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秦川  >>  正文
    秦川:習主席為何一再強調"上海精神"
    秦川
    2016年06月27日

    6月24日,在結束對塞爾維亞共和國、波蘭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回到北京。

    行程8天,出席60多場雙、多邊活動,這次歐亞之行,是習主席時隔3月再訪中東歐,連續第4年訪問中亞。該如何評價這次出訪?這是一次對傳統友好國家的"走親戚"之行,也是一次"一帶一路"建設的提速之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自然是中國與同塞爾維亞、波蘭、烏茲別克斯坦由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出席塔什干峰會,是習近平此次出訪的重頭戲。期間,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談到"上海精神",比如,弘揚"上海精神",堅持本組織發展之本。究竟什么是"上海精神"?"上海精神"為什么是上合組織的發展之本?

    "上海精神"共20個字: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2001年6月15日,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上海精神",被譽為上合組織的靈魂。無論成員國越來越多,還是觀察員國的加入,"上海精神"始終被各方認可和信守。

    毫不夸張地說,"上海精神"催生了強大凝聚力,激發了積極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功發展的重要思想基礎和指導原則。沒有"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就形同散沙,甚至不復存在。沒有"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即便存在也行之不遠。

    "上海精神"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原因很簡單,它的每一個核心表達,都映襯著參與方的根本利益,都支撐著參與方的價值坐標,也都順應了當今之世的時代潮流。比如"尊重多樣文明"。上合組織的成員國千差萬別,無論歷史、國情還是文化、發展道路,以及文明傳統等等,幾乎沒有多少共同之處,但之所以能夠共處并形成有影響力的組織,就在于凝聚了共識,并在這一過程中,使各成員國成為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無共同,有共通,各個成員國都希望互信、互利,也愿意通過平等、協商的方式實現自身利益,同時"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中抵達多贏。有了共識并不斷踐行,這是上合組織15年來發展壯大日趨有影響的關鍵因素。換言之,有了"上海精神"這個靈魂,上合組織才更有"存在感",更讓人不容小覷。

    說得更具體一些,"上海精神"體現了上合組織新型的安全觀、合作觀和發展觀。正是在"上海精神"指引下,我國同其他成員國一道開創了結伴而不結盟的國際關系新模式,這是對國際社會做出的重要貢獻。不難想象,只要各成員國繼續以平等互信為基礎,以互利共贏為原則,以對話協商為手段,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全面推進各領域合作發展,就能讓上合組織更有分量,也能讓各成員國獲得更多收益。

    歷經漫漫15年進程,上合組織寫下了一連串的光榮與夢想,"上海精神"越發顯得閃亮而富有活力。值得一提的是,習主席就上合組織今后發展提出了五點建議,除了弘揚"上海精神"之外,還建議堅持安全為先、擴大務實合作、夯實人文基礎、堅持開放包容,每一點建議都富有現實指向,也為上海精神勃發生命力、為上合組織提升影響力注入了智力支撐。

    【責任編輯:管理員】
    資深評論員,供職于央視。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