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段黎萍  >>  正文
    段黎萍:巴黎遇到的恐怖襲擊與教科文組織的責任
    段黎萍
    2015年11月14日

    今天早上,我還在夢里就被妹妹打過來的電話吵醒,緊張地問我回國了嗎,說是巴黎發生大型恐怖襲擊事件。我告訴她,我昨天已經從巴黎回北京了。

    2015年11月9日至12日,我在巴黎參加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此次是我第六次去巴黎,其中四次是去參加教科文組織的會議。教科文組織有五大領域,分別是教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傳播與信息。我單位從1972年開始參加信息領域的工作,一直派人參加相關的會議。

    此次教科文組織傳播與信息委員會的會議議題之一是討論互聯網相關的“信息獲取、自由表達、信息倫理、隱私”等四大問題產生的一個成果文件,其中提到了互聯網治理的四個原則,即“R.O.A.M”,分別代表大家都有互聯網權力、信息和網絡開放、信息獲取、互聯網多方治理。在討論時,有些國家提出,不能過分支持在互聯網上的自由表達權力,因為很多極端組織和恐怖組織現在就是利用互聯網宣傳他們的思想,很容易誤導青年相信這些內容甚至加入其組織。同時,還有一些成員國代表指出,如果過分提倡保護隱私,也會為極端分子提供可乘之機。

    可我怎么也沒想到剛剛離開巴黎,巴黎就遇到了自二戰結束后最大的恐怖襲擊,而且恐怖襲擊是發生在音樂廳、體育館和餐廳,這些地方正是人類最美好的娛樂和文化活動進行的場所。所以此次襲擊是對人類文化的無情踐踏。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個事件是由什么原因產生,但是我想在目前情況下,很多恐怖事件的策劃和傳播是離不開互聯網。因此,教科文組織討論的互聯網相關問題仍是很有現實意義。

    圖1:2003年在教科文總部

    1

    圖2:2004年在教科文總部

    2

    圖3:2009年在凱旋門

    3

    圖4:2011年在凱旋門

    4

    圖5:2013年在教科文總部

    5

    圖6:2015年11月11日在教科文總部

    6

    【責任編輯:管理員】
    研究員,清華化工系博士。曾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事信息分析研究和國際合作工作,以及在中國駐瑞典使館科技處任一秘?,F從事國際科技政策的研究工作,并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中國聯絡點聯絡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