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5日上午約11點,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中東歐16個國家領導人共同乘坐蘇州至上海的高鐵。在車身上繪有中國與中東歐16國國旗和頤和園十七孔橋和蘇州園林里的亭子圖案,還繪有"16+1>17"的字樣,其寓意表示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蘇州舉行,還寓意著中國與中東歐16國的"16+1合作"力量像高速列車一樣,遠遠大于17。
中歐關系呈現"中歐季"交往熱潮
2015年是中歐建交40周年,也是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創新局面的一年。在金秋季節,掀起了"中歐季"交往熱潮,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訪問英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相繼訪華。在此前,李克強總理成功訪問法國和比利時。中歐第十七次領導人會晤和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經貿高層對話、高級別人文對話相繼舉行。中歐雙方進一步明確了彼此關系的方向和定位,重申以長遠和戰略眼光,超越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差異,積極理性看待彼此關系,尊重各國自行選擇的發展道路,視對方發展為雙方合作的重大機遇,堅持平等相待,增進政治互信,引導中歐關系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
特別是《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得到全面的落實,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不斷推進,中歐金融、能源、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城鎮化等領域合作和中國-中東歐合作進一步加強,中歐已經就5個新領域合作達成共識--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歐洲投資計劃,建立互聯互通平臺,開展數字經濟和網絡安全合作,啟動法律事務對話,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中歐關系與時俱進,著眼長遠,豐富合作內涵,提升合作水平,順應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促就業、惠民生的目標任務,激發了中歐各國、各界和各行業參與雙方務實合作的積極意愿,開辟了中歐互利共贏的更加廣闊前景。以慶祝中歐建交40周年為契機,中歐舉辦了一系列交流活動,中歐文化,中歐智庫、院校和媒體間交流更加頻繁,交流和交往于中歐之間的留學生、游客和企業家與日俱增。中歐人文交流傳播文化,溝通心靈,為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著眼促進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歐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組織和機構中保持了對話溝通。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重申中歐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二戰后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將繼續支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在《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礎上建立更強、更有效的多邊體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16+1"合作是中歐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
"16+1"作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完全可以為構建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做出應有貢獻。自從2011年首次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首次會議以來,華沙、布加勒斯特、貝爾格萊德等地先后舉辦了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特別是2012年,"16+1"框架成型后,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達成共識,開創了中國同歐洲國家合作的新途徑,將中國與中東歐16國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4年多來,通過經貿合作論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國家協調員會議、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地方領導人會議等平臺,推動推動了"16+1合作"逐步由小到大、由淺入深,日益豐富和成熟。前三次會晤發表的共同文件提出了100多項合作舉措和項目,涉及經貿、投資、基礎設施、金融、旅游、教育、農業、人文和地方合作等諸多領域,其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的絕大部分舉措都得到或正在得到落實,已惠及所有成員國的廣大民眾。
在全球經濟低迷、貿易并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仍保持良好勢頭。雙方貿易規模連創新高,從2010年的439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602億美元,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額也比2010年增長77.4%。中國企業赴中東歐國家投資興業熱情高漲,累計投資已經超過50億美元,國別分布和投資方式日趨多元,中東歐企業來華投資領域也逐步擴大。重大項目合作穩步推進,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累計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占中國在歐洲的40%。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竣工通車,標志著中國在中東歐國家實施的首個重大項目正式落成。目前,中國企業承建的電站、高速公路、防洪工程等一批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16+1合作"走到今天,帶來了豐碩的成果,也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珍惜和傳承。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不僅歷史交往密切、傳統友誼深厚,而且在新形勢下建立了牢固的政治信任;雙方合作不僅體現了平等、開放和包容原則,而且積極對接彼此發展戰略,采取適合各自國情的靈活方式。"16+1合作"充分照顧歐盟有關關切,與中歐合作大局同步并舉,致力于實現中國、中東歐國家和歐盟三方共贏??梢哉f"16+1合作"走出了一條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制度的國家間務實合作新模式,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一帶一路"的啟動和亞投行的建立,"16+1"的一些融資難題也有望獲得解決。
此次第四屆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最大的成果是共同發表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為雙方未來合作確定大方向和路線圖。這些規劃將為我們各領域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給雙方企業界帶來更多利好。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就進一步深化中國-中東歐全面合作和繼續健康長遠發展,提出了"1+6"合作框架即一個目標和六大重點。具體來說就是共同致力于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新型伙伴關系目標。六個重點分別是:重點落實好《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前進路線圖;穩步推進互聯互通建設,建設好匈塞鐵路、中歐陸??炀€;打造產能合作新樣板,探討依托亞得里亞海、波羅的海及黑海港口的"三海港區合作";不得創新和拓寬投融資合作方式,探討設立"16+1"金融公司;以農業等領域為突破口,促進貿易投資雙增長;擴大人文社會交流,中國提出2016年為"16+1"人文交流年??梢哉f,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將為發展彼此關系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對中國和歐洲發展持續、平衡、深入的關系具有重大意義。
聚焦中東歐發展合作,開創中歐關系的新局面
對中國來說,已經同西歐國家建立了良好的經貿關系,適時提出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是中歐合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中歐合作的重要補充。中東歐是其"通向歐洲的橋梁",與中東歐國家建立更好的關系能助推與歐盟的整理關系。從物流上說,中東歐國家對于確保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抵達目的地-西歐將起關鍵的作用。中東歐國家是通往歐洲的東部門戶,中國希望與這些國家共同推進中歐陸??炀€建設,使中東歐成為中國同歐洲貿易聯系的快捷通道??梢哉f,"16+1合作"機制就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歐洲一體化建設繼往開來之年,中國第一次舉辦中國-中東歐十六國領導人會晤和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除十六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參會外,歐盟、奧地利、希臘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作為觀察員身份也參加了此次會議。此次會議,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共商"合作頂層設計",對于發展彼此關系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對中歐發展持續、平衡、深入的關系具有重大意義。中東歐將著眼互利共贏,聚焦發展合作,深化利益融合,排除各種干擾,鞏固和發展中東歐關系的良好勢頭,以推動中國和歐盟務實合作開創新局面,開辟新境界,提升新水平。
中國對發展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6+1"合作予以高度重視,"16+1"合作誕生以來,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格局,開辟了中國同傳統友好國家關系發展的新途徑,創新了中國同歐洲關系的實踐,搭建了具有南北合作特點的南南合作新平臺。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20日集體會見來華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中東歐十六國領導人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同中東歐國家要本著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精神,加強各領域的互利合作。一是實現"16+1合作"同"一帶一路"建設充分對接。中國歡迎16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中國支持中歐互聯互通合作盡早在"16+1合作"框架內開花結果;二是"16+1合作"同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全面對接。中國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歐洲團結、穩定、繁榮。"16+1合作"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本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勾畫了經濟、金融和投資合作的路線圖,對深化中歐關系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三是實現"16+1合作"同各自發展戰略有效對接。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在發展理念、務實合作、改善民生等方面目標高度契合,加強合作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中國支持將"16+1合作"同各自發展進程結合起來,對接發展規劃和戰略,將各自合作需求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項目,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展望2016年,在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歐洲一體化建設繼往開來之年,中歐將著眼互利共贏,聚焦發展合作,深化利益融合,排除各種干擾,鞏固和發展中歐關系的良好勢頭,推動中歐務實合作開創新局面,開辟新境界,提升新水平?!吨袣W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表達了雙方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全球重大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和人類長遠福祉的立場和主張。中歐在中東、伊核、敘利亞等地區熱點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為促進有關問題的妥善解決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對于歐洲難民問題,中國也予以高度關注,相信歐盟和有關國家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應對,中國愿同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的各方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推動難民問題的妥善解決。誠然,中歐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階段存在差異。面對歐洲難以應付的難民潮以及日益增長的恐怖威脅即債務危機,加重了歐盟接納難民潮的負擔,在恐怖威脅加大的背景下,增加了用于維護安全的開支,為緩解歐洲疲軟的經濟和高失業率。本次蘇州"16+1合作"會晤,中國充分體諒中東歐國家的困難,愿與中東歐國家拓寬渠道解決融資問題,充分發揮100億美元專項貸款作用,研究設立30億美元投資基金,啟動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二期,探討設立人民幣中東歐合作基金。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歐洲一體化建設推進,中歐交流與合作規模擴大、深度加深,雙方發展空間將增大,合作機遇將增多,一些分歧將彌合,同時,一些新舊矛盾和摩擦也會發展或增加。目前的關鍵是,中歐雙方都要堅持以大局和長遠為重,以開拓思維共謀合作,以求同存異處理分歧。這也是中歐關系40年來歷程的重要啟示和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