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中東歐外交熱潮涌動,距中國國家元首對捷克首次國事訪問不到3個月,再度啟程前往中東歐地區,對塞爾維亞和波蘭進行國事訪問。6月19日至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對波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時隔12年后,中國國家主席再次訪問波蘭。習主席專機進入波蘭領空時,波蘭戰機升空護航,給予最高禮遇,表明中波關系迎來新時代,開啟了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新篇章。
中波兩國有著"天涯若比鄰"的情誼
中波兩國雖然相距遙遠,但彼此交往源遠流長,有著"天涯若比鄰"的情誼。古時候,中國和波蘭分別為古商道"絲綢之路"和"琥珀之路"的重要節點,17世紀中葉,波蘭傳教士卜彌格從古都克拉科夫出發,借陸路、水路,歷時兩年終抵中國。卜彌格廣泛研究中國社會、歷史、醫學、地理等學科,發表大量著作,是首位向西方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文化成果的歐洲人,被譽為"波蘭的馬可·波羅"。中波兩國都有一句諺語叫"患難見真情",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西方兩大戰場上,中國和波蘭人民不僅各自浴血奮戰,而且相互幫助支持。中國人民不顧自身安危,為來自包括波蘭等國在內的2萬余名猶太人發放"生命簽證",上海一度成為護佑歐洲國家猶太人的"諾亞方舟"。傅拉都、戎格曼等波蘭友人不遠萬里來華,為中國抗日戰爭提供醫療支援,烏爾班諾維奇、什曼凱維奇等波蘭軍人參加盟國軍隊援華。其中傅拉托醫生被贊譽為"華佗",戰后還繼續投身對華友好工作。波蘭人民為最終戰勝法西斯、贏得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悠悠歲月,見證了中國和波蘭相互交往中結下的深情厚誼。建交67年來,中波始終踐行平等相待、彼此尊重的相處之道,兩國關系得以歷四時而不衰、經風雨而彌堅,兩國人民傳統友誼不斷加深。波蘭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波蘭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在采礦、制糖、航運等領域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幫助。1951年在上海成立了中波輪船公司,也是是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至今運營良好。創建于1948年的波蘭馬佐夫舍歌舞團是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外國演出團,已實現訪華六次。該歌舞團表演的《瑪祖卡》、《波羅乃茲》、《小杜鵑》、《蘆笛》等波蘭民間歌舞流傳至今。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們所象征的科學勇氣、藝術情懷和奉獻精神,為兩國人民共同推崇。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波蘭展覽館是中國游客鐘情的熱門場館之一,波蘭展覽的主題概念確定為"人類創造城市",展館的建筑外觀在視覺效果上最引人矚目,設計理念來自于"一刀不斷的波蘭傳統剪紙藝術",展館彩色燈光穿透剪紙圖案,凸顯世博建筑景觀,至今中國人民還有著深刻的記憶。今天,波蘭諾貝爾獎桂冠詩人辛波絲卡在中國擁有一批年輕"粉絲",中文名叫"翠花"的波蘭姑娘尤斯蒂娜登上了中國熒屏,自創"中國,我喜歡"網站的波蘭小伙兒霍達克成了"網紅",兩國友誼的接力棒在青年一代的手中加速傳遞。不久前,波蘭羊之歌劇團的經典作品《櫻桃園的肖像》在中國浙江烏鎮戲劇節轟動世界。位于波蘭首都華沙瓦津基公園內的"中國大道",由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于18世紀命名,位于瓦津基公園內的一段長約1100米的"中國大道"于2011年,在中波兩國企業的資助下,"中國大道"得以重修,并修建了占地面積1.5公頃的"中國園",波蘭人民把象征"至尊"的肖邦獎也頒予中國"鋼琴王子",這一切已成為續寫兩國友誼的佳話。隨著習近平主席即將到訪波蘭,中國元素在這個國家更為流行。在華沙、克拉科夫等9個城市的100家書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文明史》等圖書被擺放在了最為顯著的位置。
中波兩國經貿合作不斷增強
波蘭是歐洲的"十字路口",琥珀被譽為"波羅的海鉆石",標志著商貿繁榮的"琥珀之路"向西進入地中海沿岸,向東連接"絲綢之路"。在中國和中東歐"16+1合作"的大背景下,雙方致力于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和波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框架下共同推動雙邊合作,使中波雙邊經貿合作不斷增強,兩國企業開展投資合作積極踴躍。近年來,中波兩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連續多年互為對方在各自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2015年,中波雙邊貿易額達到170.9億美元,雙向投資穩步增長,雙方采礦、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金融、航天、科技、農業等領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6年3月底,波蘭在華投資項目303個,實際投資額2.1億美元;中國在波蘭累計直接投資3.54億美元,涉及生物醫藥、新能源、機械電子制造、商貿服務、房地產等多個領域,中國在波蘭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8億美元。中波投資合作一方面增長速度快,2003年至2015年,波蘭在華累計投資額增長了3倍,中國對波蘭投資額增長了7倍;另一方面體量占比小,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對波投資存量僅占波蘭吸收外資總額的0.2%,為此,波蘭政府熱切期盼中國企業能夠增加對波蘭的投資,特別是希望中國企業能到波蘭落戶,增加對帶動就業和經濟發展效果明顯的"綠地投資"。波蘭作為歐盟成員國,市場類似德國市場,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歐盟市場組成部分,中國企業在進入波蘭市場時還要多考慮歐盟的市場規則和規律,要注重和依靠一些當地較有名氣的咨詢公司。波蘭外長瓦什奇科夫斯基曾說:"在波蘭幾乎所有領域都可以對中國企業開放,未來創建合資企業可能是實現合作的理想方式。"截至2016年4月底,2013年成立的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已投資金額約3.17億美元,其中約70%投入到波蘭新能源、電信、生物制藥等行業,其中已投資的4個風電場項目,為波蘭減少約16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除了華為公司和柳工集團在波蘭的快速發展外,2013年8月,湖北三環襄軸公司正式完成了對波蘭最大軸承企業KFLT公司的并購,成為中國汽車軸承企業海外并購第一例。由中國水利水電集團承建,總價值為8863萬美元的伏羅茲瓦夫城市防洪項目即將竣工,這是中國企業在波蘭第一個成功實施的公共承包工程項目,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防洪設施,更有助于提高通航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旅游經濟,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認可。波蘭將"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視為深入推進與中國全面合作的重要機遇,希望中國企業能夠在工業園區、港口及內河航運、航空及機場、高速鐵路、清潔能源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此外,中波兩國人文交流日益活躍,"歡樂春節·波蘭行"已經連續舉行6屆,波蘭文化季、波蘭文化節等活動在華開展得有聲有色。5所孔子學院相繼在波蘭落地生根,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開設波蘭語教學。中波地方論壇成功舉辦3屆,為兩國地方交往提供了平臺。雙方人文交流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兩國傳統友誼薪火相傳,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
推動中波友誼航船全速前進
波蘭杰出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曾說:"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中國與波蘭雖然在社會制度、國情、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雙方憑借發展友好關系的共同愿望和堅定信念,潛心耕耘、深化合作,收獲了豐碩成果。如今,合作共贏成為時代強音,中波經濟發展各具風采,互補性上升,潛力巨大,兩國關系加速發展順乎其勢、恰逢其時。從2004年兩國結為友好合作伙伴、2011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再到今天打造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升級版",中波關系成功實現"三級跳"。十八大以來,兩國高層互訪達到31次,并將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歐關系注入更多正能量,更將開啟兩國關系發展升級的"新時代元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4年前在華沙啟航,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16國開展全方位合作的"金字招牌"。習近平主席在波蘭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蘭共和國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并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蘭共和國關于共同編制中波合作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以及信息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產能、教育、文化、稅務、質檢、海關、航天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習近平主席就開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波合作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齊心協力,將中波合作打造成"一帶一路"合作的典范,帶動整個區域合作;二是突出重點,將經貿合作作為主攻方向,攜手推動中歐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三是緊密協作,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地同"一帶一路"建設對接,構建持久務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四是優化機制,使地方政府、企業和其他民間機構形成合力;五是智力先行,強化智庫的支撐引領作用。習近平主席還同杜達總統共同出席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儀式,據悉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2016年6月8日,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由41個集裝箱歐洲貨物的班列從波蘭羅茲啟動,駛向萬里開外的中國成都,波蘭人自豪地宣稱,這是"羅茲火車站行程最長的滿載貨運列車"。相信,當"絲綢之路"與"琥珀之路"相遇相連,中波之間必將打造出更強勁的交通、金融、貿易動脈,奏響更宏偉的協作樂章。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波蘭《共和國報》發表題為《推動中波友誼航船全速前進》的署名文章中所指出的:我們要加強戰略對接、共商發展大計。雙方應該以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緊完成兩國規劃綱要編制,充分梳理和籌備重大合作項目,爭取早期收獲。中波兩國應該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深化雙方戰略合作,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和協調,為推進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