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康國平  >>  正文
    康國平:中關村的告別賣場有啥變化么?
    康國平
    2015年10月12日

    人民日報消息,11日,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發布:未來3-5年內將完成轉型,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建設全長7.2公里的“升級版創業大街”。計劃至2017年底,形成一批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集聚區。

     

    一個時代的結束!中關村大街將徹底告別電子賣場!拜拜了。

     

    新的中關村規劃圖,看起來很高大上了。實際上,也是換湯不換藥啊

    中關村規劃圖

     

    這大概是一條關于北京中關村的大新聞。中關村徹底告別大賣場。好懷念的樣子。但轉眼一想。

     

    20年過去,中關村除了堵車,還有其他什么區別么?

    以前全民創業賣硬盤賣U盤賣盜版光盤?,F在全民創業賣飯賣咖啡賣PPT。

     

    我剛來北京那會兒,還只有三環路。所以去中關村,需要倒車到西直門,或者倒車到動物園,坐好幾趟車才能過白頤路到達現在的海龍附近。那時候,白頤路中間還是高高的白楊樹,沒有拓寬,更沒什么幾車道。白頤路上我最喜歡的是北京圖書館,那是我心中的圣地。中關村也還沒什么e世界,更沒現在已倒閉好幾年的太平洋大廈。北大南門的院墻沒推倒,學院貴學院,商業還沒有。聯想還在小房子里,四通算是大公司。各家門口堆著的國外進口的打印機復印機的味道,我很喜歡聞。北四環還沒修。黃莊路口的DNA螺旋也剛設立。我去中關村,更喜歡剛起來的海淀圖書城那個區域。如今,海淀圖書城舊址,衰敗多年,有變成了創業一條街,咖啡館好多個,又人頭攢動,一片繁榮景象。當年,那里是賣計算機圖書,也是賣打口帶的天堂。我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打口帶是啥了。就是一盤國外進口原版磁帶,上面壓了個口,就賣得便宜了。說便宜,其實每次去中關村,買幾盤打口帶,也得花掉我一個月的生活費的。讀書期間和剛畢業,總是缺錢花,但寧可餓肚子,也不能餓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工作后,同事都托我去中關村給攢電腦。我在那些個電腦賣場,起碼攢過從AMD 到Intel 賽揚,xeon芯片的幾十部電腦。自己也在那里攢過好幾臺。除了攢電腦,去那里買硬盤,買光盤,買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什么的,都沒少跑。更不要說偶爾去買個鼠標鍵盤這樣的小運動量活動。

     

    剛結婚那陣子,期待著把媳婦領進中關村,讓她也感受一下電子化時代的沖擊。很可惜,去了兩次后,她再也沒跟我踏進過中關村電子賣場半步。她說去到賣場,人都透不過氣來。你們居然會喜歡這樣的爛地方。

     

    最后一次去中關村賣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去干什么。買個游戲機,或者修塊壞了的硬盤,或者幫人買蘋果手機,看數碼相機??傊?,有了京東以后,有了電商以后,有了中關村傳說中的各種訛詐之后,再過電子賣場,我只是去那里的一個康師傅牛肉面館吃個飯,或去中關村的各種飯館和朋友約個飯。對逛電子市場的耐心,也和媳婦一樣,慢慢地沒了。

     

    當然,圖書城大街繼續熱鬧起來后,和好些朋友一起去那里,喝過幾杯創業的咖啡。當然,這些年,我對創業的愛好,一點也沒了。改成創業中心后,和當年在開柜臺賣U盤賣數碼相機的賣場時代,其實沒太大變化。不是嗎?低水平的科技創新早已遠離中關村,換湯不換藥的功能改變,從根子上,改變不了我們的科技依然“缺乏創新”這個問題。

     

    祝中關村,好運。

     

     

     

     

     

    【責任編輯:管理員】
    IT評論人,移動互聯網觀察。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