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康國平  >>  正文
    康國平:《外灘畫報》???,移動化沖擊是必然
    康國平
    2015年12月15日
    015-12-15  康國平  小惡心微吐槽
     

    沒特色雜志的生存狀況堪憂。

    傳《外灘畫報》從2016年開始???,只保留新媒體業務。洪晃做了很多年的iLook雜志從明年也開始換名字發行。這幾年??碾s志越來越多。已經做了20幾年的時尚類報紙《精品購物指南》據說廣告額大降,開始改變經營思路。前幾天,《時尚COSMO》董事總經理徐巍被撤職,網上八卦滿天飛,她被指責站在“集團對立面”,說開會時,和時尚傳媒集團的總裁蘇芒發生沖突。網傳兩人不和多年,COSMO專門請來兩年輕小狐貍精折騰她,最后“開撕”,就地免職。隨是八卦,問題還是,雜志不好做了。此前就有《瑞麗時尚先鋒》??槐A綦娮影娴南?。瑞麗品牌本來就雜,加之時尚雜志??钡牡絹?,純粹靠奢侈品廣告撐起的時尚雜志,確實艱難。

     

    雜志是真的沒有多少前途了。這主要是因為電子化的沖擊,移動互聯網的沖擊。移動互聯網沖擊了內容,自然也分走了廣告份額。本來這類雜志靠廣告還剛剛覆蓋成本,現在連廣告都被數字媒體拉走了,沒有上漲空間的雜志,自然無以為繼。

     

    如果愿意去查,2014年被稱為???。其實再往前查,2013年也是???。每年年底,都有一波雜志???。這趨勢幾乎不可檔。國外很多雜志做得非常精美,年頭長,內容好,設計好,印刷好,讀者群高端,一樣就那么倒閉轉賣關門痛苦。

     

    新聞周刊最后一期印刷版,全變電子版

     

    曾經最好的PC類雜志

     

    09年,曾有150年歷史的落基山新聞報紙???,入不敷出所致

    以我自己為例,我以前看很多雜志,現在也就看看國家地理之類的,其他國內雜志,三聯生活周刊每期也就翻翻,根本不會認真閱讀。買了近20年《讀書》雜志,最近幾年,幾乎從來看不完每一期,這一兩年,根本有時候都忘記了購買。財經類雜志,曾經是訂閱的,現在很少看,有時候拿起一本財經管理類雜志,能看完一篇文章就不錯啦。

    手機的碎片化閱讀,徹底打敗了一切紙的東西。還必須考慮到,免費的雜志APP,移動社交閱讀的封面主打文章的推薦。更需要考慮到盜版的因素。以歐美最熱門的雜志為例,網上可以一鍵下載到打包好分類好的純pdf版本。不管是男性時尚類,還是旅游健身類,甚至IT科技類,連政治評論類雜志,都有人幫你做好打包,按月提供。你唯一需要的是,點擊下載,有時間閱讀。PDF版本的雜志,比實體雜志閱讀體驗都好。隨時放大,精美翻頁效果。沖擊太大。

    這么多精彩的雜志都沒市場,沒特色的雜志,越發難以生存了。上海的外灘畫報,幾乎是我每次去上海必買的,但混到辦不下去,只能說是市場環境的沖擊。時尚類地理類還有忠實讀者,但也得靠活動,靠植入營銷來賺錢平攤成本了。

     




    新聞晚報從2014年起???

    雜志堪憂,報紙則更加可憐。有付費墻內容的,也許還好一些。比如新京報,全媒體發展,內容也不免費授權提供給其他網站用,踏實做內容,總歸是好的。再比如紐約時報等,電子訂戶越來越多,收入也會越來越好。華盛頓郵報賣給亞馬遜的CEO貝索斯個人后,投入電子化訂閱,收入增長還很樂觀。這樣的案例,直接促成了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我個人不看好這樣的收購,但有錢來拯救瀕臨死亡的報紙,倒也不是壞事。上個月,《紐約時報kindle版》讓我免費試用一個月,在Kindle上看報紙,總歸不那么好看,我有紐約時報APP,似乎根本不需要它。但我忘記取消訂閱,這個月NYT就直接扣掉了我19.9美元,連個提醒都不給。付費墻總會吸引到一些人白白地給他們的內容掏錢,要養活自己似乎也不是那么難。

    (~康國平 20151215)

    【責任編輯:管理員】
    IT評論人,移動互聯網觀察。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