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強調"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可以說是為中英關系的美好未來發展定下基調,得到了在場所有議員們的認同。同時,人們對習近平主席關于"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的論述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利益共同體"的主張是習主席對全球治理格局的貢獻
當今世界,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隨著商品、資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動,無論近鄰還是遠交,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已不符合時代要求。自從2012年習近平當選總書記以來的論述,不難發現,與國際社會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利益共同體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張,他曾在多個國際國內場合,用"利益共同體"來形容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的關系。最近的一次,是在2015年10月12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他強調指出:"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把世界各國利益和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在他出訪的多個國家中,都向所在國深刻闡述"利益共同體"這一主張,表達中國與世界各國同舟并濟、合作共贏,建立兩國新型關系,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行動。
2015年9月26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國和聯合國共同舉辦的南南合作圓桌會上,他提出了"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鞏固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實現發展授權,擴大同發達國家溝通交流,構建多元伙伴關系,打造各方利益共同體",由此可見他對全球治理格局的深刻認識。近年來,中國早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和政治平衡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重要貢獻者。人們深信,習近平主席訪英的成功必將成為打造"利益共同體"的典范,在世界范圍內產生"示范效應",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理念在國際社會更加深入人心。
中英"利益共同體"的時代意義和對中歐關系的影響
習近平主席關于中英"利益共同體"的表述,體現了中英兩國關系論述中所蘊含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對于開拓新型大國關系則更具深遠意義。在以往舊式的國家同盟多是以意識形態劃分,具有較為明顯的排他性和針對性。而在當下,這種國家同盟已經過時,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日益突出?,F在中英兩國打造的是新型大國關系,謀求共同利益,不僅體現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提升和拓展,也表現在處理國際事務和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合作。中英之間利益匯合點很多,對于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的機制安排又有相似的認知,因而在多個層面具備建成"利益共同體"的有利條件。
英國的外交傳統一直秉承務實主義哲學,英國適時注意到了中國的需求,并從政治上做出姿態,促成了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到來。中英兩國找到新的合作契機,就可以在管控分歧的前提下繼續合作。習近平主席在此次訪英的講話中提到了中英關系多個"第一"來看,中英關系已是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但盡管積極評價很多,中英"利益共同體"仍無法一蹴而就,為此人們不難發現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也使用了漸進式的提法,然而通過"利益共同體"層面的磨合,中英兩國仍有機會實現向"命運共同體"的跨越。
同時,中英關系提升對中歐關系的發展也將產生積極的效應和影響,因為中國與歐盟的關系在很多層面是體現在與歐盟成員國的交往上,是通過增進與英國、法國、德國等主要國家的關系,提升與歐盟的合作。在他看來,中英關系無疑會對中歐關系產生積極效應。中國和歐洲國家在很多方面存在互補性。雙方在一些國際政治事務中既存在分歧,又有一定共識,特別是在經貿往來中互取所需。發展與中國的關系,也是歐盟對外政策的重要議題。習近平主席提出中歐建立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歐關系的重要性和戰略性。習近平主席此次訪英的成功將進一步推動中英關系的發展,并使中英關系成為推動中歐關系發展的新動力。
中英"利益共同體"給兩國人民帶來的實惠
習近平主席在英國議會發表關于中英"利益共同體"的講話,也為開啟"黃金時代"的中英關系定下基調。正如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大臣兼貿易委員會主席賈維德說,兩國合作不光是促進投資,也惠及普通百姓。此次習近平主席的訪英行程可謂精彩連連、亮點頻現。訪英至今,中英達成59項協議共識,其中包括政府間和非商業協議13項、商業協議28項,貿易投資協議總額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在如此規模的大單刺激下,中英雙方許多行業都將從中受益。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有十大行業將受益最大,更多還是為自己國家的百姓謀福利。就以中英關系來說,英國首相卡梅倫2013年訪華至今,過去三年兩國關系的發展已經給英國的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這次習近平主席的訪問被認為將開啟中英關系"黃金時代",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友好,更會帶來惠及普通人的紅利。
一、兩國百姓已從中英關系發展中得到四大實惠
中英關系穩定發展,不僅為中國和平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也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一是赴英留學機會更多,在中國也能體驗英式教育。目前中國在英各類留學人員總數已經超過15萬人。中國未來5年還將派遣1萬名公派留學人員赴英學習,并將逐年增加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名額?,F在由中英雙方合作大學已在我國落地。2004年了寧波諾丁漢大學、2006年創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學。截至2015年8月,在華中英合作辦學機構已達17個,合作辦學項目240個;二是不出國門享受英國醫療,借鑒英國醫療經驗。中國借鑒英國的成熟經驗,與英國、世衛組織成立三方專項小組,共同推進分級診療在中國實現,目前正在致力于建立分級診療制度。2013年,中英雙方簽訂了1.2億英鎊的一攬子醫療保健協議。按照協議規定,英國Sinophi醫療健康投資公司與江蘇省淮安第一人民醫院成立合資企業,并決定建立一家擁有1000張病床的腫瘤醫院;Heythorp醫療健康服務公司通過合資企業的方式在中國開展老年護理、老年癡呆癥專業服務和護理培訓;三是去英國旅游或出差,簽證時間縮短到僅需一天。2014年8月開始,英國在中國境內的旅游簽證申請時間將開辦24小時特快簽證服務,申請人最快1天就可獲批旅游簽證。 此外,英國在華12個簽證申請中心也會提供VIP上門簽證服務并增加簽證申請中心;四是更多英國電影、英劇等文化項目來到中國。為了繼續滿足兩國百姓的文化需求,根據中英雙方簽署的2013-2018年文化交流計劃,雙方將在電影、文學、戲劇、音樂、舞蹈、考古、設計、電視制作、視覺藝術、數字藝術等領域進行全方位交流。這些年來,兩國民眾正越來越多的享受到藝術節、文學節、電影節、國際書展等豐盛的文化大餐。
二、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更多紅利會被釋放
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信心百倍地說,"此次訪問大約有150項聲明會發布,有政策層面的,也有經濟層面的"。
具體有哪些?從習近平訪英行程來看,我們如果留心至少看到的紅利有以下四大方面:一是高鐵、核電等大單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這兩個都是帶動力比較強的行業,必然帶動上下游產業的更多機會,又能直接轉化為就業機會;二是金融業者將獲得更多賺錢機會。近年來,中英金融合作突飛猛進,自2011年倫敦啟動建設離岸人民幣市場以來,英國在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初始額度、發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發行人民幣債券、選定人民幣清算銀行、批準設立中資銀行分行等多個領域屢開先河。2014年,倫敦人民幣總體交易額同比增長143%,日均交易量達615億人民幣。今年,首只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上市交易基金(ET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三是人文教育領域再為百姓添便利。習近平參觀訪帝國理工學院和曼徹斯特大學,在促進雙方文化層面交流的同時,雙方將在學術研究和技術開發上的合作。兩國政府在教育和人文領域的合作,直接給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們帶來影響;四是英超攜手中超,中國足球將受益。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中國正在努力振興自己的足球運動,最終實現習近平主席對中國足球提出的"三大夢想"。此次訪問行程中也有專門安排,習近平主席在卡梅倫首相的陪同下,訪問位于曼徹斯特的"城市足球集團"。中英兩國的足球合作早在2013年就取得較好進展。根據英超和中超簽訂的一項合作協議中,英超聯賽和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已在中國推行"學轉英超"項目,旨在幫助中國培養教練與裁判員,計劃在2016年前培養120萬名學員。
三、通過"利益共同體",開啟英中關系的"黃金時代"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主旋律。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曲折,國際和地區熱點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仍很嚴峻。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世界各國需要以負責任的精神同舟共濟、協調行動。
中國倡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包括中英"利益共同體"在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持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卡梅倫首相在習近平主席的訪英前后多次表示,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的國事訪問開啟,英中關系的"黃金時代"。這個定位可謂不低,正如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所言,英國領導人希望打造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這種變化首先是基于英國民意的積極變化"。因為,英國老百姓很清楚,習近平訪英也會給英國人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英國著名思想家和社會學家培根說:"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后。"在今天中英兩國就開創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黃金時代"達成共識,兩國要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共同開啟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