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馮志偉  >>  正文
    馮志偉:厚積薄發的湖湘文化產業
    馮志偉
    2016年05月17日

    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第十二屆深圳文博會5月12日至16日成功舉辦,“文化湘軍”在展會上集體亮相接受檢閱,這些湖南文化領軍龍頭企業均拿出各自看家本領在展會上一展風采。記者隨團參加了采訪,透過此次文博會,感受了湖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勢頭,也通過與各省比較,看到了湖南文化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文化大省厚積薄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考察深圳文博會湖南館

    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對于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湖南素有“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之美,文化產業潛力巨大。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湖南連續3年進入全國文化產業發展十強。

    近年來,文化產業已成為湖南重要的支柱產業,湖南廣電湘軍、出版湘軍、演藝湘軍等文化品牌在全國的異軍突起,在文化領域掀起了一股“湖南現象”,不少領域走在全國同行前列。2015年湖南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約1714.12億元,同比增長13.2%,占GDP的比重達到5.9%。

    此次深圳文博會上,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瀟湘電影集團、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報刊社、湖南體育產業集團等國有文化產業集團及諸多民營文化企業帶著創新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閃亮登場,吸引業界和投資商的目光。據了解,在此次文博會上,湖南現場簽約13個重大文化旅游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217.58億元。

    湖南文化產業在不斷壯大規模的同時,也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對外文化貿易的規模和質量,文化產業出現跨越性的增長。如今年初開展的湖南文化走進聯合國”活動,通過圖文并茂、聲影結合的方式,講述“一粒種子、一座書院、一部電影”三個故事,將湖湘文化帶到紐約聯合國總部。

    隨著“走出去”戰略的推進,一些湘字號品牌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湘瓷、湘繡、湘書、湘茶、湘影等文化產品海外知名度日漸提升,有17家湖南文化企業入選2015——201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文化創匯效果明顯,如山貓卡通利用動漫品牌累計實現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也有一些文化企業先后走出國門,實現國際合作,如湖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利用“芒果臺”品牌在亞歐美的國家和地區落戶,用戶超500萬;中南傳媒登陸蘇丹、南非等國際教育市場。

    敢為人先的湖湘文化產業


    文博會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

    湖南文化產業一直注重創新,走科技創新之路,特別是在體制機制創新的驅動下,以創意性和新技術為特征的文化產業新興業態發展迅速。

    湖南知名地方網站紅網“時刻”新聞客戶端被國信辦列為全國五家重點客戶端之一,2015年用戶數突破400萬。湖南日報創辦的“新湖南”客戶端下載量不到一年突破了400萬,湖南電廣傳媒創辦的芒果TV全平臺日均活躍用戶超過3500萬,日點擊量峰值突破1.37億,用戶量較獨播前增長了100倍,移動端累計下載量突破2億次。

    動漫湘軍近年也異軍突起,湖南全省共有經國家認定的動漫企業29家,重點動漫企業6家,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4.9億元。拓維信息夯實在線教育、游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69億元,同比增長16.85%;實現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272.03%。天舟文化積極布局移動互聯網游戲、數字教育等新興業態,實現營業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5.53%;實現利潤總額1.76億元,同比增長49.01%。

    湖南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受益于體制機制的全面創新,2015年,湖南持續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實現了多個全國首創,包括率先組建了湖南省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省委宣傳部完善了文化改革發展的管理機構,設立了文產辦、文改辦、文資辦。大力推動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湖南日報社(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和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分別實行“一個黨委、兩個機構、一體化運作”的管理體制,創新地解決了事企兩張皮的問題,既加強了導向管理,又有效對接了市場。

    發展中的戰與機遇


    獨具特色的湖南少數民族工藝品

    文博會上,湖南文化產業發展亮點頻頻,創新之處可圈可點,記者有幸走進沿海一些文化強省展館,如提出要將文化產業打造成“萬億級產業”的文化強省浙江,以及廣東、江蘇等省展館,從全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湖南文化產業仍面臨諸多挑戰。

    據湖南省文產辦透露,目前湖南文化產業中制造業比重占比高達68.3%,批零業和服務業比重偏低,而服務業又主要集中在省級廣電和出版兩大板塊。

    其次,湖南各地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不均衡,目前14個市州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5%以上的只有長沙、株洲和郴州,其中排名第一的長沙市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774.7億元,排名第二的株洲為165.8億元,其他12個市州文化產業增加值的總和占比還不到50%,地域間的差異十分明顯。

    再次,一些傳統行業亟待轉型升級,隨著技術創新,湖南文化產業的一些傳統板塊出現了下滑,比如2015年湖南報紙行業總產出同比下降26.4%,廣播電視地面頻道經營收入亦有不同程度下降,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步伐急需加快。

    筆者認為,解決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不足,需要從政策、資本和人才等方面著手,湖南近年來陸續出臺了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省市有關部門均設立文化產業扶持基金。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特別是要重點扶持創新能力、市場敏銳度強的小微型文化企業,培育產業新增長點。

    關于作者:馮志偉,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