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個、亞洲第三個、世界第六個迪士尼樂園--上海迪士尼已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開園,當日"上海迪士尼"特種郵票正式發行。上海迪士尼樂園誕生于我國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和文化產業消費升級,以及本土主題樂園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它未來的發展命運也必將伴隨著行業競爭,以及與中國文化能否和諧相融,從而引發人們的極大關注。
上海迪士尼樂園建設基本概況
作為上海實施的重大對外開放項目,上海迪士尼項目也是中美文化交流、人文交流、經貿和旅游合作的重要象征。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位于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即浦東新區川沙新鎮,首期占地390公頃,由六大主題園區:"探險島""奇想花園""米奇大街""明日世界""寶藏灣"及"夢幻世界"加免費開放的迪士尼小鎮共同組成了奇幻樂園,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迪士尼樂園。與巴黎、香港的迪士尼一樣,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采用合資模式的合作,只是上海的合作主體不是市政府,而是企業申迪集團。中國申迪集團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合資合作,共同建設、管理和運營上海迪士尼樂園。治理的架構也有創新,中國申迪集團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了三家企業:兩家業主公司中,中方擔任董事長,項目的重大事項由董事會決策;中方向一家管理公司委派副總經理及若干高級管理人員,參與項目的日常經營管理,管理公司接受業主公司委托,負責項目的創意、設計、開發和日常運營。這樣的治理架構在華特迪士尼投資的海外樂園中是首例。上海迪士尼是美國迪士尼公司在海外最大的樂園投資項目,一期工程雙方共計投資55億美元。經過多年的精心籌備和辛勤建設,各方通力合作,大膽創新,將迪士尼標準和中國本土最佳實踐緊密結合,精心融入了中國元素,從而把一座充分展現"經典迪士尼、精彩中國風"的樂園呈現給了世界。
"主題樂園+度假區"模式已成為世界主題樂園發展的主流趨勢,上海迪士尼樂園也不例外。據上海申迪集團董事長范希平介紹,上海迪士尼樂園周邊配套項目正在陸續投運,專門經營奧特萊斯購物村的唯泰集團,其緊挨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最新項目,占地5.5萬平方米的"奕歐來上海購物村"已盛大開業,游客在這里可以享受高品質旅游購物的體驗,用折扣價買到阿瑪尼、邁克高仕等品牌的商品。度假區湖畔露天廣場已經落成,并成功舉辦了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和上海愛樂樂團的聯袂演出。度假區生態園和香草園已經開放,百畝薰衣草、千米海棠廊等展現的綠色休閑空間吸引世界各地各方游客前來休閑賞花。美國變形金剛&小馬寶莉首次落戶上海,已和上海中優地產集團簽約,不久一座童話般的兒童樂園將出現在國際旅游度假區。上海正在加快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通過不斷創新和開發建設,其中迪士尼樂園將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努力將國際旅游度假區建成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在世界舞臺展示中國元素和中國匠心
作為全球知名主題樂園品牌的迪士尼有個口號"永遠建不完",全球迪士尼樂園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設施被淘汰,再加入流行元素重建,不斷增加新鮮元素,是迪士尼樂園成功的另一個秘訣。華特迪士尼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說:"上海迪士尼全球作為第六個樂園項目,是一座全世界最特別的迪士尼樂園,也是最有潛力的一個樂園。羅伯特o艾格是一名真正的迪士尼"老兵",他為迪士尼公司服務了42年。他還全程參與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選址、景點設計,甚至品嘗了所有會在園區內出現的中外美食,并確定最終創意方案。這些年來,艾格先后35次來到上海,迪士尼公司內部都知道,這位華特迪士尼的掌舵者,對上海項目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和精力。如今,他那種驕傲和自豪無以言表:"看到游客們完全沉浸在歡樂的體驗中,看到他們這么開心,笑容發自內心,我有一種想哭的沖動。"在艾格看來,世界上每一座迪士尼度假區都與眾不同,各有特點,但上海項目無疑是最具特色的,這里有大量的原創景點,包括第一條米奇大街,全球最高最大的城堡,充滿中式風味的漫月軒餐廳,首個以海盜為主題的園區--寶藏灣,打造一座真正屬于中國的迪士尼樂園。上海迪士尼樂園最后定位的口號是"原汁原味迪士尼,別具一格中國風",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都可以看到許多的中國元素。標志性景點"奇幻童話城堡"的尖頂,綴有祥云、牡丹、蓮花及上海市花白玉蘭等中國元素的裝飾;中式餐廳"漫月軒"更是繼承了中式建筑風格,進門處用了傳統花窗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中國古語;還有"迪士尼小鎮"的石庫門建筑風格,"奇想花園"里由中國手工藝匠打造的迪士尼標志旋轉木馬憨態可掬的唐老鴨和花栗鼠在表演中打"唐式太極拳",花木蘭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花車巡游的隊伍里,舞臺雜技劇《人猿泰山:叢林的呼喚》更是借助中國雜技的綢吊功夫來"談情說愛"。各種中西融合,在原汁原味的迪士尼故事中加入了中國表情。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首部中文版音樂劇《獅子王》的首演中,孫悟空、皮影戲、一些角色濃厚的東北口音還有接地氣的臺詞,讓中國元素與百老匯音樂劇巧妙融合,從而贏得觀眾陣陣喝彩。羅伯特·艾格接受全球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不僅是在中國建迪士尼樂園,而且是建設中國的迪士尼樂園。我們希望游客來到這里能夠感受到這是自己的樂園,所有的一切細節既體現原汁原味的迪士尼文化,又體現別具一格中國風的特色。"在迪士尼樂園圍欄外,一個新的主題園區正在建設中,不久就會有新的空間出現,未來這里將是一座更大,更精彩的度假區。
上海迪士尼樂園建設詮釋中國工匠精神,整座上海迪士尼樂園由建工集團的中建八局、中建二局和中冶集團承建,安全和質量是兩大核心。必須承認,完成迪士尼項目對中國是一次挑戰,項目建設處處體現著中美雙方的溝通和交流。但建設這樣一個世界性項目,就是與國際同行同臺競技,在世界舞臺展示中國匠心和中國建設的技藝水平,中國做到了,這是全球最先進的主題樂園,蘊含著中國匠心,獲得了"中國鋼結構金獎",也是中國建設者的驕傲。以"寶藏灣"主題園區為例,這是上海迪士尼六大主題園區之一,是迪士尼公司根據電影《加勒比海盜》故事情節創意形成、耗時7年精心設計打造的"加勒比海盜王國",全球獨此一家。該項目不但被迪士尼公司譽為"鴻篇巨制",也是上海迪士尼的"重頭戲"。原來,"寶藏灣"的結構十分復雜,鋼構組件數量龐大,每根構件的造型都不相同;大型船模的固定鋼構為雙曲面異形結構,造型優美但極為復雜,堪稱鋼構件中的"奇葩";地下機電管線更是盤根錯節,僅8萬平方米的地下就預埋了長達100公里的管線。設計也是復雜,美方提供的藍圖就有5000多張,深化設計圖紙成為項目建設需克服的首要難題。面對挑戰,中國建設者毫不示弱。深化設計人員從常規配置的3人猛增到248人,通過TEKLA和SYNCHRO建模,應用BIM等技術來幫助分析解決設計過程中的問題。當"寶藏灣"的筋脈骨骼勾勒完成時,深化圖紙能鋪滿一個足球場。有了圖紙,才是第一步。特別是在狹小的空間內演繹的"沉落寶藏之戰",場景異常復雜,要求更為嚴苛。研究方案、BIM建模、創新工藝,為保證5000噸鋼結構和近8萬個構件"萬無一失",團隊同樣經歷了艱難的創新歷程。在美方提供的最初方案中,場景數萬構件的裝配都要通過實物擺放定位后才能畫線鉆孔,費時又費力。經過多次論證,中方提出現場采用放樣定位的新方案,親臨現場為專家演示仿真模擬操作,分毫不差的效果得到認同。新方案的推進,使施工質量優異,節省了三分之一的時間,此舉真正贏得了美方的褒獎和尊重,"寶藏灣"項目團隊也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筆者曾在2000年,作為游客到洛杉磯體驗世界第一個迪士尼樂園,時隔16年又在家鄉上海迪士尼樂園坐在"沉落寶藏之戰"的游船上,體驗著300年前的兩艘"超級航母"的海戰場景,炮聲隆隆、火光四射……宛如身臨其境,感覺上海迪士尼樂園似乎更具有"經典迪士尼"。
實現中國文化和諧的融合
上海迪士尼樂園預計每年吸引游客逾千萬,將貢獻近900億元規模消費額和帶來旅游增量350多億元,其直接和間接帶動的行業將有上百個的增長。例如,當地及周邊的旅游酒店業、交通、物流、商業零售、地產、服飾、食品、文化、動漫等。同時,上海迪士尼樂園還將對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大浦東區域、整個上海產生帶動作用,助力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迪士尼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不僅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時尚消費文化符號,同時也成為一個國家 "文化軟實力"在"城市文化資本"要素的體現。上海引進迪士尼文化,為中國特色文化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創造了一個樣板和范式,也為上海強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文化動力因"??梢哉f,迪士尼文化不僅給大眾帶來消費上的滿足和快樂,而且也給我們帶來城市文化發展的經驗和啟示,那就是從全球文化產業價值鏈建構的意義上,我們應該站在國家的國際化戰略和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的高度進行反思:為什么迪士尼能夠成功并走向世界?上海為什么沒有形成"新海派文化"為內核的文化綜合體?這可能比僅僅總結其相關成功的經驗更具有現實意義。
面對全球文化的沖突、競爭和融合,中國在引進西方文化的時候,更應該考慮到中國本土文化也應該以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文化認同。迪士尼在全球范圍的成功擴張,特別是在中國已建有兩個迪士尼樂園,這充分說明雖然各國各民族文化存著千差萬別,但在文化消費上卻能夠找同一性或同質性的文化行為和文化符號:快樂、善良、健康、利他、成長、關愛和家庭幸福等文化主題具有人類本源的共同性,能夠成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消費與記憶符號,佐證了世界應該是一個百花爭艷的大花園,多元文化的發展才是世界大同文化發展之路,如法國最早建設的"藍精靈"主題公園,日本創造的卡通人物凱蒂貓(Hello Kitty),韓國強化民俗的樂天主題公園等。從中可以看出,創造全新的文化主題樂園并構成文化產業集聚,需要有唯一性的文化主題、系統性的文化價值鏈、本土特色的文化內涵、有人情味的服務經營理念等,其最核心要素是民族性、本土性和"地域精神",以體現民族的文化特色及人類共同的"集體記憶"。巴黎、倫敦、東京、紐約等之所以能夠被稱為世界城市,主要得益于"文化軟實力"成功打造。如北京的故宮、上海的外灘、南京的中山陵、杭州的靈隱寺及西安的大小雁塔等,不僅僅是城市的一般性資源,現已構成了"城市文化資本"的資本要素。上海引進迪士尼文化是一個大戰略和大手筆,圍繞迪士尼樂園7平方公里左右的開發空間,又將在近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規劃創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產業集群--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這一運作模式得到國內外業界人士贊許。近20年來,幾乎中國所有的城市都在建設文化產業園、歷史文化街區和文化產業集聚區,特別是文化主題樂園,除深圳東部華僑城主題文化樂園等少數成功案例外,至今未能形成有國際影響并能夠走向世界的文化產業綜合園,中國需要一個可以與迪士尼媲美的"中國式迪士尼樂園"。作為落戶中國大陸第一家迪士尼樂園的上海,我們還要反思為什么上海沒有形成"新海派文化",創造"新海派文化"為內核的文化綜合體?上海應該通過引進迪士尼文化,在進一步整合資源的同時,應該直接創造并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軟實力,可以提出上海 "新海派文化",進行"新海派文化"的全球文化價值鏈與文化綜合體的打造,當仁不讓地建構東方文化之都,成為中國城市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事實上,上海本身已經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內涵,迪士尼很早就與上海結緣,在上世紀30年代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電影就在上海上映,至今還有老人收藏著迪士尼形象的手表和糖紙。迪士尼樂園開園之際,包括上海人在內的中國人,都希望有一天"上海大世界"這些存有上海集體記憶和文化"老符號"情結能夠重生,成為"新海派文化"創新的基點,也就是說,希望上海迪士尼應該有一點"上海味道"和上海"地點精神"。更希望有一天,中國有與迪士尼相媲美的、也可以走向世界并獲得世界文化認同的"中國式迪士尼",未來中國集體記憶的建構與中國文化的守望或許可以從上海開始。上海應從城市"文化軟實力"戰略的高度上,需要進一步強化國際化指數的建設,包括國際資本流動,全球的價值集成,貿易開放度以及國際人才流動高地的建設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文化和諧融合,整體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