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9時許,在麗江大研古城東大街、七一街、光義街等路段,部分經營戶采取關店停業的方式,抵制征收麗江古城維護費。事件發生后,麗江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應對,采取有效措施,古城內商鋪已經陸續恢復正常營業。
其實麗江古城維護費是依法征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而且國內外很多旅游地的收費是通過門票、一票通、套票等不同的方式收費,這是通則,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在2009年曾就麗江設卡收取古維費發表過一些看法和建議,今天覺得依然可以提供大家討論和思考,麗江古城的旅游收費方式,到底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比較好,更能使各方面利益相關者能接受,我所提的意見也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以下是我2009年關于麗江古城設卡收取古城維護費的思考:
目前,麗江古城設卡收取古城維護費之舉引發了廣泛的議論,我也就此談幾點看法。
1. 古城應控制人流量,目前設卡收取古維費是權宜之計
要讓麗江古城彰顯其寧靜、優雅、祥和的本質,并不是一個古維費能夠解決的。要解決麗江古城目前隨旅游發展而面對的各種問題,還需要研究古城游客的承載量,并在此基礎上出臺控制人流量的方案,讓麗江不至于被游客透支,這是根本之道。
過多的人流量,對于古城的發展其實不利。在旅游旺季,這里平均一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4至5個人。在這樣一個只有3.8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上,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人擠人、人踩人,到處都是一個個晃動著的腦袋,這哪里還有古城寧靜安祥雅致的氣息!古城休閑的功能也正在因為人流量的驟增而逐漸淡化。我注意到在關于麗江的一些論壇上,本地一些市民也贊同設卡收費,而其主要原因,還是覺得這可能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來控制游客流量,以減少無節制的大眾旅游對麗江古城文化的強力沖擊。
麗江需要思考這樣的問題:麗江古城的游客承載量究竟應該控制在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古城各個時段的客載量應是多少?比如旅游最旺的時候,古城的人數應該控制在多少,淡季的時候又應該是多少?古城最熱的"酒吧一條街"(即新華街)的客載量又該是多少才不會使走這條街的各類游客頭疼厭倦?古城不應該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進去的,我們不妨也可以學習敦煌、布達拉宮、九寨溝等景區控制游客流量的做法,逐漸采取預約制,以控制太多的游客,這樣有利于古城非物質文化等的保護,也有利于收取到古城維護費。
我認為,目前麗江方面出臺的設卡收取古維費,只能說是一個也許有利于控制游客流量的權宜之計。
2、"古城維護費"應該收,但應該結合麗江特點思考最恰當的收費方式
麗江旅游雖然盛名在外,但在云南來說,還是個經濟發展比較滯后的區域,由于沒有大的工業,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財政收入都還比較低,據我們的調研,在2007年,麗江市的農民人均純 收入僅相當于云南省平均水平的73.0%。旅游業是唯一的支柱產業,而地方政府又有非常重的保護"三個世界遺產"的責任和任務,因此,現在在收取的古維費對麗江古城的保護和基礎建設、文化的傳承保護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要做到完全不收是不現實的。正是由于這個巨大的經濟壓力,在很多年前就發生過古城是否要收取門票的爭論。我認為在目前經濟發展狀況在全省尚比較滯后的麗江,收取門票或"古維費"的方式是一個居于初級發展階段的無奈舉措。據麗江方面公布的數據, 8年來古維費收入7.5億元左右,但支出達到13億多元,目前還欠銀行貸款6.4億元。
但說到具體的收費方式,我認為不一定只能采取設卡收費的方式,因為這確實會給游客帶來不好的印象和感受,我覺得應借鑒國內外世界遺產地和著名古城古鎮的一些經驗和做法,比如,平遙、周莊、以及湖南的鳳凰城等的"一票通"方式。平遙、周莊等皆賣門票,如平遙古城采用的是賣套票的方式,花120元就可以看包括古城墻、日升昌、縣衙門等20個景點。古城外的景點另外收費。周莊采取賣普通周莊和夜周莊兩種門票。湖南的鳳凰城采用的是通票168元,其中就包括了看古城主要的景點。云南騰沖比麗江古城小得多的和順也收80元/人的門票;越南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惠安,也采取的是這種通票制,一張套票可以選擇去一間會館、一間舊宅、一座舊建筑、一間博物館和一間作坊,參觀共5個地方。但其特點是如果游客不買票,也可以去古城里游逛,但惠安城主要的景點就看不到。
上面舉例的門票收取方式,其實也和麗江的"古城維護費"大同小異,但麗江作為一個名聲在外的"沒有圍墻的古城",究竟適合類似的那種方式,可以認真分析和研究得失,然后決策和調整。原來麗江所實行的通過賓館、客棧等來收取古維費的方式比那種"通票"等方式其實要好,現在發生8年來至少有近億元古維費流失的問題,其具體原因有哪些?是否現在麗江也只能通過"設卡"收費的方式才能解決,我覺得還應該深入研究。在一些問題上也可以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的專家一起探討,達成共識。
我有時候想,如果麗江經過科學的縝密論證,不得不在現實情況下采用像上述平遙、周莊、鳳凰等那樣用"通票制"的方式,那能否考慮利用古城是高原流水潺湲的水城特點,開拓新河,讓古城的流水形成一道環繞麗江古城的"護城河",用水流而不是而不是用墻和管卡把麗江古城圍起來,讓游客自覺地購買門票(或"古維費"),從古色古香的木橋上走進古城,這比設卡收費要有內在的文化內涵。
3.將古維費的使用情況和細目定期公告以獲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如果要讓"古維費"的收取獲得游客和本地人的支持,應該建立將古維費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公諸于眾的方式,比如古維費中對本地文化傳承的投入情況、方式方法,公諸于眾,公眾知情了,知道收取的這些錢為麗江的保護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我想就會理解古維費的收取,而當地民眾特別是古城民眾也會支持,但目前不少麗江古城和古城以外的本地民眾還不是那么清楚自己從古維費里獲得的利益到底是些什么,期待著用各種方式征收的古城維護費最終能"取之于古城用之于古城",這就需要本地管理部門在這方面做更多細致的信息公開,讓民眾和游客有更多知情權的工作,也鼓勵本地人和游客為管理好麗江、保持麗江這個中國唯一的"三遺產地"的魅力獻計獻策,公眾的參與度提高了,就會提高游客和本地人呵護麗江、保護麗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4.長遠目標應該是最終向不收門票而又促進游客消費的方向努力
其實從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世界名城的經驗看,多是走的通過保持和促進本地的獨特魅力,吸引游客來的次數和逗留的天數,吸引高消費、高素質、有利于麗江可持續發展的"高端游客",這樣就需要地方政府認真制定古城保護和發展的各種舉措,比如保持古城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獨特個性和魅力,想方設法留住原住民獨有魅力的文化;古城應該規范地劃出核心區和緩沖區、邊緣區,核心區應該突出古城最本真的古雅寧靜氛圍,如把新華街這樣在古城核心地帶的老街,設計成一條最能體現麗江古城本真的文化情調氣韻、民俗風格的區域,讓游客在這里能領略到麗江古城的真正魅力、民眾生活的情調意趣。
而我們也可以在古城僻處邊緣的某個區域開辟一個地方,供那些來到麗江想縱酒痛飲、恣情對歌、醉歌狂舞的游客們一個去處。時間久了,它也會成為麗江的一個另類娛樂名區的。而我們也就能逐漸免去當下很多山南海北的客人因為看到當下新華街這 "酒吧一條街"的現狀,而連帶對麗江古城作出的種種惡評。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保持麗江古城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保護的良好狀態和良性發展,將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