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李文芳  >>  正文
    李文芳:生菜生財夸盛會,紫云紫竹動慈航——廣州民俗“生菜會”
    李文芳
    2016年03月22日

    “生菜會”是珠江三角洲一帶頗具特色的民俗活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廣州、南海等多地均有舉行,其中又以廣州坑口村觀音廟前的“生菜會”名氣較大。有數以萬計的廣州乃至珠三角周邊群眾前來參加。


    生菜會

    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六是觀音廟“觀音開庫”的日子,市民紛紛前來上香向觀音“借庫”,顧名思義,“借庫”就是向觀音大士借東西,例如:借財、借運、借業,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工人開工、農民開耕、商人開業都有好兆頭,更保佑當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過上好日子。雖然坑口的觀音廟只有幾平方,但依然人頭涌動,熱鬧非凡,頗有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意味。觀音廟前吃“生菜包”,則是“生菜會”的重頭戲。

    為何要食用 “生菜包”,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相傳,清代晚期的一個春天,當地發生瘟疫,死者無數,聞者色變,卻又束手無策。慈悲為懷的觀音大士,化身為一名老婦,教導村民用生菜葉包上酸菜、生姜、蜆肉、韭菜等,沾上辣椒醬食用,防瘟疫保平安。結果,瘟疫逐漸平息。為紀念這一善舉,坑口村民每年在觀音廟前舉行生菜會。


    觀音廟

    此外,由于“生菜”與“生財”諧音,民間借生菜寓意生財?!吧税钡闹饕鲜峭樔?、生菜、韭菜。蜆肉寓意蜆肥年豐,俗稱“發財蜆肉”;生菜,即生生猛猛,生財有路;韭菜,則是取其“韭”與“久”的諧音,意謂“長長久久”。因此,“生菜包”也更加容易為當地群眾所接受和喜愛。

    現代人可能會嘲笑這些民間的宗教儀式。但在現代科學誕生以前,人們不可能掌握現代醫學知識,他們只能用民間宗教儀式來支持自己去面對瘟疫和死亡的恐懼。在科學理性尚未真正發展起來的時候,由于不能控制不時發生的風災、旱澇、疫病和戰爭等不可抗力,人們必然會訴諸超人類力量的幫助,以增強他們面對災難的勇氣和希望。特別是當受到這種巨大不可抗力的不僅僅是某個人或者家庭,而是關乎整個社區、部族的生死存亡,就會舉行宗教儀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觀音廟前的生菜會也逐漸從宗教儀式演變為當地的民風民俗。民國初期已成為熱鬧的廟會,“生菜會”前后幾日,村民們在觀音廟前唱“大戲”(即粵?。?、采高青、搶花炮、包生財?;顒佑纱逯虚L老主持,全村按戶籌款,而村中建有祠堂的陳、郭、關三姓族人輪流管帳,盈余用作修橋、鋪路、辦學等善事。

    建國后,坑口“生菜會”一度停辦,改革開放后又恢復。近年更是興盛,每年均有數以萬計的四鄉群眾參與。


    生菜會盛況

    觀音廟附近有一個大石槽,深約1米,灌滿清水,放無數蜆、螺。民間傳說,懷孕婦女閉著眼睛一手插下去,如果摸到蜆就會生女,如果是螺則生男。因此,以前這里是年輕婦女集中的地方。這雖然純屬迷信,但仍有不少女子要在此試一試手氣,在現場引發了陣陣笑聲。

    近年受國家調整“二胎政策”的影響,活動更有不少男女前來祈求添丁。在百年傳統民俗與現代國家政策之間,仿佛又架上了一座微妙的橋梁。

    看著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生菜包,開懷大笑的老村民,還有熙熙攘攘的男女老少,頓時生出平安喜樂、太平盛世之感。不禁令人想起坑口生菜會的一付對聯:生菜生財夸盛會,紫云紫竹動慈航。

    關于作者:李文芳,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