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王超  >>  正文
    王超:僅從出貨量看小米,是一種格局觀的偷懶
    王超
    2016年05月27日

    相比2014年小米的頂峰、2015年的增長趨緩,2016年年初的輿論風向有些耐人尋味,似乎使勁說小米不行了,正在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的輿論情緒。

    單從手機銷量上看,即便是最友好的排名,小米的排名已經在全球第四位。 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小米一季度出貨量1460萬臺,居第五位,占市場份額4.4%。這些數據某種程度上被人為忽略了,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IDC披露的一季度數據。

    實際上,在數據分析領域,有一句特別值得揣摩的一句話“目之所及、便是一切”,出自《決斷力》一書,簡單理解就是聚光燈效應,人們往往容易單方面看待某項數據,以為這就是一切,恰恰會忽略其他數據或數據背后的關鍵事實,從而導致數據決策的失誤。

    我們不妨從百度指數來看小米與其他品牌的勢能,對比才能出真知,2016年華為百度搜索指數最高值86570,OPPO是52020,比起小米來,仍然是少了三四倍。

    在互聯網口碑和用戶活躍度上,小米仍然是高居國產手機的第一名。僅僅拿出貨量一個指標衡量小米,是偷懶的行為,出貨量當然是個重要指標,但并不是小米的全部。

    1、小米最在乎什么?

    跟外界糾結于小米手機出貨量的時候,小米本身對出貨量這個指標卻并沒有這么關注。

    5月10號的小米新品發布會上,雷軍宣布了MIUI 8的發布,以及另外一個重要數據,MIUI全球聯網激活用戶數超過2億。

    這個數據令人驚訝,因為在2015年2月小米在舊金山公布的MIUI數據是1億,一年時間小米用戶數翻倍。

    小米從未偏離自己的目標。小米是以獲得活躍用戶為目標的互聯網公司,多賣手機的硬件公司從來不是小米的首要目標。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為何出發。小米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以銷量為第一目的的手機生產商,即便在小米銷量的巔峰,2014年手機銷量突破6000萬臺,雷軍也沒有因此修改小米的方向。

    互聯網公司關注的指標是新用戶的增長、用戶的活躍度。

    一年100%的用戶增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數如此大的情況下,已經很難得。

    從用戶活躍度來說,小米跟其他手機廠商簡直不是在一個次元競爭。

    2016年4月友盟統計Android設備活躍排名機型中,小米占七席,三星占三席。

    排名三甲分別是紅米1s、小米M3、小米M4。

    手機銷量領先的華為,在前10中難覓蹤影,在前20中有三個機型入選,華為用戶的互聯網使用程度、年輕程度,遠不及小米。

    經營用戶的另外一個指標是,從互聯網服務上賺到了錢。

    雖然小米對互聯網服務收入三緘其口,但外界仍通過路透社的爆料看到了2015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

    小米2015互聯網服務收入37.1億元,比2014年的14.8億元增長150%。

    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收入中包含手機游戲和移動支付,手機游戲營收26億元,占比70%。

    小米互聯網服務2014年占總收入比為2%左右,2015年占比為5%~7%左右。

    蘋果2015年公司營收758.72億美元,互聯網服務收入60.56億美元,占比8%左右。

    比起很多互聯網收入占比為零的手機廠商,小米是佼佼者;但即便比起蘋果的互聯網收入占比 ,小米仍有一段距離需要追趕。在雷軍的規劃中,2015年小米的互聯網收入要超過1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比重要超過10%。

    在小米的愿景里,小米公司的互聯網收入占比不但要超越去年,更要遠遠超過蘋果公司,真正做到硬件為互聯網業務服務的目的。

    小米CFO周受資最近在美國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中國智能機銷量的自然上限大約是5億臺,2015年的手機銷量是4.38億臺,增長天花板馬上要達到。

    實際上,小米也一直認為手機拿用戶成本非常之高,如今增長陷入了瓶頸,當蛋糕無法繼續做大的時候,競爭會更加激烈,大家開始從別人手中搶蛋糕。

    2、美國市場:小米的星辰大海

    有什么辦法跳出這個循環嗎?找出新的藍海。

    小米國際副總裁Hugo Barra也到了美國,參加Google I/O大會,小米在美國發布新版的小米盒子,基于Android TV的新型4K機頂盒。

    虎哥還宣布,小米將成為Google合作伙伴之一,一起合作名為Daydream的VR設備。

    小米盒子從2012年開發,在中國迭代幾次,在中國銷量超過1000萬臺。

    小米借助Google系老員工、Android的功臣虎哥的資源和人脈,以盒子試水,將產品打入美國市場。

    國際化,是小米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國內手機廠商的“血海大戰”,手機廠商已經是拿刀互砍,國際市場現在的競爭難度,遠遠不如國內市場的廝殺。

    小米之前的國際化是進入印度、巴西和東南亞市場。

    印度有12億人口,卻只有2億人有智能手機,印度巨大的市場里,小米占有3%的市場份額。

    2015年小米開始在印度本地化生產,75%的印度銷售都是本地生產的。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都在覬覦的歐美市場。由于高門檻和專利壁壘,大多數中國企業都對發達國家市場望而卻步,但這些市場卻是決勝的關鍵,市場容量大利潤高。

    小米盒子在美國的銷售,可以看做小米對美國市場的試水。

    小米投石問路,通過盒子的銷售看美國消費者的反應,再者,通過小米盒子向Google示好,得到Google在VR和手機專利方面的交叉授權。

    小米與Google的結盟,肯定有專利方面的考慮,通過Google在手機領域的交叉授權,小米手機有可能在歐美暢行無阻。

    Google除了擁有Android這個大殺器之外,在手機制造方面得到了摩托羅拉的絕大部分專利,能得到Google的交叉授權的話,無疑會大大提振小米的信心。

    虎哥透露,小米的計劃是,要在2017年底在美國銷售手機。

    分析師預測,渠道和專利將是小米在美國遇到的最大挑戰,畢竟蘋果和三星在美國打了這么多年嘴仗,蘋果也不會輕易放過小米。

    好在小米有兩年準備時間,還有Google的大力幫助。

    3、默默改變的格局,小米線下發力

    兩年時間可以進軍美國,兩年時間也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小米在線下和專賣店的布局,兩年之后可能讓情勢大變。

    2016年,小米專賣店小米之家開設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小米已經在全國擁有了50多家專賣店,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

    路透社曝光的一個小米內部文件顯示,2016年小米線下銷售的數量要加倍。

    蘋果2008年入華,至今已經有51家專賣店。小米開專賣店的速度,要遠快于蘋果。

    蘋果專賣店每平米的年銷售額超過6.5萬美元,大幅高于奢侈品專賣店Tiffany。IT產品專賣店做得好,對銷售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

    在中國,三四線和鄉鎮專賣店,可以將銷售深入到中國的毛細血管,可以大大促進品牌的落地和銷量。

    近兩年來逆襲的OPPO和vivo系,在四線城市和五線城鎮的專賣店,對銷量的促進功不可沒。

    小米的高品牌勢能,卻一直沒能深入這些地方,導致真空迅速被湖南衛視宣傳和專賣店強攻的OPPO系填補。

    小米的品牌溢價,在線下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變現,三四線專賣店的開設,就是小米收割線下名聲的嘗試。

    按照小米大力拓展線下專賣店的速度,兩年內擴展到100家應該不成問題。

    2015年小米40%的銷售來自于線下,大約2800萬臺,2016年小米計劃在蘇寧、國美等線下渠道賣5800萬臺手機。

    通過線下門店和渠道,抓住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農村包圍城市,對小米的銷量將會是一個大的促進。

    隨著小米5和小米max的量產穩定,小米在銷量上會再上臺階,配合線下的走量,小米在二三季度銷量,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

    超先聲,王超的微信公眾賬號,關注互聯網和新科技。微信搜索“chao-xiansheng”,文章全部原創,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公眾號。

    【責任編輯:管理員】
    原中國青年報IT記者,現自媒體人 各平臺賬號“超先聲”,關注超先聲,傾聽科技新聲。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