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中捷友誼和雙邊關系發展
    陳新光
    2015年10月18日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國元首之中,作為唯一的歐盟國家、捷克總統澤曼令人矚目,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澤曼總統出席了閱兵式并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兩國元首的雙邊會談,這表明,中捷兩國關系已翻開新的一頁,兩國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不斷增強政治互信,密切高層往來,拓展經貿等領域務實合作,擴大人文,民間、地方等交流,開辟著雙邊關系的美好前景。

    堅持赴俄中參加反法西斯慶典

    在二戰史上,捷克是受害國,飽受德國法西斯的侵略和戰爭的創傷。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進軍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38年,英法等國與德國簽定《慕尼黑協定》,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將其西部領土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1939年3月德國以接收蘇臺德區為由,出兵將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吞并。戰前,捷克就是中歐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以優良的軍工企業著稱,捷克皮爾森的斯科達軍工聯合體是僅次于德國魯爾區的歐洲軍火生產基地。二戰爆發以后,德國開始有計劃地將魯爾區的軍工企業遷往盟軍轟炸機鞭長莫及的捷克腹地。到1941年夏天,德國1/3的坦克,1/4的卡車和40%的機槍產自捷克。蘇德戰爭爆發后,斯大林認識到捷克是德國這架戰爭機器上極其重要的一環,要想擊敗納粹必先摧毀其軍工基礎,支持捷克流亡政府,協調捷克共產黨和其它捷克抵抗組織一致對付德國,號召所有斯拉夫人盡其所能阻撓破壞德國軍事機器。捷克民眾對德國納粹有著刻骨的仇恨,工人采取消極怠工,使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1941年6月到9月間,捷克軍火企業產量平均降低18%,有些工廠甚至下降了35%。1944年,斯洛伐克人民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發動了武裝起義,1945年5月,布拉格人民也同樣發動了武裝起義,迫使德國黨衛軍投入一個師的兵力去加以鎮壓,從而加速了德國法西斯在捷克的崩潰。同樣,在中國抗戰期間,捷克有格利高爾、基什等醫生曾被共產國際派往中國救死扶傷,為戰勝日本法西斯與中國人民并肩戰斗。

    2015年3月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總統決定參加5月9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慶典時,因烏克蘭危機,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內的數位西方國家領導人已經明確表態,拒絕俄方邀請,不會參加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同時,也遭到美國駐捷克大使安德魯·夏皮羅的指責,稱捷克總統是紅場觀禮臺上的唯一歐盟國家領導人,這會太"別扭"。據報道,澤曼總統說,"無法想象,捷克駐華盛頓大使會建議美國總統該去哪兒、不該去哪兒,我不允許任何大使企圖干涉我的出訪計劃。"澤曼總統明確告訴公眾,他去俄羅斯,是因為蘇聯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的戰斗中犧牲了15萬名紅軍,捷克人應該懂得感恩。為了不激起更多矛盾,澤曼決定不參加紅場閱兵式,但他仍將赴俄參加慶典活動,并與普京總統進行了會談。捷克眾議院捷摩共議員團主席科瓦切克認為,西方國家把制裁俄羅斯與紀念二戰活動混為一談,這是盲目和錯誤的;澤曼總統捍衛了捷克的民族利益。相對于澤曼總統,已和平分裂的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則顯得比較低調,5月8日先參加了基輔參加紀念烏克蘭無名烈士的活動,隨后于9日赴俄參加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菲佐總統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反映了他面對西方與俄羅斯爭端的矛盾心態:既不想得罪歐盟和烏克蘭,又想要赴俄參加紀念活動。澤曼總統還多次強調,正是為擺脫納粹德國統治而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我們現在才不必在自己的國家講德語"。就目前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澤曼總統也與歐盟有分歧,他主張取消對俄制裁。

    在西方國家領導人集體缺席的情況下,對澤曼總統堅持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捷克大多數政黨都對此舉表示支持,認為這是總統行使國家主權的表現,與別國無關。捷克《權利報》此前做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在4000名投票者中,有75%的人支持澤曼總統去北京參加"勝利日"慶典活動。布拉格公共與外交關系學院副院長克萊伊齊說,如果當初日本在中國取得勝利,并占領西伯利亞,那么歐洲戰場的結果以及捷克民族的命運將被改寫,因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歐洲戰場和整個二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捷克總統去北京參加"勝利日"慶典活動非常合理。

    中捷兩國雙邊關系翻開新篇章

    2014年4月,捷克共和國外交部部長扎奧拉萊克訪華,兩國外交部并發表了聯合公報,雙方重申高度重視中捷關系,愿以兩國建交65周年為契機,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顧彼此核心關切基礎上,本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共和國政府于1999年和2005年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確定的原則進一步深化合作,為兩國傳統友好關系發展注入新動力。

    近一年多來,在兩國領導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習近平主席和澤曼總統曾四度會面,就中捷雙邊關系發展達成了重要共識,使中捷雙邊關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兩國互利合作也釋放出巨大的潛能,使中捷兩國雙邊關系翻開了新的篇章。中捷雙方合作意愿強烈,經濟互補性強,契合度高,作為中國應依托"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平臺,推進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澤曼總統認為,捷中關系正進入一個新階段,深化兩國互利合作是捷外交的優先方向,雙方合作富有成效,領域不斷擴大,相信隨著兩國開通直航,雙方人員往來將會大大增加,這有利于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各領域務實合作,進一步促進捷中關系發展。捷方將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愿繼續為促進中東歐國家與中國合作以及歐中關系發展作出積極努力。

    據捷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捷克GDP增長率達2.3%,是2008年歐債危機以來的最高增速,遠超整個歐盟GDP增速的1.4%和歐元區的0.9%。2015年第二季度捷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去年同期增長4.4%,遠高于歐盟1.6%的平均增長率,捷克成為歐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這意味著捷克經濟已進入復興階段。經濟學家認為,捷克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歸功于汽車產業的復蘇,實施促進出口的積極貨幣政策,以及房地產、家裝家居業等內需市場的擴大。目前捷克的通貨膨脹率較低,失業率只有4.9%,是歐洲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捷克經濟穩步復蘇,中國的因素逐漸增加。如今在捷克的商店里,幾乎一半的商品都來自中國,中國的元素已影響著捷克人的正常生活。一方面,歐元區作為捷克60%商品的出口目的地,是影響捷克經濟最大的外部因素,如中國市場需求減少,將嚴重影響歐洲經濟,同時也會影響到捷克經濟。另一方面,過去十年捷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190%,捷克越來越重視直接對中國市場的出口。2014年,捷克政府將發展對華關系作為捷克的外交優先政策,主動促進對華出口。2014年10月,總統澤曼訪華時率領捷克史上最大的企業家代表團,在訪問期間達成的一系列協議有效拓展了捷克產品進軍中國市場的機會。其中有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入股捷克J&T銀行集團合作簽約儀式,這是當天中捷企業簽約資金規模最大的合作項目,中國華信也是兩國元首見證簽約的中方企業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根據協議,中國華信將通過定增和配股認購,向J&T注資6.43億歐元,持股30%。同時,捷克政府又在布拉格舉辦中國投資論壇和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區領導人會談,拉動中國企業在捷克的投資。中國銀行還在捷克成立了首家中國銀行。四川長虹、華信集團等一批大型國有、民營企業紛紛在捷克增資、入股,以捷克為門戶,向歐盟市場進軍。目前,中國已成為捷克第4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2014年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09.8億美元,增長勢頭強勁。 "我就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這首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早已讓國人聽說這個有些遙遠又有些神秘的捷克,如今捷克已成為中國人最喜歡的歐洲旅游觀光地之一,每年中國赴捷克旅游的人數遞增10%以上,2015年9月中國海南航空公司開辟了北京飛抵布拉格的直達航班。

    2015年6月16日,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在布拉格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捷克總理索博特卡、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劉延東副總理在會見澤曼總統時表示,中捷關系正沿著互利共贏的軌道快速發展,中捷合作之樹枝繁葉茂,經貿投資、互聯互通、教育、衛生、人文、地方等各領域交流與合作都取得積極進展。中捷雙方要加強戰略對接,進一步推進各領域合作,共同做大、做實兩國合作的"蛋糕",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文化藝術交流成為兩國關系的特色和亮點

    目前,中捷關系正沿著互利共贏的軌道快速發展,中捷合作之樹枝繁葉茂,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中捷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成為中捷兩國合作交流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從地理上劃分,捷克西部的一大半是波希米亞,包括首都布拉格在內的主要城市大多在波希米亞。波希米亞的緣由是據史料記載,公元前4世紀左右,一個叫波伊的凱爾特人部落把這里稱作"波海姆",其拉丁化讀音就是"波希米亞"。幾乎捷克每個城市的歷史博物館,都展示著波西米亞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種文物和飾品,見證著波西米亞人的文明和古老。除此外,在捷克的各個城鎮還有那些古老的、又不失宏偉的城堡和教堂,如著名的有布拉格城堡等,這些歷史建筑的展示波希米亞的歷史故事和歷史文化。歐盟成立以來,從1985年的雅典開始,每年均有一至二個歐洲城市成為"歐洲文化之都"。捷克第四大城市皮爾森素以"皮爾森啤酒"和"斯柯達汽車"聞名,在這座城市建城720周年之際和比利時的蒙斯幸運地成為2015"歐洲文化之都"。"歐洲文化之都"是一個展示本地文化和豐富古典元素的絕佳機會,排滿全年的600多場戲劇、展覽、音樂會、街頭藝術等文化活動,每周七天分別以巴洛克風景、莊園、教堂、美食、繪畫、雕塑和音樂為主題,向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介紹皮爾森地區的巴洛克文化,凸顯其"歐洲文化之都"的內涵。同時"歐洲文化之都"也更讓當地民眾了解到更多的域外文化。譬如中國天津京劇院帶來的《白蛇傳》,就讓捷克人第一次近距離領略到了中國國粹--京劇的風采和獨特的文化魅力。還有"日本文化季"、新西蘭風情展、美國搖滾音樂節等各種充滿異域風情的活動,大大增加了歐洲與世界各國民眾的交流。

    捷克地處歐洲中心,這樣一個國土面積上的"小國"在中國研究方面擁有非同一般的地位,是世界著名的漢學重鎮,對中國的研究風格有獨到之處。早在19世紀捷克就誕生了中國學研究鼻祖魯道夫·德沃夏克,他譯介的《論語》和《老子》,第一次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展示在捷克讀者面前,影響深遠。時至今天,老子和孔子的著作在捷克都擁有廣大的讀者群,而真正讓捷克成為世界漢學研究一支重要力量的,就不能不提篳路藍縷推廣中國文化的捷克漢學的奠基者雅路斯拉夫·普實克。普實克生于1906年,早年修習傳統歐洲古典文學,后在德國研習漢學,并于1932至1934年間訪問中國,與魯迅、胡適、沈從文、徐志摩、鄭振鐸、冰心等文學名家建立了友誼,尤其崇拜魯迅,二人多有書信往來。1936年,普實克著手將魯迅的作品翻譯成捷克語。應普實克之邀,魯迅在逝世前3個月,帶病撰寫了《〈吶喊〉捷克譯本序言》。在序言中,魯迅寫道:"我的作品,因此能夠展開在捷克的讀者的面前,這對我實在比被譯成通行很廣的別國語言更高興。我想,我們兩國雖然民族不同,地域相隔,交通又很少,但是可以互相了解和接近的,因為我們都曾經走過苦難的道路,現在還在走--一面尋求著光明。"即使在二戰期間,捷克遭受納粹德國蹂躪,文明凋敝的彼時,普實克主持的東方學研究所卻堅持開放,繼續向學生們講授中國文化的經歷,成為他們抵抗納粹侵略的精神支柱。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就派出由茅盾、郭沫若、馬敘倫帶隊的文化代表團訪問捷克,普實克領導的捷克文化代表團則隨后于1950年回訪。在這次訪華時,普實克和其它捷克漢學家親手挑選了2.7萬多冊中國圖書(部分為中方禮物)帶回國,并在捷克社科院成立了"魯迅圖書館"。這既是捷中友誼的見證,也是普實克對他的老朋友魯迅的永久紀念。戰后,普實克在查理大學一手創辦了遠東語文與歷史系,成為首任中國與日本文學教授,并自1952年起擔任捷克社會科學院的東方研究所所長,在普實克的領導下,幾代捷克學者多有建樹,在歐洲乃至世界中國研究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今,捷克和中國的滄桑巨變,也參與并推動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向前發展。不僅米蘭·昆德拉、卡夫卡、赫拉巴爾等捷克作家在中國有著較大影響力。從上世紀50年代起,魯迅、茅盾、老舍、蕭紅等現代作家和北島、余華等諸多中國作家的作品也在捷克被陸續翻譯、出版。最近幾年,中國作家張愛玲、沈從文和莫言的作品在捷克也受到了更多關注,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2014年在捷克獲得了"卡夫卡文學獎"。2015年6月中國著名文學雜志《十月》,在布拉格建立了作家居住地,作為跨國文學創作與交流的公益性平臺。為慶祝中國與捷克建交65周年,加強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2015年8月8日至11月9日,中國在捷克布拉格城堡共同首次主辦"華夏瑰寶展",這座城堡為皇家宮邸始建于公元9世紀,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僅保留了許多雄偉建筑和歷史文物,現在仍然是捷克總統的居所。作為中國文物首次赴捷克,展出的"華夏瑰寶展"展品來自中國西安、南京和承德等地的多座博物館,共計90件(組)161件,這些展品中既有大氣古拙的商周青銅禮器、氣勢逼人的秦兵馬俑、富麗堂皇的唐三彩等出土文物,又有工藝高超、精美絕倫的皇家收藏。成立于1994年的捷克愛樂樂團享有世界聲譽,并曾多次來華訪問演出,受到熱烈歡迎,該樂團最擅長演繹的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傳統捷克所熟悉民族音樂作品。每年5月,捷克都要舉辦"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通過弘揚民族文化來立足于世界音樂之林。2013年布拉格愛樂樂團來上海大寧劇院訪問演出,2014年著名的捷克愛樂樂團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2015年5月,布拉格交響樂團參加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實現了兩地音樂節遙相致意、音樂家聯袂演出,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加強兩國的文化和藝術交流,從2011年起,捷克在中國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開展了捷克文化推廣活動,主題為"來自烏爾塔瓦河上的旋律",集中介紹捷克著名的音樂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的傳世不朽之作,重點推廣著名的"金色布拉格"、童話小鎮克魯姆洛夫"、溫泉之旅等特色旅游路線。捷克著名鋼琴家亞娜·喬赫里與伊戈爾·阿德謝夫來華演出,尤其是將改編后的中國《瑤族舞曲》被兩位藝術家以四手聯彈的形式呈現,波西米亞風格與中國元素的融合讓中國觀眾大呼過癮。捷克國寶級攝影大師、年近八旬的簡·索德克在中國舉辦攝影展,他的拍攝技巧影響了中國許多攝影愛好者。特別是捷克駐中國使館的"embassyart藝館"已成為中捷兩國文化的平臺。

    古老的中國文化與藝術對捷克人民具有極大的魅力,他們渴望了解這個神奇的東方大國。2015年的中國羊年春節,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廣場首次迎來了古老東方的"歡樂春節"民俗盛會,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四,一連五天為觀眾獻上精彩紛呈的演出。來自中國北京朝陽區的"紅半天"女子鼓樂隊、湖南"魅力湘西"藝術團等文藝團體的一系列歌舞、雜技、京劇等表演,令臺下的捷克觀眾難得一見,看得如醉如癡。"歡樂春節"已經在包括紐約、倫敦、巴黎等世界上300多個城市上演,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2015年,作為紀念中捷建交65周年,曾在中國學習和工作過的老中青20名捷克人士,以"我與中國"為主題,撰文講述他們個人的"中國故事",并以中、捷兩種文字匯集成書。這20名捷克人士,從二十幾歲的年輕學子,到九十多歲高齡的漢學家,跨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他們以真摯的感情,生動地描述了自己與中國結下的情緣。從《中國,我心靈的一部分》、《中文,我的宿命》、《我的中國情結》等題目中,讀者可一窺這些捷克朋友對中國的深深情誼。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