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人道救援、減災備災等問題的討論與合作,成為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不可或缺的參與方。長期以來,中國已共向166個國家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支援發展中國家發展。2015年在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的戰斗中,中國派出大批醫療人員與當地民眾共同奮斗、日夜相伴,生動地踐行了聯合國的崇高理念。

    中國堅定維護國際法治。中國參加了聯合國憲章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提出了根據正義和國際法原則解決國際爭端、促進教育文化事業等建議,并在憲章中得以體現。中國也是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遵守者。我們廣泛參加并認真履行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公約,已加入400多項多邊條約,參與了幾乎所有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國也是外空、網絡安全等"新疆域"規則制定的積極倡導者。

    在迎來聯合國70周年之際,中國同聯合國的關系將迎來新的起點,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貢獻實現了新的飛躍。習近平主席許諾中國將設立一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拿出20億美元的初始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中國將繼續增加對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2030年達到120億美元。中國還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與發展中國家,截止2015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習近平主席說,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秉持"義利相間,以義為先"的原則,同各國一道為實現2015年后發展議程做出努力。習近平主席宣布,未來5年中國將向發展中國家提供"6個100"項目支持,包括100個減貧項目,100個農業合作項目,100個促貿援助項目,100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100所醫院和診所,100所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未來5年,中國將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2萬個來華培訓和15萬個獎學金名額,為發展中國家培養50萬名職業技術人員。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2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將設立國際發展支持中心,同各國一道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9月27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全球婦女峰會的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講話,就促進全球婦女事業、加強國際合作闡述中國主張。習近平主席就切實落實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實現2015年后發展議程婦女領域目標做出政治承諾,提供資金支持,宣布中國將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外,今后5年內,中國將幫助發展中國家實施100個"婦幼健康工程"和100個"快樂校園工程",邀請3萬名發展中國家婦女來華參加培訓,并在當地培訓10萬名女性職業技術人員。在9月28日的聯合國維和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參加維和行動已經25年,成為維和行動主要出兵國和出資國。為支持改進和加強維和行動,中國將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決定為此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并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中國將積極考慮應聯合國要求,派更多工程、運輸、醫療人員參與維和行動。今后5年,中國將為各國培訓2000名維和人員,開展10個掃雷援助項目。今后5年,中國將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備軍和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中國將向聯合國在非洲的維和行動部署首支直升機分隊。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部分資金將用于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

    當今世界是一個變革的世界,是一個新機遇新挑戰層出不窮的世界,是一個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經歷深度調整的世界。同時,我們依然面臨諸多新挑戰、新難題。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未消除,貧困等全球性問題仍未解決,地區熱點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上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依然有很長路要走。在此背景下,引導全球發展與變革聯合國任重而道遠,國際社會對聯合國的期待不斷上升,聯合國肩負的責任也更加艱巨。目前,新興大國正在崛起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新興大國多變主義的發展理念體現出對聯合國的重視。習近平主席在此次聯合國峰會的演講和作出的承諾表明,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將繼續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始終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不斷擴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理念,堅持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和國際爭端,支持聯合國在國際反恐斗爭中發揮協調作用;中國繼續致力于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推進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落實,同各國共同努力消除貧困,縮小南北差距,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弘揚公平正義,用自己的行動支持著聯合國的改革和發展,繼續在聯合國說公道話,辦公道事,為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將同各國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