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史寶銀  >>  正文
    史寶銀:這樣的“大愛之城”越多越好
    史寶銀
    2016年02月24日

    幸福和諧的“王寬家”。史長來 攝

    近來,“賣唱救孤”的國家一級演員、豫劇表演藝術家王寬當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由王寬和老伴王淑榮用17年心血養大的5個孤兒以及身患漸凍癥的外孫王海龍組成的愛心家庭“王寬家”成了筆者身邊的熱議話題,筆者的朋友圈更是頻頻因此刷屏。朋友們在敬仰“王寬家”超出血緣的大愛行為的同時,更表達愿意奉獻自己愛心的愿望。

    討論升溫后,很多熱心人發現,近年來,筆者所在的鄭州城涌現出了一批大愛之人,演繹了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愛心故事。諸如,“送水哥”的默默奉獻,“氣球奶奶”的自強不息,“西瓜哥”的忠心守護,胡佩蘭的素手仁心,隴海大院的愛心傳遞……在舉辦了14年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河南就有13人當選,其中9人來自鄭州。鄭州已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大愛之城”。

    鄭州緣何會成為一座“大愛之城”,這也成了人們在感動之余不停探究的一個問題。細讀當地媒體的報道、細聽朋友們的討論和筆者自己的思考,筆者找到了一些答案。

    作為河南省會的鄭州市,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中原文化在人與人的關系上, 重視血緣和鄰里之愛。這種愛后來被儒家不斷放大,即由“親親”逐步推及到“四海之內皆兄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愛滋養了鄭州民眾寬容包容的人文精神和互助友愛的人文情懷,傳承著崇善向善、溫暖大愛的優秀美德。這種愛也促成了鄭州成為“大愛之城”。

    俗話說:“善始容易,善終難”。毛主席也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而無論是王寬,還是仁醫胡佩蘭等鄭州涌現出的大愛之人,他們均是一輩子在行善,且這樣的大愛之人,一個接一個,不斷涌現。筆者以為這之間除了王寬、胡佩蘭等主動向善的崇高精神外,同樣離不開鄭州城營造出的大愛氛圍。

    筆者清晰地記得,在鄭州市委、市政府舉行的2016年省會新聞界迎新春座談會上,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談到鄭州涌現出的“大愛之人”時,希望各方共同努力,營造出更為濃郁的大愛氛圍。

    事實上,通過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的努力,使人向善的大愛氛圍在鄭州城早已形成。鄭州當地形成濃郁的大愛氛圍,促使更多平凡、普通的當地民眾紛紛加入到愛心人士行列。

    像“王寬家”,由王寬夫婦養大的5個孤兒長大成人后,均成了樂善好施的“愛心使者”。更多的當地民眾在聽聞王寬的事件后,紛紛表示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行善,幫助他人。 

    筆者相信,隨著大愛的彌漫,鄭州城將越來越美好,生活在這里的鄭州民眾將會感覺更溫暖、更幸福。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寫到這里,筆者不由想起了歌唱家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真心期盼著像鄭州這樣的“大愛之城”越來越多。 

    關于作者:史寶銀,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