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亞合作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已走過15年不尋常的歷程,在各成員國的齊心協力和共同努力下,上合組織今天已成為現代國際關系架構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梢哉f,上合組織已成功探索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新型國際組織模式,成長為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國際合作機制之一,在睦鄰友好、高效合作、開放共贏等很多方面成為地區和國際合作的典范。
上合組織是新型區域合作機制的典范
上合組織創立之初,中亞地區積聚了各種安全隱患,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三股勢力"活動猖獗,毒品販運和跨國犯罪極為嚴重,西方政治家把中亞地區劃入"不穩定的弧形地帶",上合組織的誕生給中亞安全帶來新面貌。2001年該組織創立之初,成員國元首簽署的第一個共同文件就是《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此后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怖主義公約》,還在塔什干設立了地區反恐機構。成員國把維護地區安全,打擊"三股勢力"、跨國犯罪、毒品販運作為頭等重要任務。15年來,上合組織國家舉行了多輪、雙邊、多邊的聯合軍事演習,搭建了情報信息交流網絡和網絡安全合作平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成員國大型活動聯合安保機制,抓獲了大批國際恐怖主義分子,制止了數百起恐怖事件。上合組織國家還成功抵御了"顏色革命"在歐亞地區的蔓延,上合組織已成為歐亞地區安全穩定的重要支柱。倘若沒有上合組織,歐亞地區當今的安全局面難以想象。
2001年6月15日關于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的歷史決定,是成員國為積極促進地區和平與共同發展、深化睦鄰友好與伙伴關系、增進相互尊重與信任氣氛作出的重要戰略抉擇。經過15年的發展,上合組織現在已有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6個成員國,白俄羅斯、蒙古國、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6個觀察員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尼泊爾、柬埔寨、土耳其、斯里蘭卡6個對話伙伴國。此次,塔什干峰會批準簽署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義務的備忘錄。這意味著,未來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人口總和將占亞洲的三分之二、全球的三分之一、集中了全球逾半數的黃金外匯儲備。如果以后再接納了伊朗,上合組織將覆蓋約70%的亞洲領土和40%的歐洲領土。同時,幾條歐亞過境路線(除了經過蘇伊士運河的海上路線之外)都將在上合組織的掌控之中。今天,上海合作組織已躋身具有威望和影響力的國際和地區組織之列,成為當代國際關系體系中保障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因素。體現本組織根本原則和理念的"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順利發展的獨特源泉,是發展國家間關系、應對全球威脅和挑戰、解決國際分歧的重要指針。
推動經貿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中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以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引起中亞國家強烈共鳴,中亞各國積極同中國對接發展戰略,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快速推進,形成以能源合作為壓艙石,以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為雙驅動,以資本、技術和項目三要素為助推劑的互利合作新格局,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獲??梢哉f,中國同中亞國家合作進入新一輪上升期。推動經貿合作的一大現實途徑就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15年來,上合組織為該地區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做出了巨大貢獻。上合組織地處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歷史上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又成為連接亞太經濟區和歐亞經濟區的中間環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成員國發展戰略對接的重要平臺。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已在上合組織所在地區取得"早期收獲",一系列互聯互通項目在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開花結果"。產能合作正全面展開,中哈產能合作已確定52個早期收獲項目;中國在吉爾吉斯斯坦承建的"達特卡-克明"500千伏南北輸變電工程已經竣工。中國還與俄、哈、吉簽訂邊境貿易本幣結算協議,與塔簽訂跨境貿易本幣結算協議,與俄、哈、塔簽署本幣互換協議。
當前,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低位徘徊的影響,一些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發展面臨挑戰。2015年,俄羅斯GDP負增長3.7%,2016年第一季度雖有所企穩,但仍衰退1.2%。哈薩克斯坦經濟2015年僅增長1.2%,2016年一季度負增長0.2%,多年來首次衰退。上合組織成員國間貿易也受沖擊。據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中俄貿易額同比下滑28.6%。上合組織成員國亟待加強內部合作,"抱團取暖",共同抵御全球經濟形勢和國際市場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上合組織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如何讓安全合作和經濟合作"兩個輪子"更好轉動起來的重要課題。塔什干峰會深入探討了經貿合作問題并重申,繼續落實近年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關于區域經濟合作的聲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等重要文件,要求制訂《2017-2021年上海合作組織進一步推動項目合作的措施清單》,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和銀行聯合體,為保障項目融資,成員國將繼續研究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發展基金(專門賬戶)問題。中亞地區有4個國家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絲路基金更是將同中亞國家合作項目作為關注重點。中國同中亞國家間的金融合作穩步、有序開展,雙方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將為重點合作項目提供越來越多元豐富的資金支持。本屆峰會通過的《塔什干宣言》重申,支持中國關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將繼續就落實這一倡議開展工作,將其作為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手段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峰會結束后就成功實現訪華,將中俄經貿關系提升到新水平、塔吉克斯坦總統表示有意訪問烏茲別克斯坦等事宜表明,上合組織正在促進成員國雙邊關系上積極發揮粘合作用。
弘揚"上海精神",更好造福地區和各國人民
在塔什干峰會前夕,上合組織指出,未來十年國際關系將發生重大變化,上合組織要做好擴大影響力的準備。隨著全球恐怖主義進入新一輪活躍期,歐亞腹地并不太平,安全風險不斷上升。上合組織成員國有數千公民在中東參加"圣戰",恐怖分子回流風險巨大。2015年至今,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接連爆發恐怖襲擊事件,證明歐亞本土極端勢力在"伊斯蘭國"的"鼓舞"下也日趨活躍。阿富汗北部地區安全形勢顯著惡化,塔利班及國際恐怖分子向阿塔、阿土邊境集結,與各國邊防軍的交火頻率明顯上升,對中亞國家構成嚴重威脅。針對地區這些新情況,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安全合作,共同打擊"三股勢力",是上合組織面臨的重大任務。6月23日至24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正是在此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召開,具有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本屆峰會是以上合組織成立15周年為契機,繼續弘揚"上海精神",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深入發展,促進"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上合組織地區落地生根。在本屆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就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上合組織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建議,加緊商簽《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完善上合組織安全合作的法律基礎。各成員國還重申,贊同密切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和現代信息技術犯罪,打擊非法生產和販運毒品。此外,各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就重要國際和地區問題發出一致聲音,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各成員國贊同,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等基礎上維護南海秩序,所有爭議應由當事方通過談判和協商和平解決,反對國際化和外國勢力干涉。這些舉措,將大大加強維護國際和平的力量,有利于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出席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的國家元首,分別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俄羅斯總統普京、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以及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2016-2020年落實行動計劃》、批準簽署《關于印度共和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批準簽署《關于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關于上海合作組織過去一年工作報告》、批準《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理事會關于地區反恐機構2015年工作報告》等決議,見證了《關于印度共和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和《關于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等文件的簽署。成員國元首先舉行小范圍會談,隨后邀請觀察員國阿富汗總統加尼、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印度總理莫迪、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主席國客人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以及有關國際和地區組織代表參加大范圍會談,由卡里莫夫總統主持會議。會議審議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5年來的主要成果,與會各方圍繞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及當前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6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弘揚上海精神,鞏固團結互信,全面深化上海合作組織合作》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5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要開創性倡導和踐行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并就上海合作組織今后的發展提出了5點建議:弘揚"上海精神",堅持本組織發展之本;堅持安全為先,鞏固本組織發展之基;擴大務實合作,拓展本組織發展之路;夯實人文基礎,建設本組織發展之橋;堅持開放包容,壯大本組織合作隊伍。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方愿同各方攜手努力,使本組織牢牢植根于團結互信的土壤,繼續成長壯大,更加枝繁葉茂。這些重要主張以問題為導向,既立足當下,又面向未來,既突出重點,又兼顧全面,既講原則方案,又有具體舉措,得到與會各國廣泛支持和贊同。15年來,上合組織在各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關鍵在于秉承"上海精神","上海精神"順應了和平、合作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上合組織所在的歐亞地區聚集著多樣文明和多樣文化傳統,按照上合組織成員國簽署的具有法律意義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恪守協商一致原則,國家不分強弱,一律平等,相互尊重,致力于互利共贏的合作。上合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促進了地區不同文化的共存與融合,沒有爆發西方政治家預言的"文明沖突"。
面對國際和地區風云變幻,上合組織成員國要彼此支持維護各自核心利益的努力,開創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要共同妥善應對域內外各種挑戰,有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打造休戚與共、安危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各方攜手努力下,上合組織將牢牢植根于團結互信的土壤,繼續成長壯大,更加枝繁葉茂,推進經貿、金融、能源、交通等各領域合作深入發展,擴大民間交往和人文交流,努力拓展對外交往,朋友圈日益擴大,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成為影響溯及整個歐亞大陸的區域合作組織。正如2015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烏法宣言中,元首們所一致認為的那樣,上合組織不僅為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已經逐漸成為現代國家關系體系富有影響力的參與者。