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新經學  >>  正文
    新經學:人民幣、美元和“熱錢”流出
    新經學
    2016年01月20日

     US dollar vs China yuan

    曾任職美聯儲和為美國外交官舉辦講座的本杰明?J?科恩(Benjamin J. Cohen)在他發表的一篇名為《特別提款權的毀滅》(Crashing the SDR)的文中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決定將會是一個讓人擔憂的先例。他認為,“一個曾是匯集精英貨幣的神圣保護地變成了為提高地位而進行政治斗爭的混亂之地?!?

    有相反觀點指出,對于50年前創立的“特別提款權”(簡稱SDR)籃子來說,將人民幣納入其中是一個最為重大的改變。在此之前,如果說SDR籃子的是一個神圣的保護地,倒不如說是一個發達國家貨幣獨有的小團體。

    盡管如此,除了關于SDR毀滅的言論,還有人將人民幣獲得國際貨幣的新角色與其貶值關系在一起。對此,《紐約時報》是這樣寫的:“中國的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后就開始貶值了?!?

    實際上,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美元相對于人民幣來說較為堅挺;在人民幣加入SDR籃子和美聯儲加息之前約兩年的時間已是如此。(見下表紅線部分)

    us dollar renminbi

    的確,在可預見的未來時期里,對人民幣的短期和長期預期會大不相同。

    從IMF籃子到公共和私人分配

    The RMB graduated into the IMF reserve asset because it fulfilled its criteria. The first requires that the economy represents a major trading nation. Today,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and second-largest importer right after the U.S.
    人民幣逐漸成為IMF儲備資產的原因在于它滿足了IMF的標準。第一個要求就是經濟能代表其作為一個主要的貿易國家。如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國。

    第二個要求是人民幣可以“自由使用”。有批評人士認為,由于人民幣不能“完全可兌換”,因此不能自由使用。然而,IMF并未要求“完全可兌換”。例如,在日本政府取消外匯管制兩年之后,日元到了1978年才完全可以自由使用。

    盡管如此,還有批評人士認為,人民幣“入籃”將不會增加人民幣資產??贫黝A計在未來幾年只增加約400億美元,對于超過10萬億美元的全球儲備來說只是冰山一角。然而,這一預計證明在對IMF籃子重新加權之后,中期資金有望 會流向人民幣資產。

    那么,人民幣“入籃”后全面出現的影響是什么?

    首先,IMF籃子需進行重新加權。目前,IMF籃子價值2800億美元,其中美元占42%,歐元占37%,之后是英鎊和日元。IMF最新規定予以人民幣11%的權重(而不是最初預計的14%),美元42%的權重并無變動,對于占比31%的歐元和其它貨幣的權重來說有所下降。盡管美元仍占據巨大的優勢,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將會有310億的美元流入人民幣資產。

    其次,公共投資者——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經理人、主權財富基金(SWF)——會像以前跟進歐元和日元那般對待人民幣。如果中國在全球11.1萬億儲備中占1%,并且IMF決定解凍另外4%的權重,那么2016年至2020年人民幣資產將達到2650億美元。

    最后,私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有可能跟隨央行和公共投資的舉動,如果這些比重在未來五年如一些時間觀察人士所言僅上升1%,在2020年至少會有2000億美元轉換為人民幣資產。

    通常說來,未來的事難以預測,往往出乎意料。不管怎樣,市場需要的設計情況是基于實驗,是審慎且必需的。

    更有甚者,這些設計情況在中國也頗有爭議,因為中國在全球儲備金中的占比 比預計的要高。其次,外匯總儲備還包括有57萬億美元未分配儲備。第三,由于發達經濟體的停滯,投資者們勉強獲利,這一情況在發達經濟體中尤為嚴重。最后,投資者希望能在風險和不確定性時期里讓投資多樣化,這使得人民幣資產具有了吸引力。

    可是,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不正是符合一些評論人士所認為的,人民幣(當前)的疲軟意味著其(長期)貶值?這種觀點并不一定正確。人民幣在短期和長期的情況不盡相同,主要是因為美聯儲上調了利率。

    “熱錢”涌動,全球經濟疲軟

    不久前,美聯儲繼2006年以來的第一次將利率上漲25個基點。與此同時,美聯儲希望以會“循序漸進”的節奏調息的方式來緩解市場的緊張程度。不過,無論如何,由于全球的擔憂,股市振蕩不已。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市場的謹慎和擔憂是有原因的。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利率上漲空會超過預期地減少美國就業率和工業產出,而這同時也個全球帶來一定破壞。

    在此之前,在2004-2007年間,阿蘭?格林斯潘和本?貝南克采取緊縮政策,很大程度上引發了經濟大蕭條,隨之蔓延到全球。正是由于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維持在5%—7%。然而,量化政策出臺,美聯儲將零底線利率翻了一翻,央行著手將“熱錢”(熱錢是美聯儲發行的短期投資組合)轉入高利潤的新興市場。隨即便引起了經濟泡沫,通貨膨脹和貨幣增值。

    目前,美國的經濟緊縮將加速“熱錢”外流至一些新興市場,而這些新興市場有可能很快就發應對資產緊縮,通貨緊縮和貨幣貶值等問題。

    由于貨幣政策的分歧會對貨幣有指引作用,2013年和2014年以來,美元對人民幣走強。在美聯儲收緊貨幣之前,中國人民銀行l調整了人民幣兌IMF貨幣籃子的匯率,加速資本賬戶改革。過去,在經濟危機期間,中國人民銀行的籃子政策扮演著對與美元掛鉤的角色。在新貨幣籃子中,美元的份額(26%)低于歐元和日元之和(35%)。中國關注名義有效匯率指數,中國中央銀行表示,不追求人民幣相對美元的貶值,而是積極尋求資本賬戶完全可轉換性。

    在美聯儲上調利率后,人民幣的幣值將預計會在未來12個月內減弱,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在2016-2020年間要實現6.5%更為漸緩的經濟增長目標;一方面是由于“一帶一路”系列政策——這將意味著中國將加大向外直接投資。2015年11月,盡管中國外匯準備金總數額仍為3.44萬億,但減少了870億美元。

    中國經濟經歷數十年高增長,經濟放緩是正?,F象,這也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在經濟多極化的世界,雖然美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下降到22%,美元仍然擁有絕對優勢才是不正?,F象;因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務人,并經歷對外貿易雙重赤字。

    目前,大部分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經濟的增長受到某些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制約,全球的經濟前景仍低迷不振。在經濟低迷不振的危機時刻,這可帶來真正的全球風暴。

     

    作者:丹?斯泰恩博克(Dan Steinbock)

    編譯:潘翔

    英文來源:Chia US Focus

     

    【責任編輯:管理員】
    探問全球經濟新問題,思考新辦法。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