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壕
這段隧道隔斷了33戶人家,也隔斷了今天與南宋。
在山西平順縣太行山深處,有一個33戶人家的小村莊“下石壕”。從南宋初年到上個世紀90年代,這33戶人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在其間800余年歷史中,他們“只知有宋,無論明清”,堪稱真正的世外桃源。
村里的族譜顯示,他們是岳飛三子岳霖的后代。岳飛和長子岳云1142年受人陷害,死于杭州。其余家眷忌憚迫害,四散奔逃。村里老人說,岳霖攜帶33戶家眷、親戚和仆從一路向北逃難至此,在半山腰一棵大榔樹下過夜。是夜,岳霖夢見大樹化作人形,對他講“把家眷安頓于此,可保平安”。于是33戶人家在此安頓下來,一住就是800多年。
他們用山石建房,開墾梯田。距離大榔樹不遠有一眼山泉,可做水源。這棵古樹今天依然屹立在村子中間,枝葉繁茂。泉水生生不息。大多數人家的石板房都有幾百年的歷史。
村主任張海根今年不到40歲,是土生土長的下石壕村人。他說:“年復一年,這里的生活簡單得很?!鄙踔吝B住家戶數都沒有變過。村民多姓岳,多年下來都有親戚關系,就像個大家庭。山里土地貧瘠,他們靠天吃飯,廣種薄收,織土布,穿草鞋。老人的語言表達均有古風,口音不同于當地。
1996年政府幫忙修了一條20公里的山路,把這個村與最近的村路連接起來,其中還包括一段幾十米長的隧道。下石壕之所以與世隔絕,就是因為若無這段隧道,必須爬上爬下一段上百米高的懸崖。若要從其他方向出山則要走幾天的山路,穿過人跡罕至的山區。
修好路,張海根才第一次出山,那年他16歲?!皠偝鋈ズε掳?,害怕被人欺負。我穿得破破爛爛的,外人看就像野人一樣,”張海根說,“其實我們并不野蠻。我么從小就聽岳飛的故事,從小就知道精忠報國的道理?!?
村里的孩子生存能力都很強,擅長爬樹。而且他們接受了獨特的歷史、家學和宗族教育。村里有先生,有醫生,有寺廟,也有族長開會議事的地方。只不過學的都是宋及宋以前的歷史,傳下來的規矩也是岳家的家規和祖訓,以至于這個村在后來成為岳氏宗族研究岳家歷史的活化石。
張海根說岳霖當時的選擇真的沒錯,這個村就像個被綿延的大山隔起來的孤島。宋以后來自蒙古、滿族和日本等對中原的侵略者都沒有接近過這個村。外界也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村的存在。村民們說,岳飛遇害后27年南宋朝廷給他平反,祖先都不知道。但現在想想不知道也許是好事,否則他們33戶人家很難如此平靜安寧地生活800多年。
張海根的父親張建錄今年78歲。他說:“不是出不去,因為時間久了,路途艱險,人們也就不想出去了。這里生活雖然清苦,但是非常清靜,鄰里關系非常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通路了,村民們陸續走出去看了外面的世界?!爱敵跄菐啄暾媸谴箝_眼界,”張海根回憶說?!澳憧梢韵胂?,我們對外界所有的想象都來自于岳飛那時候,隨后便一步跨進90年代?!?
當時有很多趣事,路通了幾年后來了電。村里有了第一臺電視,全村人擠在一起看,嘴巴長得大大的,鴉雀無聲?!捌鸪醮蠹铱床欢?,慢慢才能看明白,”張海根說。
路通了,陸續有游客來到村里?!八麄儎倎頃r,對我們什么都好奇,我們對他們也是好奇。村民也沒有買賣意識,給多少錢都行,”他說。政府為了發展旅游,把村名改為“岳家寨”。
路通了,年輕人開始出去打工,尤其是撤點并校后,村里的先生再也沒書教了。孩子們陸續到鎮上和縣里上學去了,只留下20多個老人種些花椒、柿餅和蔬菜,經營幾家農家樂,十元錢吃飽,二十元睡好。我在村里住了一宿,安靜至極。八百年間,滄海桑田,滿天繁星不知目睹了多少國家革命和社會實驗。下石壕村注定要成為歷史,但它會一直成為一個我們觀察今天的參照。
村里的老人互相照應,來了客人總面帶憨厚的微笑,有統一的招呼方式:“來啦!”村里最常見的標語是“精忠報國”。
關于作者:李洋,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