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習練少林功夫(資料圖)
民眾習練少林功夫(資料圖)
民眾習練少林功夫(資料圖)
受武俠小說的影響,筆者自幼就十分崇拜那些“武林高手”,對于“武林圣地”——少林寺更是充滿了向往。參加工作后,筆者美夢成真,來到了少林功夫發源地少林寺的所在地——鄭州市,深深感悟到少林功夫博大精深、底蘊深厚。
少林寺位于鄭州市所轄的縣級市登封市少室山南麓,又名僧人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是中國漢傳佛教禪宗祖庭。發源于此的少林功夫,又稱少林武術,是漢族武術中體系最龐大的門派,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當世中國眾多門派的武功與之有一定的淵源。源于此,“天下功夫出少林”也成了很多人的共識。
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最突出的特點是“禪武合一”,即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因此又有“武術禪”之稱。
據少林寺拳譜記載,少林武術套路有708套,其中拳術和器械套路552套,另外七十二絕技、擒拿、格斗、卸骨、點穴、氣功等各類攻法套路156套。
少林功夫的特點是注重技擊,立足實戰。因此其套路結構短小精悍、嚴密緊湊,動作剛健迅猛,攻防靈活有致,意識、動作統一。進則有方,退則有法,一氣呵成。故拳理云:“身之收縱,步之存進,手之出入,或進或退,或起或落,皆當一氣貫注”。
少林功夫在追求技法精進的同時,同樣重視心性的修煉,少林寺僧人通過修習少林功夫找到了覺悟佛法的另一途徑。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約束,戒律在習武者身上,又表現為武德,并影響了少林功夫的技術風格:節制謙和,動作幅度小、含蓄,講究內勁,短小精悍,后發制人。
千百年來,少林功夫代代相傳,從未間斷?!笆魃忍仆酢钡臍v史傳奇,幫助戚繼光抗倭立功的光輝業績……在使得少林寺遐邇聞名的同時,也使得少林功夫大放光芒。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說到少林功夫當代的發展,估計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讓少林寺和少林功夫聞名遐邇的上世紀80年代的電影《少林寺》中的精美畫面,回響起這部電影里這首插曲優美的歌聲。事實上,也正是從那個年代,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在當代社會大發展帷幕正式拉開。短短的幾十年間,不僅少林寺蜚聲海內外,少林功夫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眾多民眾的熱愛,僅登封當地就涌現出了少林塔溝武校、鵝坡武術專修學院、小龍武院等眾多的武術院校,在校習練少林功夫的的海內外學子就達9萬多人。與此同時,在當地政府大力推動下,少林武術的技術發展體系和理論體系正日益規范,基于少林功夫打造出的武術演藝、武術產品、武術旅游等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值得一提是,多年來,當地政府和少林寺寺院方面均加大了少林寺和少林功夫的海外推介力度,使得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在國際上知名度日益提升。寫到此,筆者想起河南坊間傳播的一個小故事,說少林寺所在地的某位官員出國訪問,向外賓介紹自己身份時,說了半天,外賓并無多大反應。而當該官員說到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時,外賓立即變得十分熱情起來,由此可見現今的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有多高……
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名揚天下、影響日盛,正使得登封成為一座魅力四射的“世界功夫之都”。
關于作者:史寶銀 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