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這一名詞自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強烈的互聯網基因,被公眾所認可的網紅雖不乏各行各業的人士,但是其影響力可見一斑。先是粉絲經濟,如今網紅經濟再次被提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互聯網浪潮下傳播與發展的巔峰?不一定。
互聯網自從進入國內發展時間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而在這幾十年里互聯網經歷了以博客、黃頁為主流的第一代互聯網,而后以淘寶為首的網絡電商平臺崛起,主導了如今企業的變革。但是,在第三階段移動互聯網來臨之后,互聯網再次掀起了移動端為主流的企業變革,產品模式一變再變,以網絡直播平臺為基礎的網絡新一代紅人們如今在創造的可能是之前所有的總量,這就是網紅經濟。
特別是今日頭條等以內容為產品的平臺誕生后,各大平臺紛紛效仿,當然也推出了自己的發展模式,自媒體時代來臨。業界認為經過14、15年的發酵醞釀,自媒體崛起已經成為趨勢,而由此而來的類似papi醬等網絡紅人也不斷被資本所看好,我們相信這是個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
那么,從互聯網發展階段來說網紅的出現到底正不正常,所謂的網紅經濟學能否成為時代的主流?
筆者認為網紅的出現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自從博客等web1.0時代開始就不斷突出以互聯網個體為主流,而如今也是眾望所歸,只不過平臺不同罷了。相比以前互聯網將社會各界的信息扁平化,同時突出專業化,雖不乏那些泛濫的信息,可終究會被大浪淘沙般篩出去,唯有正真有實力的沙子才可能留下來。這些人在互聯網平臺的發酵下必然會被大眾所熟知,這樣一來就會有所謂的網紅經濟,同時也就是所說的粉絲經濟。
最有感觸的莫過于傳統企業了。傳統企業如今面臨著轉型與被轉型的問題,就如同這個互聯網時代一般,不轉型就是死,而轉型就是找死。特別是三四線城市,企業主們積極尋求能改變企業的良藥,但鑒于本地整體互聯網發展水平的限制,不得不外出尋求機會。而這樣就會導致企業領導人盲目跟風的問題,到頭來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網紅經濟學被看好的其實是一眾營銷的價值。而網紅們雖粉絲多,傳播力巨大,但是網紅的影響力畢竟有限,及時轉到下一階段才是互聯網營銷行業迫切需要看到的。
雖說網紅經濟目前很火,可是網紅還能持續多久呢?互聯網經濟本身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逐漸趨于成熟,但網紅經濟作為一個過渡期間的營銷模式必然也會作為互聯網經濟發展的一個層次而逐漸筑起堅實的基石。所以,我們走在了時代的前沿。當然,這只是展望,而互聯網經濟也必然日趨成熟和完善。
當初紅極一時的羅輯思維如今估值已經破億,而papi醬也達到千萬級別。人們在追求特立獨行的網紅的時候,也通過他們來彌補自身對于心靈的缺失,這不見得是好事。如今人們被周圍的鋼筋水泥所桎梏,在工作、家庭之間游走,生活壓力巨大,正是有這些網絡的茶余飯后來滿足人們的精神世界,才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