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貿論壇,也是亞太工商界參與最深的多邊合作平臺。目前,APEC成員經濟總量占據全球六成、貿易總量占世界一半,在世界經濟版圖中舉足輕重。2015年APEC地區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從2014年的3.4%降至3.1%.作為域內最大經濟體之一,除了中國經濟的表現和前景在這次馬尼拉APEC會上尤受矚目外,更多的是人們對2015年11月18日至19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3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寄予著全球經濟爬坡過坎、復蘇振興的希望。
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APEC)
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截至2014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正式成員和三個觀察員。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臺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自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始終本著積極參與,求同存異,推動合作的精神,全面參與該組織各項活動。亞太經合組織成為中國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開展互利合作、開展多邊外交、展示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舞臺。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一貫重視并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各領域合作,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提出了許多積極、平衡、合理的政策主張和倡議。長期以來,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內發揮著極具建設性的作用。2001年10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行。會議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上海共識》等重要文件,有力推動了亞太經合組織的合作進程。2013年,在巴厘島APEC會議上,中國提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路線圖,主張亞太地區應謀求共同發展、堅持開放發展、推動創新發展、尋求聯動發展。
2014年11月,中國再度在北京雁棲湖畔成功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通過的北京綱領,繪制了面向未來的亞太一體化發展藍圖。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謀求持久發展,共筑亞太夢想。為實現亞太夢想,北京APEC會議描繪了亞太地區的宏偉發展藍圖,提出了實實在在的合作倡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亞太地區經濟融合不斷加深,命運共同體意識進一步得到認可。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高度評價北京APEC會議共識,認為"中國作用不可忽視,他強調美國和全球都希望中國作為全球繁榮的支撐取得成功。"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中國拿出了實實在在的措施:出資400億美元設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放、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在這次馬尼拉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愿繼續為亞太經合組織能力建設做出貢獻。2014年中方宣布將向亞太經合組織捐款1000萬美元并未發展中成員提供1500個培訓名額。中方已經提供首筆280萬美元,完成近千人次的培訓。
APEC峰會避談南海問題,譴責和打擊恐怖主義
目前,APEC無論經濟實力還是政治影響都已經超越了亞太區域這個概念,特別是美國奧巴馬總統提出要重返亞洲以后,亞太地區現已成為世界領導人智慧激蕩、經濟互動的大舞臺。2015年的馬尼拉會議正值世界面臨復雜的形勢,給此次峰會討論的主題帶來了不確定的因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首先是美國執意要將南海問題列入會議談論的問題;其次是會議前,發生了巴黎、貝魯特等地區遭遇恐怖事件以及俄羅斯航班在西奈半島因恐怖襲擊失事。
香港《南華早報》2015年11月11日報道稱,在南海問題上,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友,且與中國在東海有領土主權爭議的日本,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2015年11月下旬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領導人有關會議和東亞峰會上,和美國合作,爭取在一系列會議的聲明中明確寫入對南海局勢的關切?!度毡窘洕侣劇吩u論說,此舉勢必會遭到中國的反對,并引發激烈博弈。中國領導人也將出席東亞峰會,這個計劃能否實現仍難預料。前不久閉幕的東盟防長擴大會議上,由于中國的強烈反對,會議罕見地沒有發表共同宣言。
關于將南海問題列入會議討論的問題,據"美國之音"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托納在2015年11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稱,南海問題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馬尼拉APEC會議上談及的一項議題。他說,菲律賓是東道主,他們有權這么說。但可以預計,南海問題在多邊討論和分組會議中會出現,美方不會把這個議題從討論中完全排除在外。英國路透社也稱,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菲方承諾不會在會議上提出南海議題,但無法阻止其他經濟體在各自的雙邊會議上討論任何議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15年11月10日赴菲律賓,為習近平出席APEC峰會做準備。在馬尼拉總統府會見菲總統阿基諾時。王毅說,2014年北京APEC會議就推動亞太區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希望今年會議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和推動亞太經貿合作。阿基諾總統再次承諾,"請中方放心,菲方將當好東道主,聚焦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會議不會也不應引入爭議問題。菲方期待習主席赴菲與會,將盡地主之誼,給予習主席最熱情友好接待,采取一切措施,確保習主席的馬尼拉之行順利、安全、愉快。"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托納之后卻隔空喊話稱,即使南海議題不被列入峰會的正式議程,也可能在峰會外被討論。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015年11月11日在記者招待會上回應說,APEC不是討論有關敏感問題的合適場合,也不應為炒作敏感問題提供方便。
2015年11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說,APEC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論壇,不引入政治安全等敏感問題是各成員多年來達成的共識,也是APEC機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希望各成員共同維護APEC經貿論壇性質,多發揮建設性作用,聚焦區域經濟發展和務實合作,營造積極良好氛圍,確保會議成功,為本地區繁榮、發展和進步做出積極貢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也強調,APEC會議主要是討論亞太經貿合作,"這是有共識的"。由于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的影響力和中國的堅持努力,此次APEC會議通過的APEC領導人宣言中沒有提到中國與本地區其他國家間關于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
此外,本次APEC會議宣言打破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的常規罕見的討論了反恐問題。據報道2015年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中有129人死亡,352人受傷,其中99人傷勢嚴重,震驚了世界,使法國全國處于戰爭狀態,法國總統奧特朗也為此缺席馬尼拉會議。亞太領導人在APEC會議后發表的一篇宣言中譴責了發生在巴黎和貝魯特的恐怖襲擊以及一架俄羅斯客機的恐怖襲擊。"伊斯蘭國"組織宣稱制造了上述的襲擊。亞太領導人說,他們強調"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宣言中稱,"我們不能讓恐怖主義威脅我們建立自由開放經濟的信念,經濟增長、繁榮和機遇是根除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存在土壤的最優先措施之一。"宣言也贊揚了APEC經濟體打擊恐怖融資以及組織恐怖分子流動的努力,并鼓勵個經濟體全面落實《亞太經合組織反恐和安全貿易戰略》,繼續采取集體和單獨行動,并分享最佳實踐,確?;A設施、旅行、供應鏈和金融系統的安全和不受恐怖活動的影響。
中國對馬尼拉會議的貢獻
此次馬尼拉APEC峰會是北京會議成果的延續,會議報告的一半以上成果是中國提交的。2014年的北京APEC會議,站在引領亞太未來的關鍵路口上,謀劃發展藍圖。"是繼續引領世界、創造美好未來,還是放慢腳步、等待被人超越?是深化一體化進程、還是陷入碎片化漩渦?是踐行開放包容理念、共同開創亞太世紀,還是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思維模式還停留在過去?"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個重大命題。北京雁棲湖畔的抉擇已經被歷史銘記。此次會議有兩個關鍵詞彰顯著中國的作用,亞太自由貿易區,和互聯互通。
在北京會議上,亞太自貿區進程有序推進,聯合戰略研究等取得階段性進展,中國方案行穩且致遠,亞太自貿區終于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此次會議,習近平主席希望"加快進程、盡早建成"。亞太自貿區路線圖具體明晰:"要如期完成聯合戰略研究,得出符合各方長遠利益的結論和建議,為轉入下一階段工作做好扎實準備。"在馬尼拉會場內外,亞太自貿區收獲了格外的關注。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與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時,有外國企業家就此提問,習近平主席娓娓道來、堅定從容。習近平主席進一步指明了亞太自貿區建設應當秉持的原則,強調"開放""包容";"要平等參與、充分協商,最大程度增強自由貿易安排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提高亞太開放型經濟水平,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在北京會議期間,舉行了一場東道主伙伴對話會,主題聚焦"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主持會議的習近平主席,直陳亞太發展掣肘,擘畫的藍圖點亮亞太夢想:我們要建設的互聯互通,是三位一體、五大領域齊頭并進,"這是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是生機勃勃、群策群力的開放系統"。即通過互聯互通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和規劃,找準優先領域和項目。通過互聯互通,實現各區域、各國生產要素互通有無、產業產能優勢互補、發展經驗互學互鑒,要優化亞太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形成亞太規模經濟效應和聯動效應,實現亞太經濟整體振興。此次馬尼拉峰會。中國提交了藍圖落實進展的2015年年度報告。那份關系未來10年的愿景目標,早期收獲成果已見成效。此次,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面對群英薈萃的聽眾席,習近平主席再次深刻闡述互聯互通,分享真知灼見,在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見、寒暄,其中修路架橋、人員往來就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當今,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于預期,潛在增長力下滑,國際貿易和投資經濟使得世界經濟可能出現多個引擎同時失速進而陷入停滯狀態。在世界經濟充滿挑戰的大背景下,亞太經濟也面臨著諸多現實和潛在的困難和風險,中國經濟的增長格外引人注目。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各國高度關注中國的經濟政策走向。在G20安卡拉峰會和APEC馬尼拉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都以開放、坦誠態度,就中國經濟當前態勢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精辟闡述,用事實說話,以數字證明,充分展示了中方的高度自信。習近平主席指出,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實現7%左右增長,這是在10萬億美元高基數之上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以上。中國仍是拉動世界經濟的動力之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這份信心來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來自于中國經濟強勁內生動力和中國政府堅強有力的政策引導。
國際輿論曾預言亞太是"世界更偉大未來的主要舞臺","世界歷史下幕戲將更多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上演"。中國對APEC的貢獻體現在藍圖、構架、落實,習近平主席參加APEC會議已連續三次,也正是藍圖、構架、落實的"三部曲",外電評任是習近平主席的"APEC腳步"。2013年巴厘島會議,習近平主席提出"亞太命運共同體";2014年北京會議,習近平主席提出"亞太夢想,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2015年馬尼拉會議,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著眼長遠,完善亞太中長期合作戰略架構。""我們要保持合作的戰略性、前瞻性、進取性,確定重點領域的目標、舉措、時間表"。體現出"中國在行動"。作為亞太許多經濟體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主要投資來源地,中國以腳踏實地的行動,作為表率,向亞太傳導著正能量。為落實"中國在行動",在這次馬尼拉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又提出4點倡議:一是堅持推進改革創新;二是堅持構建開放型經濟;三是堅持落實發展議程;四是堅持推進互聯互通??梢哉f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國家,是互利共贏發展理論的踐行者、全球經濟體系的建設者、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繼續扮演者愈來愈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